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紹飄
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探討
伍紹飄
(陽春市八甲鎮畜牧獸醫站,廣東陽春 529600)
當前社會中,農業、工業、畜牧業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產業,其中畜牧業己經成為人們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社會經濟的增長。現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畜牧業快速發展,但是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人們面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畜牧業的發展規模以及速度是極為不利的,也會使養殖戶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就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病因進行分析,找到有效地防控對策,提供可行的建議。
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病因;控防對策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的養殖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努力做好動物疾病的防控工作,以便提高畜牧業產品的質量,保證養殖戶經濟效益的順利實現。因此必須要做好動物疾病的防控工作,這對于養殖戶是十分重要的,促進畜牧業的持續發展,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1寄生蟲病
在畜牧業的動物養殖中,寄生蟲病會在所有動物中出現,這是十分常見的動物疾病。寄生蟲中有原蟲、蠕蟲、節肢動物三種[1],存在于動物的體內或者是體外,通過吸收動物身體中的營養元素進行生長。原蟲和蠕蟲大部分是內寄生蟲,存在于動物的體內,但是節肢動物則主要存在于動物的體外。通常而言,大部分寄生蟲都是有自己固定的寄生未知的,能夠通過接觸進行傳播。寄生蟲以宿主身上的營養作為自身生長的物質。
1.2傳染疾病
動物的傳染疾病也被叫做動物的疫病,是動物的機體被特定的微生物病原體襲擊,從而發生了一種疾病,傳染性比較輕。傳染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病原,比如生活中的細菌、真菌以及病毒等都有可能引導傳染病。一般情況下,如果動物收到傳染病的感染可能會出現比較不正常的反應和癥狀。傳染病也能夠通過接觸傳播,或者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這種疾病的預防難度要更大。
1.3其他普通疾病
普通疾病的發病率也比較高,主要有內科、外科以及產科疾病。內科疾病的病因比較復雜,外科疾病主要就是動物的外傷、眼病等。而產科疾病種類比較多,并且不同時期疾病種類不同,主要有懷孕期、分娩期以及產后期等疾病[2]。
2.1動物的養殖環境問題
動物的養殖環境問題是造成動物出現疾病的重要外在因素,在平常的養殖工作中,如果在環境中出現了限制動物生長的因素,或者是對動物的正常機體反應造成影響的因素,都會使動物的代謝無法正常進行,使得動物的生理調節功能受到影響,使其機體平衡性受到影響,導致疾病出現,并在生理或者是行為上反映出。有研究表明,動物疾病中,養殖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2.2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也是影響畜牧養殖動物出現疾病的重要原因。在養殖工作中,沒有配置專業的管理以及消毒人員,使得養殖場中的環境臟、亂、差,容易造成動物疾病的出現。
動物在出現疾病治療的過程中,養殖工作人員的醫學知識和實踐技能不到位,對生病的動物隨意、盲目用藥,藥效無法有效的吸收,甚至還會產生毒性,不僅不能治愈動物的疾病,還有可能導致動物中毒而死。
現階段的畜牧養殖業中,養殖場地的選址不科學,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沒有經過實地考察就隨意選擇場地,導致養殖場的周邊環境極為惡劣,養殖條件不好,容易出現細菌等,導致動物出現疾病。
3.1加強動物檢疫工作的開展
對于動物養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疾病與問題,需要養殖場制定嚴格、規范的動物檢疫制度,嚴格執行動物檢疫制度保證動物檢疫工作到位。需要定期對動物進行檢查、消毒,并對動物進行疫苗的注射,使動物的免疫力得以提高。同時需要對養殖動物的進出場進行嚴格規范,避免動物在流動的過程中出現產染病。在動物疾病高發的季節,要加強動物的檢疫力度,保證檢疫工作效果的順利實現。
3.2科學選擇養殖場所
對于畜牧養殖而言,養殖場所的環境對于動物疾病的發生與預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果動物生長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出現疾病的概率就很小,良好的生長環境對于動物養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科學的選擇養殖場所。應選擇地勢比較高的地點,并且通風情況良好,比較干燥。此外,養殖場還需要有好的水源環境,有好的排水設施。養殖場的建設需要遠離居民區,并做好排污、取暖以及通風等設備的建設,為動物的健康生長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
3.3做好動物的飼養管理工作
畜牧養殖中,需要做好動物的飼料管理,飼料是動物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需要保證飼料的質量與干凈衛生,保證動物能夠吃到健康、安全的飼料。在配置飼料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營養比例的問題,不同生長階段的動物有著不同的能量需要,因此需要科學配比,保證動物抵抗力的提升。飼養動物的同時還需要避免人為因素對動物的影響,根據相關的動物疾病預防規定,完善養殖制度的建設,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清洗、通風,及時將動物的糞便清除,并做好消毒工作。對于動物的繁殖問題,還可以建立動物的繁殖體系,避免外界因素對于動物生長的影響。
3.4動物疾病的防控策略
對于已經患病的動物,需要及時治療,養殖戶需要從自身的長遠利益出發,強化防疫工作的開展力度,對于患病的動物要及時隔離,并對養殖場進行衛生清理,避免出現更大的感染。同時對其他動物進行抗感染藥物的注射,使動物的抵抗力得以提高,在此過程中需要認真細致的記錄,為今后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也保證動物疾病及時有效的處理,避免養殖場遭受經濟損失。
畜牧養殖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但是動物疾病的存在卻使得養殖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明確動物疾病的種類以及病因,從而采取有效的防控對策,解決動物疾病問題,做好動物疾病的防控工作,促進動物疾病防疫事業的發展,也提高動物產品的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
[1] 余清.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對策研究[J].當代畜牧,2014,(29):71-72.
[2] 崔學斌.淺析農村畜禽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吉林農業:學術版,201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