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亮
牛支原體性肺炎的診斷及防治措施
劉兆亮
(黑龍江省格球山農場畜牧漁業科,黑龍江黑河 164154)
牛支原體性肺炎以高熱、咳嗽、氣喘、壞死性肺炎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病,常規抗生素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給養殖戶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本文采用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診斷等方法進行系統研究,初步確定其病原為牛支原體,將該病初步定名為牛支原體性肺炎。通過篩選防治藥物,制定綜合防制方案,以期盡早控制該病。
牛支原體;肺炎;診斷;防治措施
牛支原體是患肺炎病牛以及健康牛只上、下呼吸道中常見的寄生性微生物,主要是在鼻腔內寄生,另外還能夠寄生在母牛的乳腺,可直接在病牛的肺病灶中獲得該病菌的分離物,也能夠在病牛的淋巴結組織中獲得。由于該病菌沒有細胞壁,因此具有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與其他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如細菌等)存在較大的區別,但耐熱程度與細菌類似,即對高溫比較敏感,隨著溫度的上升其存活力明顯降低。在沒有經受光照的情況下,病菌能夠存活數天;在4℃環境中,在牛奶中或海綿中能夠存活60d,而在水中能夠存活超過14d;在20℃環境中,能夠存活7~14d;在37℃ 環 境 中,能夠存活7d。在糞便中能夠存活37d。一般常規的消毒劑都能夠起到消滅該病菌的作用。
該病主要是小于6月齡的犢牛容易發生,其中1~2月齡的犢牛最容易發生,犢牛感染牛支原體后會在數月甚至數年都攜帶病原體,從而成為該病的傳染源之一,且該病通常是由于引進感染的犢牛而引起本場犢牛發生。據報道,如果將引入的病牛混入健康犢牛群中,快則經過24h就能夠檢測發現健康犢牛有牛支原體從鼻腔中排出,但大多數是在接觸病牛7d后才能夠檢測到有牛支原體從鼻腔排出。部分犢牛也有在接觸病牛經過14d才能夠發病。該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但在冬、春季 節最容易發病,且不同性別和年齡的牛只都能夠發病。該病主要通過飛沫呼吸道作為傳播途徑,另外近距離接觸、生殖道接觸或者吮吸乳汁等也能夠傳播。于病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或者隨尿液、產犢時子宮滲出物以及乳汁排出體外,健康牛只通過呼吸道感染,也能夠因采食被污染的飼料而感染。
發現病牛臨床癥狀基本一致,表現為:病情較輕者,精神沉郁,被毛粗亂無光,消瘦,常發干性短咳。病情較重者,食欲反當停止,病初體溫升高,41~41.5℃,稽留3~4d。病牛鼻孔張開,伸頸氣喘,前肢分開,呼吸急促并且極度困難,呈腹式呼吸,發出呻吟聲,按壓肋間有疼痛表現,病牛不愿臥下,拌有痛性短咳,清晨及半夜咳嗽加劇,有清亮或膿性鼻汁,肺部聽診肺泡音減弱或消失,有支氣管呼吸羅音和胸膜摩擦音。繼發腹瀉時,糞稀帶血繼發關節炎,出現跋行、關節膿腫等。犢牛病情尤為嚴重,病死率各有差異,可高達40%。
解剖可見肺部貧血、壞死,間質增寬,形成大理石樣外觀;胸膜顯著增厚,胸腔內積有黃色渾濁、混有纖維素塊的液體;胸膜與肺的患部黏連,心包積液,液體黃色澄清;支氣管和淋巴結腫大出血。肺部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病程有關。輕者可見肺尖葉、心葉及部分膈葉的局部紅色肉變或同時有化膿灶散在分布;嚴重者可見肺部廣泛分布干酪樣或化膿性壞死灶;其他病變與繼發或并發癥有關,如有的病例可見肝表面有化膿壞死灶及蟲移行痕跡;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呈暗紅色,切面多汁,有水腫液滲出等。
根據病牛的呼吸道癥狀以及胸腔發生典型病變,如呼吸困難、咳嗽、肺部聽診有濕啰音等情況并結合病理變化能夠進行初步診斷。采集病牛肺組織等樣本制作切片,進行牛支原體分離培養鑒定,若檢測出牛支原體病原,即可確診為傳染性支原體肺炎。
6.1治療方法
確診牛患有傳染性支原體肺炎之后,要盡快采取治療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避免病菌傳播給健康肉牛。一些抗生素對支原體病原有抗菌作用,這些藥可以用于治療牛傳染性支原體肺炎。例如:沙星類藥、四環素類藥、磺胺類藥、大環內酯類藥、泰樂菌素類藥、泰妙菌素類藥等等。可以使用一種上述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數種藥物配合治療。
6.2加強牛群引進的管理
不從疫區或發病區引進牛。“自繁自養”原則是控制疫病流行的較好辦法。如果要購買最好直接到產地選牛。在選牛時,應從側面、正面和后面仔細觀察。如發現牛只異常表現流鼻涕、流眼淚、腹瀉等癥狀時,此牛不能買。牛群引進前應做好牛支原體、牛結核、泰勒蟲等病的檢疫檢測,做好預防接種,防止引進病牛或處于潛伏感染期的帶菌牛。牛群引進后應進行隔離觀察,確保無病后方可與健康牛混群。該病的潛伏期還無定論,與環境應激因素如運輸等有關,據臨床反應牛引入后一般在 1~2 周發病。
6.3要加強飼養管理
保證牛舍通風干燥清潔,做好牛群衛生消毒、驅蟲等工作。牛群密度適當,避免過度擁擠,不同牛齡及不同來源的牛應分開飼養。適當補充精料與維生素及礦物元素,保證日糧的全價營養。撲殺處理重癥病牛。對無治療價值的重癥病牛采取撲殺和無害化處理措施。加強消毒滅源。牛支原體對環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強,常用消毒劑均可達到消毒目的。對于發生疫情的牛舍及周圍環境每天消毒2次,第2周每天消毒1次,以后每周消毒2次。加強對病死牛以及污染物、病牛排泄物的無害化處理,同時做好殺滅蚊蠅、老鼠工作。
[1] 石磊,龔瑞,尹爭艷,等.肉牛傳染性牛支原體肺炎流行的診斷[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4,27(5):629-633.
[2] 胡長敏,石磊,龔瑞,等.牛支原體病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15,30(8):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