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潤國
?
“這個橋搭得好”
文/閆潤國
這張合影攝于2010年春,地點是在懷來縣董存瑞紀念館正門前。中為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協文史委主任何建忠,左一是北京女教師侯秀麗,左二是筆者。怎么有了這張合影呢?聽我慢慢道來——
我于2003年3月從懷來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崗位上調任縣政協秘書長,至今已13年了。由于政協的職能和作用,不同地域不同界別的政協人都能緊緊地聯在了一起。我這個人的性格大大咧咧,和誰都能處好關系。凡和我接觸過的人都說我熱情好客。多年來,我除認真接待上級及外省市政協的領導和同仁外,還主動帶著任務出去,將本省及京、津部分區(縣)轉了一大圈。尤其近年來在編寫文史資料等工作中,與北京市幾個周邊區縣政協交往密切,聯系較多,工作中學到了好多經驗,對干好政協工作受益匪淺。
2010年春,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協文史委主任何建忠帶隊來我縣考察,其中有位癡迷文史的教師侯秀麗。通過短短兩天的接觸,工作上我們不僅互相合作、共同磋商,個人感情上也處成了鐵桿兄弟。臨別時,我們在董存瑞紀念館前合影留念。2015年冬,我們縣政協幾人再去門頭溝,已退休在家的何主任專程到單位看望我們,并熱情接待了我們。
有時候我常常感慨,建立在良好感情上的工作,干起來是那樣的無拘無束,得心應手。幾次相聚,感情投緣,交往甚深。記得有一次何主任笑呵呵地跟我說,你得把張家口市政協的領導給我聯系聯系,抽時間我們要專程去拜訪,共同合作一把。為此,我和張家口市政協文史委領導進行了匯報溝通,在我這個小人物的聯系撮合下,市政協副主席祁萬利和原副主席安俊杰高度重視,專門安排時間邀請并一同接待了門頭溝政協一行。雙方就京西古道及古村落研究保護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大家觀點一致、態度明朗。一上午的交談勾勒出美好的宏圖。末了,安主席拍著我的肩膀說:“小閆,你這個橋搭得好,為京張政協合作交流出了大力。”說得我心里那個美呀,真像吃了蜜似的甜。
2014年,由北京社科院牽頭,張家口市政協和有關部門領導、門頭溝政協以及各協會的同志齊聚門頭溝,就古村落保護各抒已見,暢所欲言,切磋交流,大會發言均被門頭溝政協編輯出版。那次,門頭溝政協單獨邀請我作為嘉賓參加會議,我因有事未能前往,實為遺憾。

侯秀麗(左一),何建忠(中),作者(左二)
有了這好的開頭,跨區域文史協作一路登高。永定河上下游的有識之士就永定河文化研究達成了共識,山西大同古都學會也積極參與進來。京張歷史文化協同研究也在緊鑼密鼓進行。
通過與門頭溝幾位老領導的工作接觸,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做人、做事的真諦。要說文史工作的研究、編纂,門頭溝政協做得太好了。什么原因?關鍵人家有一群熱愛文史工作的史迷。有位叫安全山的老人,已是70歲的人了,嗓子做了大手術,說話都發不出音,每次活動都能見到老人家忙碌的身影,著實讓人感動。照片上那位叫侯秀麗的老師,年近50歲,對文史工作的癡迷勁都無法用語言形容。2010年春,她曾同何建忠主任一同來過。2015年秋天,她叫上在一家工廠上班的丈夫騎著摩托馱著她又來到懷來縣,一路奔波走過了七八個鄉鎮專門收集,歷史文化素材,一大提包裝滿了相關書籍資料。這種執著投入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我和我的同事們。感動之余,我趕快聯系了張家口和下花園區政協,懇求他們千方百計幫助她多收集資料。每次與她通話,她總是操著京腔,親熱的稱呼你“閆哥哥”,再滔滔不絕向你敘說著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安排。這不,2015年12月2日上午,她又告訴我,由北京社科院、北京學研究基地等有關學術單位參與,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準備梳理歷史文化方面文脈,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促進文化認同,開展跨地區文化旅游休閑活動。我立即表態愿意參與其中,以盡自己微薄之力。
不知哪位哲人說過一段話:“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是的,我雖在縣政協工作,但敢于并善于“廣泛聯系”,能與北京市幾個區縣政協以及省市政協做到勤聯系、常溝通,這對于做好基層政協工作是多么的有益呀。同時,與上級部門交住,對自己的成長、工作、人生都是一種影響。我們常說,“學習是個永恒的課題”,“活到老學到老”。我個人認為,向人學比向書本學更直觀,學的更容易。今后,我要以這些榜樣為標桿,發憤努力,勤奮工作,為人民政協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作者為懷來縣政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