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英
(湖北省監利縣人民醫院 兒科, 湖北 監利, 433300)
?
哮喘急性發作期患兒院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分析及治療策略
陳永英
(湖北省監利縣人民醫院 兒科, 湖北 監利, 433300)
關鍵詞:哮喘急性發作期; 極低出生體重; 呼吸道感染
哮喘急性發作期患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1-2],抵御病原菌能力較差,因此容易發生院內呼吸道感染。本實驗隨機選取174例患有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患兒為研究對象,分析所有患兒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74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經檢查均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氣促、喘息和胸悶等癥狀或進行性加重,同時伴有呼氣流速下降等臨床癥狀,確診為哮喘急性發作期,患兒無嚴重肝、腎和心臟等其他疾病。所有患兒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87例,其中男42例,女45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11.4±1.7)歲。實驗組87例,男49例,女38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11.1±1.9)歲。2組患兒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兒的痰液,洗滌后進行培養[3]。對照組患兒采用頭孢他啶或頭孢曲松等頭孢類常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實驗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注射液靜脈滴注,加入到250 mL或50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最終阿奇霉素濃度為1.0~2.0 mg/mL靜脈滴注,連續給藥7~10 d[4-5]。采用不同治療方式后,觀察2組肺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
1.3療效標準
按照《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判定標準分級: ① 痊愈:患兒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和臨床癥狀均恢復正常; ② 顯效:病情明顯好轉,4項檢查有1項未恢復;③ 有效:病情有所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④ 無效:病情無好轉或加重。總有效率為痊愈、顯效和有效之和[6]。
2結果
實驗組87例患兒痰液培養結果顯示,在109株病原菌中,革蘭陰性桿菌占78.9%, 革蘭陽性桿菌占5.5%, 真菌占19.3%。對照組87例患者治療前痰液中病原菌為98株,革蘭陰性桿菌占71.4%, 革蘭陽性桿菌占5.1%, 真菌占23.5%。2組患者治療前的病原菌分布狀況基本相同,均以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為主。對照組87例患兒治療后,治愈者占28.7%, 顯效41.4%, 有效17.2%, 無效12.6%, 總有效率79.1%; 實驗組87例患者治療后,治愈者占42.5%, 顯效33.3%, 有效20.7%, 無效3.4%, 總有效率96.6%。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對照組患者CRP為(7.4±1.5) mg/L, 實驗組CRP為(8.7±1.1) mg/L,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CRP為(5.5±2.1) mg/L, 實驗組為(3.4±1.6) mg/L, 實驗組的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小兒的肺部組織發育不完全,肺泡面積僅為成人的3%[7], 一旦缺氧,肺部極易受到損傷。通過機械通氣來改善早期的低氧血癥尤為重要,但由于哮喘氣道阻力增加,容易出現氣體塌陷和非調定的PEEP增加,這給機械通氣帶來一定的問題,極易產生并發癥[8-12]。在常規治療中,患兒機械通氣的時間較長,一般持續1個月。在通氣的過程中,大量的病原菌侵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誘發急性肺炎等[13-15]。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濫用,醫院中存在大量的耐藥菌,小兒呼吸道感染時采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療效較差[16]。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痰液培養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占78.9%, 革蘭陽性桿菌占5.5%, 真菌占19.3%。對照組患兒治療前痰液中革蘭陰性桿菌占71.4%, 革蘭陽性桿菌占5.1%, 真菌占23.5%。2組患兒病原菌分布狀況基本相同,均以革蘭陰性桿菌和真菌為主,革蘭陽性菌較少。治療前,對照組患者CRP為(7.4±1.5) mg/L, 實驗組CRP為(8.7±1.1) mg/L,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CRP為(5.5±2.1) mg/L, 實驗組為(3.4±1.6) mg/L, 實驗組的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87例患兒治療后,治愈者占28.7%, 顯效41.4%, 有效17.2%, 無效12.6%,總有效率79.1%; 實驗組87例患者治療后,治愈者占42.5%, 顯效33.3%, 有效20.7%, 無效3.4%, 總有效率96.6%。實驗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患兒院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真菌和革蘭陰性桿菌為主。阿奇霉素治療患兒院內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能提高患兒的生存率質量。
參考文獻
[1]Johnson P J, LaCarrubba A M, Messer M T, et al.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sepsis in the premature foal:Challenges with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Equine Veterinary Education, 2012, 249: 231-236.
[2]郭瑞林, 田濤, 王曉華, 等.小兒呼吸道感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01: 163-164.
[3]Samwel M L S, George G, James M S, et al.Human Boca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Nairobi, Kenya[J].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3, 3(04): 125-129.
[4]侯桂霞.呼吸科患者院內感染相關因素監測及護理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34): 9-11.
[5]蔡汝麗, 陳巧麗, 羅雯, 等.院內感染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治療與預防[J].河北醫學, 2009, 15(3): 317-319.
[6]Wynne O, Horvat J C, Kim R Y, et al.Neonatal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adult re-infection: effect on glucocorticoid and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 in the hippocampus in BALB/c mice[J].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11, 256: 256-263.
[7]周偉, 江詠梅, 朱凱, 等.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種類及藥敏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04, 03: 252-254.
[8]王燕英.2010-2011年小兒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分析[J].當代醫學, 2013, 17: 142-144.
[9]張小林, 胡紅鋒.小兒支氣管哮喘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3, 36(21): 54-55.
[10]李敏.溫振英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及治療小兒哮喘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1.
[11]李晶, 戴薔蕾.小兒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與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2): 2923-2925.
[12]方鳳, 蔣瑾瑾, 陳若華, 等.住院兒柯薩奇病毒B組感染狀況的分析[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2001, 22(5): 469-471.
[13]王晶, 齊曼古麗·吾守爾, 李霞, 等.新疆吐魯番地區維吾爾族和漢族成人支氣管哮喘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9, 43(10): 907-912.
[14]尹紅軍, 何永福, 劉福軍, 等.速發型和緩發型支氣管哮喘重度和危重度發作臨床分析[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07, 6(4): 253-256.
[15]宋艷麗.呼吸道感染誘發支氣管哮喘4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4, 12(11): 37-38, 39.
[16]楊瑞虹.不同炎癥表型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特征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 2014, 21(10): 1300-1301, 1304.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圖分類號:R 5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3-223-02
DOI:10.7619/jcmp.20161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