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波德
(1.四川省平昌縣土興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2.四川省平昌縣土興畜牧獸醫站,四川平昌 636400)
山區肉牛養殖綜合技術
謝波德1,2
(1.四川省平昌縣土興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2.四川省平昌縣土興畜牧獸醫站,四川平昌 636400)
肉牛養殖是我縣的傳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山區肉牛養殖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養殖技術,在近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我縣肉牛養殖技術與其他縣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從山區肉牛快速育肥方式、飼養管理、環境消毒燈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為提高我縣肉牛養殖水平提供參考。
山區;肉牛;養殖
不同日齡階段供給不同營養元素、創造適宜的養殖環境,是肉牛健康生長的重要前提。在飼養方面,要合理飼喂、供給全價日糧、調節舍內溫濕度、嚴格控制飼養密度。在管理方面,及時清掃圈舍,嚴格消毒管理,遏制致病菌滋生,減少傳染病的蔓延。在生產方面要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空置牛舍經徹底消毒后,空置一段時間可進下一批牛。
本地黃牛對當地自然條件適應性好,具有抗病力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由于長期以役用為主,產肉性能較差,主要表現是軀體不夠豐滿、屠宰及凈肉率不高。從經濟上看,用本地品種作為肉牛育肥不劃算。我縣推廣應用肉牛良種主要有西門塔爾、夏洛來、蜀宣花牛等,利用外來良種牛與本地黃牛雜交,后代進行快速育肥,可提高養殖效益。我縣利用西門塔爾牛改良本地黃牛,雜交后代的周歲體重和18月齡體重均比本地黃牛品種提高40%以上,2歲時屠宰胴體重180kg,比本地牛平均提高30%以上。西雜牛不僅具有西門塔爾牛體格大、體質強壯的優點,而且保持了本地黃牛抗病耐粗飼的特點,役用性能也有所提高[1]。
牛舍建筑要結構合理,經久耐用,確保冬暖夏涼。我縣肉牛舍多采用雙列半開放式設計,為磚木或鋼架結構。牛舍高5m,長10m,寬8m。按16頭肉牛床位計算設計,牛舍總面積80m2。中間為1.8m的飼喂通道,兩邊各8頭肉牛牛床。飼喂通道兩邊為飼槽,寬60cm,外緣高60cm,內緣高35cm。飼槽上方有一排頸護欄1.1m,用于防止牛竄出牛床,有利于飼養管理。飼槽后接牛床長1.7m,坡度為2.0%,前高后底,平均每頭床寬度1m。糞尿溝寬30cm,深15cm。糞尿溝后過道1m,便于清理糞尿。牛舍頂棚應采用導熱性低和保溫材料,彩鋼窩面板或青瓦房頂。牛舍內地面及牛床為水泥結構。牛舍四周設可自動升降帆布簾,冬天放下利于保暖,夏天打開利于散熱。牛舍外建立蓄水池、沼氣池、青貯池等配套的附屬設施。牛舍選址應在居民聚集點下風口,距離居住地500m以上,且位于水源下方。
4.1 檢疫
對新引進的牛進行全面檢疫,嚴禁引入疫區牛只。
4.2 定期消毒和驅蟲
對于群體性驅蟲,每年春秋兩季或轉群時進行大規模的驅蟲。常用的驅蟲藥及用法:蛔蟲、胃腸線蟲和肺線蟲使用丙硫咪唑,劑量為:5~10mg/kg;血吸蟲用吡喹酮,劑量為:30~50mg/ kg;肝片吸蟲用別丁,劑量為:40~50mg/kg;伊氏錐蟲體、梨形蟲和牛泰勒蟲用貝尼爾,配成5~7%的溶液3~5mg/kg,肌肉深部注射;外寄生蟲可用濃度為12.5%雙甲脒按每1000ml水加3~4ml比例配置后藥浴、噴淋或涂擦動物體表。牛舍定期或不定期用苯扎溴銨、聚維酮碘等消毒液輪流環境消毒。在門口設消毒池,以防病菌帶入。
4.3 免疫注射
定期對牛只進行口蹄疫、結核病、布魯氏桿菌病、牛出敗等疫苗免疫。
山區肉牛快速育肥方式常見兩種:一是放牧補料,二是單純舍飼育肥。前一種方式簡單易行,以本地資源為主,投入較少,適合于草場資源豐富、不缺勞動力的地區,育肥牛白天在外放牧,晚上收牧后補喂精料和青草或秸稈,自由采食,日喂精料1.5kg,育肥期一般3個月,牛體重達350kg左右時出售。后一種方式以氨化或青貯為主要飼料,適當補充精料,牛全體舍飼喂養,秸稈每天足量添加讓牛吃飽,精料每天定量2~2.5kg,這種方法省工省力,育肥期3個月左右,肉牛平均日增重1~1.1kg。農戶可結合當地實際選擇合適的育肥方式。
[1] 郭文華.規模化奶牛場綜合防疫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3):120-121.
[2] 陳培江.山區肉牛養殖帶來的思考[J].畜牧獸醫,2010,(7):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