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遼寧鳳城市邊門鎮動物衛生監督所
炎熱季節要重視母豬難產的防治
吳文英/遼寧鳳城市邊門鎮動物衛生監督所
炎熱的夏季,氣溫超過30℃時,母豬特別是第一、二胎齡及老齡母豬因氣溫過高,消耗體能太多,造成產仔無力,產程延長,更易難產;母豬懷孕期間限位欄飼養,運動少,過于肥胖;母豬營養的不足或過剩,內分泌失調,產道干燥;初產母豬配種過早,母豬骨盆、子宮頸口產道狹窄;母豬老齡(8胎以上)體弱、患病、應激(受到突然驚嚇或分娩環境不安靜等外界強烈的刺激),產仔多的母豬,產仔無力。胎兒的胎向,胎位、胎勢不正,母豬懷仔少,子宮供給的營養充足,胎兒過大;胎兒畸形不能順利通過產道,死胎在母體內死亡時間較長,水腫發脹導致難產。
母豬從第一頭仔豬的產出到胎衣的排出,整個過程持續時間2~4 h,一般為2~3 h。產仔時間間隔一般為10~15 min。難產母羊表現為,破漿羊水流出超過30 min,食欲減退,騷動不安,精神不振,呼吸急促,可視黏膜發紺,乳房紅腫,排出乳汁,母豬長時間劇烈努責從陰門排出血色分泌物或胎糞,但不出胎兒;或僅產1頭、幾頭胎兒而終止分娩;或分娩中斷超過1 h還未產出1頭仔豬。
1.藥物助產。一是難產母豬,尤其在夏天,若生產超過4 h以上,體力消耗大,產后會不吃或后膝癱瘓,產后可塞入2粒回力清軟膠囊。二是肌注催產素(縮宮素)或垂體后葉素10~20單位,隔1 h后重復注射。
2.人工助產。胎位不正(倒生、橫生和仰生)或胎兒過大,一般通過人工助產。先讓母豬起來活動活動,并調整臥姿。如過一會兒仍不見效,就先將母豬后部及術者手進行清洗消毒,用手指(使用醫用潤滑劑涂抹)分開陰唇,圓錐型輕輕伸入產道摸一摸小豬的姿勢、胎位、及胎向是否正常,如胎位不正一定要先調整好仔豬方位后牽拉。不管仔豬是頭還是尾先出,都應保持和母豬睡姿同一方位,母豬腿倒臥左側,仔豬的小腿也應向左,母腿向右則仔豬腿向右;如反之,可把仔豬用手輕輕送入母豬子宮,待調整方位后再往外拉。如頭先來,把大拇指伸進仔豬嘴里,食指掐住小豬下巴,伴隨母豬的努責手同時用力外拉;如果是腿先出,則用手死死握住仔豬雙腿,伴隨母豬的努責手用力外拉。切記拉出的胎兒應立即清除其呼吸道黏液以刺激其呼吸。要觀察母豬的努責頻率進行判斷,努責不明顯的,應隔10 min左右用手探一次。
3.產后護理。仔豬完全取出以后,為防止母豬感染,每天打長效土霉素20 ml,魚腥草10 ml,或用青霉素和穿心蓮混合肌注,每天2次,連用2~3 d,可有效防治母豬子宮炎。還可用理氣活血、行瘀催產作用的中藥口服:方一:益母草30 g,魚腥草30 g,雙花10 g,夏枯草15 g,加紅糖適量煎水喂服;方二:當歸60 g,川芎40 g,益母草40 g,大腹皮30 g,枳殼24 g,白芍20 g,水煎服。方三:大黑豆3 000 g,用醋煮濃汁拌料喂服。方四:將燕麥180 g全草加水煎汁,去渣后與100 g小麥一同煮粥,加紅糖喂服;方五:米醋100 g,生雞蛋黃6個,將雞蛋黃投入醋中,調勻,頓服;方六:新鮮粽葉6張,燈芯草60 g,煎汁,加入4個雞蛋頓服。以上方劑每天一劑,連用3~4 d。
1.強化后備母豬飼養管理。后備母豬的喂量和營養要科學合理,保證不過肥過瘦,從生長至配種,全程在環境寬敞的5~6頭為一群的大欄里飼養,讓豬多運動。注意誘導和促進發情,青年母豬配種不宜過早,必須達到性成熟后再配種,后備母豬堅持適齡(洋種豬8月齡體重130 kg以上、土種豬7月齡體重110 kg以上)在第二至第三發情期或才能配種。
2.加強懷孕母豬的飼喂管理。根據母豬各階段的生長及生理狀況確定母豬的飼喂量,保證妊娠母豬的飼料全價優質,營養水平適宜,前中期主要控制好膘情,使其保持中等體況。中后期,適當添加一些青綠飼料,對臨產母豬產前特別是產前幾天和在產當天要進行限量飼喂。
3.加強懷孕母豬的運動管理。讓妊娠母豬適當運動,最好于產前1個月趕入傳統豬舍飼喂,任其自由活動。
4.改善豬舍環境。豬舍設有水簾降溫系統,保證豬舍環境溫度在25℃~28℃左右為宜。
5.做好母豬分娩的護理。對臨產前3 d的母豬要全天24 h值班巡查觀察,隨時做好接產準備,保證環境特別是產房安靜。
6.做好疫病的免疫工作。重點要做好偽狂犬、乙腦、豬瘟和細小病毒的疫苗接種,控制木乃伊、死胎、畸形胎的發生。
7.及時淘汰高齡多胎次母豬。母豬年齡在8胎以上或體質過差的母豬,按計劃進行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