馬成德
(青海省共和縣畜牧獸醫站,青海共和 813000)
發酵玉米秸稈飼喂育肥牛羊的效果研究
馬成德
(青海省共和縣畜牧獸醫站,青海共和 813000)
當前我國廣泛采用發酵玉米秸稈作為飼喂育肥牛羊主要飼料,然而發酵玉米秸稈水分含量不高,營養成份不夠充足,適口性較差。為了使玉米秸稈具有較好的適口性,使飼喂料中的營養價值進一步得到提高,本次研究對玉米秸桿進行發酵處理,應用效果良好。利用發酵玉米秸桿和干玉米秸桿進行實驗對比分析,相比于未經處理的秸桿飼料,經過發酵處理后的秸稈飼料能夠有效促進牛羊健康生長,經濟效益價值值得推廣。
效果研究;育肥牛羊;發酵玉米秸稈
1.1 試驗材料
1.1.1 發酵劑
本次實驗選用益生康秸稈發酵劑,該發酵劑所含有的主要成份為淀粉酶、解肽酶、纖維素分解酶、微囊營養緩釋劑、乳酸菌以及芽胞菌等成份。
1.1.2 秸稈
本次實驗所選用的玉米秸稈平均長度均為2cm。
1.1.3 實驗運動及分組
本次實驗選取6頭牦牛,體重基本相同,身體健康;育肥羊選擇身體健康、出生50日齡、共10只藏系羊,體重基本一致,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遵循隨機分配的分組原則,每組羊5只,牛3頭。
1.2 發酵秸稈的制作
1.2.1 秸稈原料
本實驗所選用的秸桿發酵配方與原料為糖1.5kg、鹽2kg、飲用水200kg、麩子2.5kg、玉米粉1.5kg、玉米秸稈250kg、發酵劑0.15kg。
1.2.2 菌種復活
將一kg糖與益生康秸稈發酵劑溶入30℃溫水中,溫水作用量為益生康秸稈發酵劑的5倍,將其均勻攪拌,靜置2h,待菌種充分活化。
1.2.3 拌料
將食鹽、新鮮飲用水以及菌種復活液溶解在一起,并將混合溶液與玉米秸桿拌勻,將溫度保持在60%左右,將混合物握成團狀,松手即散,指縫有少許水分溢出即可。
1.2.4 發酵器具
依照飼養條件以下飼養規模利用塑料袋、池、缸均可進行發酵處理,本次實驗所選取的發酵器具為青貯池發酵。將秸桿充分攪拌后置于青貯池,在填裝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壓實處理,利用塑料布進行封裝,在封裝過程中需要避免出現漏氣現象,育肥時間為40天。在飼喂過程中需要事先打開發酵池,按照飼喂量收集飼料,收集完成后將其封嚴,避免飼料變質。
1.2.5 溫度控制與發酵
通常情況下,發酵溫度的最佳范圍為20~37℃,發酵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夏季需要選擇厭氧發酵的方式,發酵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周,在冬季則需要將發酵時間延長至15日。
1.2.6 質量檢查
玉米秸稈在發酵完成后,外觀會表現為淺黃色或綠黃色,具有一定的酒香味或酸香味,無異常顏色或異味,隨著發酵時間增長,酸味會更加濃郁,使用效果更佳。
1.3 飼喂方法
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所采用的飼喂量與精料配方相同,實驗組利用發酵玉米秸稈飼喂牛羊,對照組則不使用發酵玉米秸稈進行飼喂。
在精料配比方面,飼喂牛選取玉米含有量為55%,麩子含量為15%,濃縮料含量為30%;飼喂羊選取玉米含有量為70%,濃縮料含量為30%。
在粗料日喂量以及育肥牛羊精料方面
牛前期30d精料1~5kg,粗料自由采食,中期30d精料2kg,粗料自由采食,后期30日精料3kg,粗料自由采食;
羊前期30d精料0.3kg,粗料2kg,中期30d精料0.4kg,粗料2kg,后期30日精料1kg,粗料2kg。
1.4 飼養管理
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牛羊均采用舍飼圈養的飼養方法,在開始進行實驗之前,對圈舍進行清掃消毒處理,根據有關規范采用專人飼養的方法進行防疫驅蟲處理,日均飲水3次,日喂養2次。
1.5 測定項目
對各組糞便變化、健康狀況以及采集情況進行采集與分析,在實驗開始之前與實驗開始之后對牛羊進行稱重,完成效益分析以及增重分析兩方面的工作。
2.1 健康以及采食狀況
對照組牛羊采集數據明顯優于實驗組,采食速度與采食量總體提升30%。未發現發病現象以及腹瀉現象、糞臭味小、體格健壯。對照組出現2頭腹瀉癥狀。
2.2 增重情況
本實驗所選取的實驗組牛中均始重每頭116kg,均末生每頭164kg,均凈增重每頭16kg。
本實驗所選取的對照組牛中均始重每頭110kg,均末生每頭192kg,均凈增重每頭18kg,對比增重每頭6kg。
本實驗所選取的實驗組羊中均始重每頭24.8kg,均末生每頭38kg,均凈增重每頭14kg,對比增重每頭2.8kg。
本實驗所選取的對照組羊中均始重每頭25.5kg,均末生每頭32.5kg,均凈增重每頭1.4kg。
2.3 經濟效益
2.3.1 發酵秸桿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
由于發酵劑中存在許多活性物質,在具體的發酵環節中,其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粗脂肪、消化酶以及有機酸等營養含量大幅提升,在秸桿適口性得到大幅改善的同時,提高了采食量以及采食速度,營養價值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經實驗研究發現,當粗蛋白含量提升至13%左右時,粗脂肪含量相應提升至4%左右。另外,消化酶隨著有機酸的提高也會相應提高,提高量為50%。
2.3.2 減少藥物投入,免疫力相應提高
秸稈中包含許多種類以及數量的微生物菌,將其應用于牛羊飼喂中能夠使其消化系統得到良好的調節與平衡,使微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對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使期免疫能力得到提升,對相關疾病起來預防作用。
經實驗研究發現,對玉米秸桿進行發酵處理后,有效提高了其中的營養成分,利用該飼料對牛羊進行飼喂,能夠有效促進牛羊健康生長,防止牛羊病害的發生,提高牛羊飼養產業的經濟收益,經濟效益價值值得推廣。
[1] 楊秀峰,邵清碩,左鳳香,等.發酵玉米秸稈飼喂育肥牛羊的效果觀察[J].農民科技培訓,2013,11(6):42-43.
[2] 張升昌,周福,朱權,等.應用發酵玉米秸稈粉飼喂育肥牛的效果試驗[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10(2):91-92.
[3] 張桂榮,岳秀云,詹曉霞,等.育肥牛羊飼喂發酵秸稈效果觀察[J].河北畜牧獸醫,2003,4(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