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耕
他說:“工作從來不是我的重心,我的重心是生活。”
夏雨看上去更像個體育明星。與《環(huán)球人物》記者見面的當(dāng)天,盡管為宣傳新電影《洛杉磯搗蛋計劃》,夏雨已準(zhǔn)備好接受媒體采訪,但他依舊以自己鐘愛的運動裝示人,配合拍照時,也不忘擺出相當(dāng)矯健的奔跑姿勢。
在演藝圈里,夏雨是出了名的愛玩、愛運動。翻開他的微博,除了工作需要的宣傳,他分享最多的就是自己滑雪、沖浪、海釣等戶外運動的照片。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工作從來不是我的重心,我的重心是生活。” 對于一位年輕的影帝來說,也算是拿得起盛譽,放得下名利。
有人感嘆,夏雨活出了讓人羨慕的人生。“只要你想,每個人都能做到。”夏雨輕描淡寫地說。“可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如此‘任性。”記者補充道。“那說明你對這件事熱愛的程度還不夠。只要我想做的,就一定做得到。”這一點,夏雨特別肯定。
《洛杉磯搗蛋計劃》是一個被孩子治愈的故事。夏雨坦言,以前自己特別害怕小孩,“如果不是因為做了爸爸,還真不敢接這個角色。”電影中心高氣傲的黃伯倫曾懷揣音樂夢,被生活無情打擊后放棄理想,成為一個為捧紅女歌手用盡不齒手段的經(jīng)紀(jì)人。他前往美國尋找出逃的旗下歌手,卻意外成為5個不同膚色萌娃的冒牌監(jiān)護人,備受搗蛋鬼們各種摧殘。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原本利欲熏心的黃伯倫逐漸轉(zhuǎn)變心性,經(jīng)歷了第二次成長。
生活中的夏雨同樣經(jīng)歷了人生的第二次成長。2009年,他與女演員袁泉結(jié)束10年愛情長跑,步入婚姻。不久后,他們迎來了女兒哈哈。夏雨說,女兒到來的那一刻,他對人生的感悟被徹底刷新了一遍。那個幼小的生命讓自己更加具有男人的擔(dān)當(dāng)。
很多媒體將夏雨和袁泉形容成“金童玉女”,關(guān)于兩個人在校園中相識、相戀,攜手走過多年的故事被描述得無比浪漫美好。夏雨卻說:“我不希望我們的私人生活或者說愛情被渲染得過分美妙,那不現(xiàn)實。所有的東西如果你把它說的脫離了真實,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夏雨在新片中飾演5個孩子的

1994年,夏雨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幾乎本色出演了男主角馬小軍(站立者)。
作為娛樂圈中的夫妻檔,夏雨和袁泉格外低調(diào)。在外界眼中,袁泉向來是清冷的女文青形象,夏雨雖然在各種場合為工作盡心宣傳,卻也很少談及家人和私生活。熒屏上鮮見到二人的合作,微博上更是少有互動。在“星二代”真人秀風(fēng)行的當(dāng)下,夏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女兒,甚至連一張正面照都不曾曝光。采訪過程中,當(dāng)記者談及與女兒相處的話題時,夏雨身邊的工作人員立即打斷了提問。夏雨解釋道,自己是一個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的人,這一部分是性格使然,一部分是刻意為之。他曾把演藝圈比喻成一個“大魚缸”,“大家都在觀賞,希望里面發(fā)生點什么事情”,他理解這個行業(yè)的無奈,但拒絕被消費。
“身處娛樂圈,太過低調(diào)會不會吃虧?”記者問。“我從入行的第一天就這樣,你覺得有什么影響嗎?”夏雨反問道。
有人說,夏雨的18歲永遠無法超越。那一年,滑著滑板的街頭少年,無意間走進姜文的導(dǎo)演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組。這部電影被稱為“中國最好的青春片”,為他贏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新加坡國際電影節(jié)、臺灣金馬獎3個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最年輕的三料影帝。
有種說法,選中夏雨出演男主角馬小軍,是因為他像極了年輕時的姜文。夏雨不以為然:“前來試鏡的有上千人,長得像的多了去了。為什么偏選中我?”在他看來,或許因為當(dāng)時的自己是一個追風(fēng)少年。
電影中的馬小軍是一個生活在部隊大院的“野孩子”,整日沉溺于打架、鬧事。在那個特殊時期,父母并沒有時間認(rèn)真管教他,只能在混沌中自己長大。夏雨與這個角色有幾分相似。3歲時父母離異,父親是一位畫家,四海為家,只能把他寄養(yǎng)在姑姑家。夏雨的整個童年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度過。“小時候我沒什么遠大的理想,覺得能玩就行,每天開心就行。”16歲那年,因為一部名為《危險之至》的電影,夏雨迷上了滑板,并為之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熱情。這項街頭運動讓瘦弱的夏雨練出了肌肉,也帶給他前所未有的自信。就這樣,曬得黝黑的夏雨,帶著一股子無拘無束的勁頭,在那個夏天走進劇組,完成了他與馬小軍之間的相互成就。

