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雅
【摘 要】京劇是展現舞臺文化藝術特征的一門藝術,在色彩搭配方面頗有講究,很需要時間去推敲,因而更具創新效果。本文主要介紹京劇服飾的有關知識,幫助了解京劇的定義和其服飾的顏色延伸,詳細闡述京劇在顏色和圖案上體現出的各類藝術特征,帶動觀眾審美提升,讓觀眾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了解京劇內在文化底蘊,提高京劇服裝的藝術性和美感,讓其被更多人所欣賞和認知。
【關鍵詞】京劇服裝;色彩;圖案
中圖分類號:J82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033-02
京劇在百年時光打磨中,既有著對前者文化的繼承,也有著對后者文化的傳承,并且通過各個朝代京劇藝術家對京劇的改良和變革,是的京劇逐步適應受眾群的需求,唱腔和表演藝術不斷深化,在舞臺上呈現出一幅精美的畫卷。在這一畫卷中,服飾是畫面的直觀呈現手法,極具藝術性的視覺沖擊力,由于色彩圖案的不同,表演中需展現出與其相配的文化內涵,并通過服飾讓觀眾判斷人物的身份和情感起伏。
一、京劇服裝的概述
(一)京劇的定義
京劇是中國的一門古老藝術,在我國源遠流長,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其中很多唱詞語言精練、內容詳實,代表中國文化,蘊含古今趣事,距其形成已有兩百年歷史。京劇的演變基礎是徽戲和漢戲,再經過其他戲曲特長的融合和時代的改良,才形成今天的京劇。
(二)京劇服裝色彩個性鮮明
京劇中,服飾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很多細微的服飾裝飾都體現出京戲精益求精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京劇服裝顏色艷麗,體現出程式化特征。京劇服飾色彩的審美與文化密切聯系,中國的文化中更多提倡文化的統一性,顏色多為柔和的色調,這在中國很多地方藝術上都能清晰地體現出來。戲曲主要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體現在舞臺上,反應生活,但是和生活還有一段距離,因而戲曲的創作主要是在時間基礎上逐步沉淀,戲曲要進行實質性突破的機會很小。
人們通過色彩感知世界,因而無論從心理還是藝術層面,觀察服裝的色彩,都能在客觀上體現出人物的性格,這與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京劇的服飾色彩搭配也與京劇整個服裝道具舞臺有著緊密聯系,觀眾可以通過服飾色彩和臉譜判斷出演員充當的角色,也可以對其中的人物關系、地位輕重做出初步判斷,這將有助于觀眾對京劇的理解,這是體現出京劇藝術特征的核心。
二、京劇服裝色彩體現的藝術特征
(一)京劇服裝色彩的強烈象征意義
京劇中的服裝色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行”有聯系。遠古時代,人類生產能力有限,所以色彩方面更多關注于自然顏色,因而黑白紅成為原始社會最早發現的色彩。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年提升,戰國時期社會動蕩,大量文化相互撞擊,傳統文化中涌現出了“五行學說”,這是色彩運用的基礎理念。“金木水火土”對應著“白青黑黃赤”,歷史的變化發展中,五色體現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顏色,大眾審美也基于此。
從色彩象征角度考慮問題,可以看出,在京劇中不同的人物對其色彩變化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因而為了區別各類人物,顏色成為劃分其特征的主要辨識因素。顏色不但在區分人物身份貴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性格方面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比如性格比較堅強的人物多用紅色服飾體現,黑色服飾主要代表人物的性格剛正不阿,比如我們經常在京劇中看見的包公就身穿黑色蟒袍,體現其性格中的剛正。由此可見京劇服飾在顏色上需要交匯處諸多復雜因素,在復雜手段的交相呼應下,舞臺上的人物更具有鮮明性格,也能呈現出不同的特性。
(二)京劇服飾色彩的裝飾性
