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雅
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研究
高雅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434000)
道路綠地景觀布置要求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舒適性,既要能夠體現城市道路的美觀性和實用性,也應該展現城市綠色環保的一面。文章主要從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出發,分析了綠地景觀設計的方法和具體的流程、步驟,提出了設計的對策,希望能夠為今后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提供參考。
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方法
20世紀中后期到21世紀,工業發展速度空前加快,城市化的進程也逐步加速,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城市道路交通的類型以及相應的網絡變得越來越復雜,同時還包括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建筑物功能,這種背景使得過去的綠地種地方法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已經逐漸不適應現代都市發展的需要,所以就出現了街道綠化這個新的名詞。城市街道綠地建設指的就是在城市中道路上實行植樹種草或者鋪草種花等措施,通過綠地面積的不斷增加,逐步改善城市的小氣候,不斷降低車輛以及人流的噪聲,起到凈化城市空氣、劃分道路交通通行路線、防火以及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城市道路綠化在使用城市土地、功能以及形式等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國家的城市道路綠地建設發展速度非常快,基本上能夠做到在修路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綠化建設,伴隨著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道路橫截面積。交叉形式的多樣性發展,城市道路綠化除了道路行駛地域之外,還增加了分車綠化帶、兩側的綠化帶、交通島以及立交橋的綠化帶、城市休閑廣場綠化帶、停車場綠地以及道路綠化用地等,同時綠化使用的樹種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趨向多樣性。
2.1城市文化的缺失
(1)與城市的整體文化不相適應。城市作為各類文化的最大載體,記錄著城市不同時期特有的面貌,見證了各個時代人們在城市中留下的足跡。城市道路景觀作為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現形式,其整體形象應與城市的整體形象相適應。然而,目前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之前,通常都沒有解讀城市物質形態以及非物質形態的歷史文化來定位道路的文化特色,從而導致部分道路與城市整體形象不相符。
(2)缺乏文化個性。現代的城市道路大多是城市化產物,大部分道路空間沒有經過專門的設計。即使經過設計的城市道路也大多缺乏深度和特色,對不同地區的道路沒有區分設計,忽略了與周圍空間的融合,無法展現道路的個性和傳統文化,城市道路建設缺乏個性。當然,我國目前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和改造中已逐漸開始考慮歷史文化、強調個性塑造,取得了相應的成績。
2.2“以人為本”的缺失
(1)生活性空間缺失。城市人口密集,市民活動范圍少。相對而言,道路是開闊的場所,人們可以在以城市道路為導線的公共場地上散步、鍛煉、休息或直接在道路上沐浴日光、聊天等。然而,目前我國的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很少考慮市民的生活性需求。人們在城市道路上找不到可以安全停留、休息和交流的場所,更談不上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大面積草坪的綠地盡管整齊美觀,卻無法為市民提供真正的活動場所。城市道路應該是多功能的,除應滿足最基本的交通功能外,還應滿足其他景觀功能、構造功能等。
(2)不滿足應有的生態功能。部分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沒有充分利用綠化的生態屬性,造成很多環境問題,如街頭綠化系統不健全,對缺損綠化修補不及時,街頭綠地缺乏系列化、標準化設計、整體性較差等,這就造成道路對行人缺乏足夠的吸引,無法久留甚至歇息。
(3)景觀設施輕功能。城市道路景觀的部分節點設計不詳細,沒有充分考慮行人需求,如街道照明滿足不了交通需要,缺乏無障礙設計等。側分帶、綠化帶隨意打開并設置一些行人鋪磚,導致行人斜穿馬路,在影響車輛行駛速度的同時也對過街行人的安全造成很大隱患。
2.3設計協調的缺失
設計城市道路景觀時一般只考慮道路紅線范圍的設計,而忽略了與周圍空間的融合。道路與空間的融合實際上應遵循統一、協調的原則。只有將道路與空間關聯起來進行統籌規劃設計,才能創造出整體而有機的城市道路。另外,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一般只考慮規劃道路本身的線形景觀,而不研究與之相交口的銜接,如道路平、立交叉口、廣場節點等。道路景觀設計還缺乏對景觀節點的重點考慮,對于人行天橋、交通島、停車設施、標志標線、道路照明、休憩設施、排水設施和其他附屬設施等節點缺乏詳細設計。這些設施也是構成空間環境的一部分,可以強化整個環境氛圍。
(1)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現代城市道路綠化設計中,樹種選擇上應以鄉土樹種為主,并與外來樹種相結合,以豐富行道樹的選擇,滿足城鄉道路系統綠化多功能的要求。在行道樹的規劃設計中,還應注意因地制宜、相對集中、統一協調,才能做到豐富多彩、別具特色。
(2)滿足藝術性和科學性的原則。通過有創意的藝術性的構圖原理來展現個體和群體植物的形式美,同時還應滿足植物本身的生活習性與所處環境相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主流趨勢是大色塊和大組團,在即非隔離綠化帶和中央隔離綠化帶中多使用這種設計手法。在人行道綠化設計中,則使用多次重復并且連續存在的花灌木和喬木所形成的植物組團,不僅可以讓在散步的行人感受到清爽宜人的節奏與韻律,同時還可以領略到環境中局部色彩的多變和層次的分明。如果有條件,想要營造大范圍的背景空間,可采用大片的喬木間隔布置在道路兩側的邊緣地帶,適當點綴景觀小品及城市家具。
(3)滿足生態性和景觀性的原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變得多種多樣,所以一些舊的綠化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人們對生態和景觀方面的要求。隨著現代人們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平時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環境中的小細節多加留意,而是更加注重周圍環境的整體布局與感受,要求所處環境要有一種思想形式和內涵的美感。這種趨勢就決定了道路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結合道路兩邊的景色,設計風格在整體上以大組團、大色塊為主,使道路成為一條連續的風景地帶。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統一中有變化、有點有面、點面的結合。
綜上所述,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應該具有明顯和清晰的層次感,并明確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關注的重點和要點,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綠地景觀設計,在盡量節約成本的情況下構造更加舒適和具有觀賞性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
[1]劉寧,吳左賓.城市道路綠地設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15,32(3):252-255.
[2]王同超,劉素蓮.鄭州市道路綠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河南科學,2015,12(3):63-65.
[3]許沖勇,翁殊斐,吳文松.城市道路綠地景觀[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Design research on Urban road green landscape
GAO Ya
(Gardening College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Road green 1andscape requires certain regu1arity and comfort,it not on1y shou1d be ab1e to ref1ect both aesthetics and practicabi1ity of the urban road,but a1so shou1d show the city's environmenta1 protective side.This artic1e main1y starts from the urban road green 1andscape design,ana1yzes the method and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green 1andscape design,steps,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sign in order to be ab1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urban road green 1andscape design.
urban road;green1andscape;design method
TU985
A
2095-980X(2016)03-0165-02
2016-03-16
高雅(1991-),女,湖北荊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