2016年3月9日,夏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
《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后,夏雨接受姜文的建議,報考了中央戲劇學(xué)院。頂著影帝的光環(huán),他卻在那里度過了4年痛苦的時光。夏雨這樣形容當(dāng)時的自己:“就像登山一樣,別人都是望著山頂一步一步向上爬。而我是被直升機空降到了山頂。”耳邊充斥著很多聲音,有人說:“夏雨,你都是影帝了,來中戲是你教老師,還是老師教你?”也有人說:“既然你是影帝,表演肯定一點問題都沒有了。”這些給夏雨帶來巨大的壓力。大家來看他的匯報演出,結(jié)果一上臺,他就兩腿發(fā)軟,開始忘詞,更多的負(fù)面聲音傳來:“影帝也就那么回事吧。”不堪重負(fù)的夏雨開始放任自流,恢復(fù)到從前自由散漫、不服管教的狀態(tài),“我想大不了就不念了,當(dāng)時真的有過退學(xué)的念頭。”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一個觸底反彈的過程。那時有很多戲來找夏雨,一次他無意間聽到老師對一位導(dǎo)演說:“夏雨根本就不會演戲。”這句話徹底將夏雨打擊到了底部,卻也激發(fā)了他的斗志。他開始自我反省:“之前太過于在乎自己,太過于在乎別人怎么看我,所以注意力全部被分散了。而現(xiàn)在,我要將所有注意力都專注在表演上。”
夏雨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一件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到自己最滿意”。從中戲畢業(yè)那年,他憑借電影《西洋鏡》獲得第十三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提名。隨后憑借電影《警察有約》中一個平凡的“片警”形象擊敗葛優(yōu),一舉斬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殊榮,這也是他進入演藝圈后得到的第一個獎項。2005年,夏雨又憑借《獨自等待》獲得第十二屆北京大學(xué)生電影節(jié)最佳男演員,成就了個人第五個影帝桂冠。在不久前口碑和票房都爆棚的《尋龍訣》中,夏雨飾演了一個勢利圓滑、膽小貪婪、碎嘴又義氣的古董二道販子“大金牙”。這個夸張的喜劇角色徹底顛覆了夏雨以往儒雅文青的形象。當(dāng)他戴上金牙,梳起油頭,帶著獻媚笑容躬身出現(xiàn)在鏡頭前,觀眾驚呼:“這才是正宗影帝范兒!”

生活中的夏雨熱愛各種戶外運動。
對完美的追求,還表現(xiàn)在夏雨的業(yè)余愛好上。夏雨對滑板的熱情一直延續(xù)至今。可以說,滑板開啟了他對極限運動的熱愛。借助滑板的基本功,他在滑雪場也是如魚得水。他與單板結(jié)緣是在2003年,那一年中國單板滑雪隊也才組建不久。2006年,夏雨參加瑞士鐵力士山杯單板滑雪業(yè)余組比賽,奪得了冠軍。“頒獎時體驗了一次升國旗奏國歌的冠軍待遇。那是演藝生涯之外讓我最滿足的一個成就。”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夏雨受邀擔(dān)任該項目的央視解說嘉賓。除此之外,夏雨還鐘愛沖浪、滑翔傘、海釣等戶外運動,并且玩得有模有樣。
前幾年,他又迷上了魔術(shù)。靠著看DVD自學(xué),他掌握了包括紙牌、硬幣這些道具魔術(shù)的全部基本手法。“魔術(shù)和表演一樣,都是一種帶給人驚奇的藝術(shù)。”他還“腦洞大開”地縱論古今,“諸葛亮、孔子這些歷史上的大儒與這門藝術(shù)也有著相通之處,因為他們知天知地知人,都可以稱作魔術(shù)師。他們的作用就是達到常人所不能達到的狀態(tài),研究的也都是玄學(xué)。”
整個采訪過程中,夏雨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好玩”。比如接戲沒有特別的標(biāo)準(zhǔn),只要覺得“好玩”就行。有人覺得作為演員,夏雨實在有些“不務(wù)正業(yè)”,但在夏雨看來,這些愛好說不定在哪天就派上了用場,就像當(dāng)年他滑著滑板就進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組一樣。“在那些機會沒來之前,我就先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如果太奔著一個目標(biāo)努力,你就不知道自己沿途到底錯過了多少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