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
內容摘要:體驗式教學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應用能力的教學方式。本文著重介紹了體驗式教學策略在我校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應用、其所具有的特點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績與效果。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基礎俄語 教學特色
一、體驗式教學策略的具體表現
體驗式教學策略運用在基礎俄語教學中,具體體現為:在基礎俄語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礎,通過將俄語教學內容置于一個仿真情境中,利用情境再現式、身份互換式、角色扮演式、多媒體圖解法、現場模擬法等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俄語知識去臨摹體驗、感受過程,發揮學習潛能,引導學生以體驗的方式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形成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有效地吸收學習內容,學會如何靈活恰當地運用語言。這種教學策略體現了交際教學的原則,主張在課堂教學中由學生充當主導者,而教師只是充當教學的引導者與輔助者,使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向體驗式的互動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最終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建構。
二、俄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俄語教學還是以傳統式教育為主,創新性不足,授課方式與教學策略也極為單一化與形式化。在課堂上,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絕對主體,而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者。基礎俄語授課教師一般注重講解語法與詞匯,而比較忽視交際活動的開展。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方式使學生缺少實踐鍛煉的機會,導致學生在俄語交際方面出現了“開口難、聽力差、怕交際”的問題。要想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最為關鍵的是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還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從行為和感情上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自身的體驗和感受來建構知識,發展能力,而體驗式教學正是這樣一種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策略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它是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創造或再現各種情境和場合增加學生運用俄語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俄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我校基礎俄語課堂運用體驗式教學策略的特點
隨著中俄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日益擴大,社會上對于俄語學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需要聽、說、筆、譯綜合應用能力均強的學生。在這種大好的前景下,為了培養出來符合時代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學生,我校的俄語教學積極地進行了改革,其中一項便是在基礎俄語課堂上采用體驗式的教學策略。
這種體驗式的教學策略為我校的《基礎俄語》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具體特色如下:
(1)課堂角色互換:體驗式的教學策略改變了多年來一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發揮主體作用,做課堂的主角,使得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進行了調換,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學活用、善于創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授課模式新穎:體驗式教學通過情境的創設和再現,能夠強化學生感受知識的過程,以真切的情感調動學生參與認識的主動性,以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教師會運用情境再現式、身份互換式、角色扮演式、多媒體圖解法、現場模擬法等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俄語知識去體驗事實、體驗過程,發揮學習潛能。這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從讀死書、死讀書中解放出來,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3)教學手段靈活:教學手段強調傳統板書與現代技術合并使用,鼓勵教師制作并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邊講解邊演示,使講解和演示融為一體,既節約了講解的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強調教師課堂“筆注”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可聽、可看、可觸摸、可經歷、可操作的機會,使課堂立體化、多維化。
四、我校基礎俄語課程實施體驗式教學策略的成果
(1)轉變了教師原有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與創新精神,豐富了基礎俄語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新穎,增加了趣味性與實效性。
(2)為了符合體驗式教學的特點,我校俄語系完善了基礎俄語教學大綱,重新規劃了基礎俄語課程,科學地設置了教學內容,合理地優化了課程,有效地整合了教學資源。
(3)重新設計了基礎俄語課堂的教學過程,創新了教學內涵,啟動了學生主體機制,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基礎俄語教學模式。
(4)教師在課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主動參與的精神,并積極提高學生的俄語綜合應用能力,在課下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些手段與措施,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學習能力均有明顯提高。
[本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課題“體驗式教學策略在基礎俄語教學中的探索與研究”(GHYB13197)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