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新 生霞霞/山東省平度市畜牧獸醫局
平度市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措施與思考
劉文新 生霞霞/山東省平度市畜牧獸醫局
近年來,山東省平度市認真貫徹實施《動物防疫法》,堅持依法治疫、科學防疫,有力促進了全市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15年,全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58.1萬噸,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8.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8%。全市連續多年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為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防疫責任
平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不同會議上強調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聽取防疫工作專題匯報。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總指揮的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和撲滅工作,并每年召開由各鎮(街道、園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指揮部成員單位參加的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對全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同時,按照青島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制規定》要求,市與鎮(街道、園區)、鎮(街道、園區)與村、政府與部門之間層層簽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目標責任書》,明確防控責任、細化防控措施,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防控責任體系。在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期間,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成立督導組,采取分片包干形式,定期深入一線進行督導檢查,及時解決防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集中免疫結束后,市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又統一組織檢查驗收,查找防疫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防控成效。
(二)加大資金投入,夯實防疫基礎
近年來,平度市政府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檢測經費等方面對動物防疫工作給予重點支持,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一是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投資60萬元建設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物資庫,儲備了140余萬元的防疫應急物資。2011年,投資195萬元實施了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項目,為市疫控中心和15處基層動監站配備了實驗臺、顯微鏡、滅菌器、冰柜、冷藏柜、冷藏包等儀器設備,進一步提高了動物疫病檢測能力。同時,投資140萬元實施了基層動監站規范化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基層動監站在保障動物衛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2014年,投資1 680萬元建設了病死動物無害化集中處理項目,包括建設1處無害化處理廠,日處理病死動物40噸;并配備病死動物收集運輸車輛15臺,及時對全市病死動物進行收集處理。2015年,投資360萬元實施了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了基層站防疫物資儲備庫,更新完善了實驗室儀器設備,進一步提高了無疫區管理能力。二是全面落實防疫經費。市政府在財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把防疫經費納入財政綜合預算,每年配套疫苗經費、監測經費等350余萬元,及時采購疫苗、消毒劑、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有效保障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從2012年開始,市財政每年配套176萬元用于支付村級動物防疫員工資補貼,保持了村級防疫隊伍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三)深化體制改革,強化隊伍建設
一是不斷深化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根據動物防疫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2003年,在南村、蓼蘭等15個鎮(街道)設立了15處基層動物防疫監督站,為股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總定編120人。2008年,設立平度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平度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為股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11年,設立平度市畜牧獸醫局,為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核定行政編制18人(參公管理),通過不斷深化獸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提升了獸醫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是加強畜牧獸醫執法隊伍建設。市畜牧獸醫局制訂了《畜牧獸醫執法監管人員和農村防疫員工作規范》,大力推行畜牧獸醫行政執法“六條禁令”,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動物疫病檢測、監督執法等各類培訓,明顯提高了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是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市政府結合實際制定了《關于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并出資組建了一支832人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村級動物防疫體系。
2016年,市政府根據動物防疫工作需要,出臺了《關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安全協管員隊伍建設的意見》,采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組建了一支179人的基層動物防疫安全協管員隊伍,其工資標準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資標準,并發放績效工資,繳納企業職工“五險一金”,進一步夯實了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基層基礎,推進防疫安全監管重心下移。
基層協管員隊伍實行“四化”管理,即:責任網格化、工作社區化、管理合同化、操作規范化,大大調動了這支隊伍的工作積極性。責任網格化,即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根據區域、管理對象等因素劃分網格,每個網格落實一名協管員,負責網格內所有監管對象的管理工作,并承擔相應的責任,保障畜禽養殖、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監督、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監管以及安全生產等各項監管職能履行到位。
工作社區化,即以鎮政府設立的社區辦公室為依托開展日常工作,除動監站日常集中調度外,協管員的主要工作精力下放到社區,有效實現了監管工作重心下移。特別是動物防疫、畜產品質量監管、病死動物收集等政府行為工作,可以通過管區統一協調各村,有利于政府更好的履行動物防疫和畜產品監管責任,有利于協管員集中力量開展工作。
管理合同化,即由勞務公司與協管員簽訂勞務派遣合同,畜牧獸醫部門負責使用、培訓、考核。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采取購買公共服務方式,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的基層動物防疫安全協管員隊伍,夯實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基層基礎。
