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貞
養豬常見的誤區及常見問題的對策
王旭貞
(山西省太原市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太原 030024)
隨著養豬業的快速發展,豬場出現各種問題,同時養豬戶對很多問題認識不清,現將豬場發生的常見問題闡述如下,以供養豬戶參考。
養豬;問題;對策
養豬戶要求飼料廠家的飼料喂豬,糞便越黑越好,認為糞黑即消化吸收好,糞黃消化吸收差。其實不然,衡量飼料消化率的標志不在糞的顏色,而在于飼料轉化率(料重比)。
吃某些飼料廠的飼料,豬拉的糞便顏色非常黑,是因為飼料中添加了高劑量的硫酸銅,消化吸收不了的硫酸銅在豬體內經過化學變化后,變成黑色的氧化銅,從而使糞便顏色變黑,所以糞便黑只能表示飼料中添加了高銅。
高銅在一定的劑量范圍內對仔豬有促生長作用,而對生長肥育豬效果不明顯,反而有害,一方面高銅隨糞便排出會造成水土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豬肉中殘留的銅對人體健康有害,因此不提倡大量使用高銅。
很多飼料企業夸大宣傳“能吃、能睡、能長”,養豬戶也認為吃了就睡,睡完又吃,這樣運動減少,促進豬只生長,減少飼料消耗。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正常的豬該吃就吃,該玩就玩,該睡就睡,這樣更能促進飼料消化吸收,自然肯長。而且一般的飼料也不能使豬只吃完就睡,除非在飼料中添加鎮靜劑或安眠藥,這是國家絕對不允許的,同時飼料中添加鎮靜劑或安眠藥后,豬肉中會有殘留,人吃了這樣的豬肉會產生抗藥性,會給人的某些疾病治療帶來困難,因此奉勸養豬戶不要去找捷徑,只要按科學養殖,注重營養需要,加強飼養管理,就能養好豬,就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
很多農民養豬戶在購買飼料時,先抓把飼料嗅嗅,認為魚腥味濃,飼料中的魚粉添加量就多,飼料就好,而對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很少過問,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優質魚粉是一種良好的動物蛋白飼料,氨基酸平衡,消化吸收率高。但魚粉價格昂貴,成本高,所以一般魚粉在飼料中的添加量很有限,有的甚至不添加。有些飼料企業為了迎合養殖戶的選料誤區,在飼料中添加魚腥寶等有魚腥味的添加劑或添加劣質魚粉,用以迷惑養殖戶。所以養殖戶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有魚腥味并不能證明添加的魚粉就多,即使加了魚粉,也不一定是好魚粉。
實際上不是離開了魚粉就做不好飼料,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配方技術的進步,許多無魚粉飼料也能取得很高的飼養水平,取得良好的飼喂效果,評價飼料質量好壞關鍵是看飼料中的營養水平。
很多養殖戶認為豬吃了飼料后,皮膚紅,毛發亮,飼料質量就好。這是一種錯誤傾向,每一品種的豬都有自己正常的皮膚顏色,并不是所有的豬的皮膚顏色都紅。在飼料中添加有機胂制劑或某些血管舒張劑,增強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血流速度,皮膚自然就發紅。有些飼料廠家為迎合養殖戶心理,超大劑量添加這類添加劑,這樣不但會造成水土環境的污染,而且胂制劑在肉中殘留后會損害人的健康,這是國家所不允許的。而且豬的皮膚紅,毛發亮,并不能表示豬就長得快,飼料轉化效率就高。所以養豬戶應該對飼料質量有一正確評價,不要單純追求感觀效果,更應注重吃了飼料后,豬長得快不快,飼料效率高不高,最終養豬賺不賺錢。
蛋白質是豬生長發育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缺乏它,生長受阻,發育不良,于是很多養殖戶在選擇飼料時首先看蛋白,認為蛋白質高,質量就好。這樣很多飼料企業為迎合養殖戶的消費心理,有的在標簽上作文章,明明粗蛋白只有36%,楞寫成40%;有的在飼料中添加質量較差的血粉、羽毛粉或非蛋白氮,使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很高,而飼料質量很差。事實上蛋白質的營養最終是氨基酸的營養,況且蛋白質的大量沉積需要能量作后盾,只有飼料中可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平衡、能量含量高的情況下,飼料中的蛋白質質量才高,蛋白質才能充分利用。例如血粉,雖然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但因其消化率低,氨基酸不平衡,質量較低。再者,飼料中的蛋白質較高,而能量較低的話,蛋白質不能充分利用,不但不利反而有害。所以評價飼料質量高低,蛋白質固然重要,可消化氨基酸和能量更重要,不能單因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高,就判定飼料質量就好。
[1] 張桂萍.養豬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J].現代化農業,2013,(2):55-56.
[2] 向林遠.農村規模養豬常見問題及對策[J].養殖與飼料,2012,(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