服飾在京劇舞臺上不但要提升其具體的舞臺效果,還要體現各類人物的形象,而色彩融合其中起著關鍵性的裝飾作用。不同的裝飾紋理在不同的人物身上都有著不盡相同的寓意,其色彩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需要區分人物的各類性質,另外一個方面要加大其自身的裝飾性。最終讓人物整體形象更具有沖擊力,也烘托出人物的具體形象特征。
三、京劇服裝圖案的藝術特征
(一)象征意義和程式化
第一,寫實圖案,寫實圖案主要刻畫飛禽走獸,另外培養花鳥蟲魚等紋飾。這些圖案一方面有著美觀需求,另外一方面也有著其獨特的內涵和寓意。比如,圖騰中五爪龍紋是帝王專屬的圖案,如果龍紋的爪子個數是四爪,那代表蟒,其中細節的變化意義有著很大的不同。因而通過這些細節也能看出古代封建設計鮮明的文化等級。第二,象征性圖案,象征性圖案主要的目的是體現封建社會中森嚴的等級制度。在象征性圖案中也能體現出吉祥如意的良好祝愿,比如,京劇中經常看見的仙鶴松或者青松其深刻含義是對老旦的祝愿,另外也可以用歲寒三君子的圖案,寓意文人墨客的高潔品質。第三,裝飾性圖案,這些圖案主要是美化京劇服飾,相當于古代建筑和器皿上面的裝飾圖案,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用,主要是體現其美觀性,另外根據圖案的樣式也體現出服飾體現的年代背景,幫助觀眾判斷故事背景,并且也能美化服飾,讓其圖形更具有花紋的繁復美感。第四,藝術表現形式夸張,在京劇中,為了表現其夸張的藝術形式,不僅僅在服飾上面,在臉譜上面也要有所體現,具體而言,能夠看到不同時節的花鳥蟲魚呈現在一件服飾上,另外也能夠看到飛禽以及走獸都出現在同一個人的服飾上,另外白天和黑夜等對比事物也出現在統一件服飾上面,這些裝飾呈現更多浪漫主義色彩,讓京劇的服飾色彩豐富多樣,給觀眾喜氣洋洋之感。
(二)簡單繁瑣搭配適宜
京劇服飾圖案有著細微變化,一成不變的情況不存在,由于其變化主要依據是文化,在文化的多元化發展進程中,服飾的搭配變得更為繁復,但是復雜不代表凌亂,復雜中也彰顯簡明。在進行搭配的過程中,了解搭配形式分為幾下幾類:散擺花紋、折枝花飾等,這些搭配可以單獨出現,也能和其他搭配配合,就《游園驚夢》為例子,在該戲劇中可以看到杜十娘身上的折枝花裝飾,花飾主要特點體現其布局的平衡性,另外老旦的角色扮演方面,比較常用的花紋是箭衣圖案,這些圖案主要代表角色的內心平和。就散擺花紋為例,這類花紋在武丑角色中應用較為廣泛,常見的樣式是蝴蝶,裝飾圖案大小各異,方圓不等,相互搭配中有著較為精良的布局,主要彰顯人物性格中幽默和風趣。
邊飾花紋,主要的運用顏色多體現出對角色的裝飾作用,比如在裝飾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流云圖形,這類圖形多體現在青衣角色上,還有對稱花紋,這些圖案是應用在旦角身上的圖案,有著這類裝飾體現出文雅的性格,所以小的對稱圖案更能彰顯人物這一性格。
(三)圖案的立體美感
為了讓圖案更具立體化,所以京劇服飾常用的裝飾方式是刺繡,這些立體圖案的彰顯方式讓圖案呈現出更多立體化形式,凸出的圖案風格增強服飾的可觀性,在戲服中,運用精細的繡工加以亮片襯托,配合舞臺燈光,讓戲服更加奪目,為觀眾呈現出美的享受,增添圖案的色彩度和精美程度,也增強戲曲表演的顏色。
四、結語
京劇服飾主要是在人民生活中逐步轉變,形成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整體服飾,這些服飾身上體現出的專業、規范,在很大程度上,都能直觀的的體現其基本視角中的特殊色彩呈現形式,并且在表達京劇意境中,表現出京劇表演的深意。本文通過系統研究其色彩的各項作用和藝術風格,表達出生活中的美,藝術是深刻刻畫生活的基礎,更在此體現出中華文化的美感,所以這項美值得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賴慧娟.美哉京劇服裝——淺探京劇服裝色彩及圖案的藝術特點[J].江蘇紡織,2014,(04):32-34.
[2]張犁,程甘霖.京劇服裝中戲曲符號的呈現及美學特征[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4,(05):3-5.
[3]張嘉秋,梁繪影.京劇視覺元素在針織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紡織導報,2012,(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