操作規范化,即市畜牧獸醫局根據基層動監站和協管員承擔的畜禽養殖、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動物衛生監督、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監管以及安全生產等各項監管職能,統一制定了《基層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規范》,明確了每一項工作該干什么、怎么干,并定期進行調度、監督檢查、考核和報告工作情況,為各項工作的規范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嚴格防疫措施,確保質量安全
一是嚴格動物產地檢疫。按照產地檢疫規程,嚴格執行到場到戶臨欄檢疫,嚴格查驗動物的養殖檔案、免疫標識,并在動物出欄前3~5 d,全部按照比例采樣進行實驗室檢驗,檢測合格且臨床健康的方可出具檢疫合格證明。
二是嚴格落實駐廠檢疫監督。對全市10處生豬定點屠宰場、3處禽類屠宰廠派駐了動物檢疫員,按規定進行宰前宰后檢疫,監督屠宰廠認真做好屠宰無害化處理工作。2015年,平度市完成產地檢疫1.08億只(頭),屠宰檢疫7 118.9萬只(頭),檢疫動物產品6.01萬噸。
三是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近年來,全市共查處加工、販賣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等違法行為200多起,罰沒病害動物產品20 000多公斤,其中2012年張戈莊鎮張某等四人因非法加工、銷售病死豬肉被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分別被判處7~15年有期徒刑,并被罰款40~300萬元,有力地提高了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威懾力。
四是認真落實以強制免疫為主的綜合防疫措施。對散養畜禽,每年開展春、夏、秋三次集中強制免疫行動;對規模養殖場,大力推行程序化免疫,每年發放各類疫苗2 300多萬毫升,免疫家禽1 200萬只(次),家畜630萬頭(次),基本實現了應免盡免、不留空檔,保持了全市清凈無疫的良好局面。五是制定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市政府印發了《平度市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年)》,實施分病種、分區域、分階段的動物疫病防治策略,有計劃地控制、凈化和消滅嚴重危害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動物疫病,計劃到2020年,全面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能有效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動物疫病綜合防治能力。
(五)強化應急準備,提升應急水平
一是建立了動物防疫指揮機制。市政府編制了《平度市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成立了防控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和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日常工作;市、鎮兩級組建了由畜牧、公安、財政、衛生等部門為成員的應急預備隊,并每年對預備隊進行培訓和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及時控制和撲滅;同時,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情預警預測制度,組建疫病診斷專家組,每季度開展一次重大動物疫情預警預測分析,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全市儲備了防護服1 100套、消毒劑20 t、編織袋4.5萬多條以及其它必備的應急物資,為動物疫情應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加強動物疫情預警預測能力建設。市畜牧獸醫局組建了經省質監局計量認證和農業部驗收合格的獸醫檢測實驗室,開展常規病原學和血清學監測工作。2013年,全市完成血清學和病原學監測樣本25萬多份,病原學監測全部為陰性,檢測結果為科學制定防控對策、化解疫情風險提供了重要依據。
雖然平度市在貫徹實施《動物防疫法》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畜牧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盡管平度市規模養殖數量占到總養殖量的80%以上,但標準化飼養整體水平偏低,全市還有相當數量的散養戶,其生產條件差、管理不規范、防疫意識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動物防疫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防疫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因平度市已多年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少數領導干部存在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思想,對動物防疫工作重視不夠,工作流于形式,不扎實、不到位。同時,部分群眾防疫意識不高,動物防疫觀念淡薄,缺乏進行防疫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拒絕免疫、逃避檢疫、隨意丟棄病死動物尸體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對農村動物防疫工作造成了較大影響。
(三)基礎設施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防疫工作要求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動物檢疫檢驗工作日益繁重,而目前平度市絕大部分基層動檢站基礎設施較差,辦公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執法和檢測設備,很多僅憑經驗開展診療、檢疫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疫工作的開展。
(四)獸醫執法監管隊伍建設亟需加強
動物防疫工作涉及動物及動物產品的飼養、屠宰、生產、經營、貯藏、運輸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從業主體多、范圍廣,監管任務繁重,特別是近年來,人們對公共衛生安全、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進一步提高動物防疫工作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要以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為基礎,以嚴格檢疫檢驗為抓手,以強化隊伍建設為保障,努力將動物防疫工作做實、做深、做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貫徹力度
近年來,動物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復雜,防控任務日益艱巨,防控責任日益重大,僅靠有限的執法力量已難以滿足防疫工作需要,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不斷強化養殖、經營等人員的防疫意識和責任意識,有效提高其防疫主動性。
(二)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
積極引導廣大群眾更新養殖觀念,轉變傳統養殖方式,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環境生態化”標準,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養殖,不斷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進一步改善動物疫病防控條件。
(三)加強防疫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的需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改善基層防疫工作條件,完善和配套檢驗、檢測設備,配備防護設施,進一步增強執法工作人員對動物疫病的監測、防控能力。
(四)優化強制免疫補助政策
進一步強化畜禽養殖經營者的強制免疫主體責任,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的強制免疫實行“先打后補”,逐步實現養殖場戶自主采購、財政直補。養殖場戶可根據疫苗使用和效果監測情況,自行選擇國家批準使用的相關動物疫病疫苗。根據養殖場戶的畜禽統計數量、免疫效果監測評價和產地檢疫等情況,發放補助資金。要積極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采取勞務外包等形式,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強制免疫工作,進一步提高強制免疫質量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五)進一步加強防疫隊伍建設
按照《動物防疫法》要求,不斷加強對動物防疫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教育引導執法人員自覺學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質,規范執法行為,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熱情服務,不斷提高其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