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毛毅然,李雄和,毛慧穎,謝 穎,李培琴
(四川省雅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四川 雅安 625004)
?
石棉縣中高山反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
王毅,毛毅然,李雄和,毛慧穎,謝穎,李培琴
(四川省雅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四川 雅安 625004)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新形勢的到來,農民脫貧致富愿望日益強烈。中高山農區長期以來經濟落后,為帶動中高山群眾早日致富,本文介紹了四川省石棉縣中高山蔬反季菜產業的發展現狀,應用swot法分析了制約石棉縣中高山反季蔬菜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促進其高山蔬菜產業發展的對策.以期對石棉縣反季蔬菜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高山;反季蔬菜;產業現狀;建議
近年來,受瀑布溝、大崗山、龍頭石三大國家大中型電站建設影響,石棉縣河谷地段果蔬基地已陸續被淹沒。為了在土地減少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石棉縣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出點子、想法子、尋路子,科學規劃,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先期在低山河谷大力發展黃果柑、枇杷等優質水果產業,取得了顯著效果,農民收入得到大幅增加。而中高山地區主要以彝族等少數民族居住,長期以來經濟落后,為帶動中高山群眾早日致富,筆者對中高山地區反季蔬菜種植現狀進行了調研,以期對石棉縣反季蔬菜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中高山反季蔬菜種植現狀
2012年,全縣商品蔬菜種植面積達1500hm2,產量3.4萬t,產值4620萬元。其中中高山發展反季蔬菜633.33hm2,產菜1.4萬t,產值1710萬元。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增加為2561.80hm2,產量為65549t,總收入8194萬元。其中中高山反季蔬菜為1000hm2,產菜1.4萬t,產值1710萬元。
目前,已經建成了一批初具規模的高產示范蔬菜基地,例如蟹螺鄉的鮮食辣椒基地,安順鄉的大蒜基地等,并培育了17個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基地建設和專業合作組織的培養,對石棉縣中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和穩定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2反季節蔬菜產業發展SWOT分析
2.1優勢分析
2.1.1氣候優勢石棉縣屬中緯度亞熱帶季風氣候為基帶的山地氣候。受地形影響,氣候垂直分布明顯,中高山地區主要指海拔在1800~2800m范圍地區,該地區年降雨量1340.7mm,年平均日照時數1420.4h,極端高溫39℃,極端最低溫-4.8℃,同期溫度較低山河谷地區低5~10℃,形成了天然的低溫溫室,極適合反季錯季蔬菜生產。
2.1.2 交通優勢近年利用瀑布溝、大崗山、龍頭石等國家大中型電站建設和5.12災后重建資金,縣委縣政府大力改善了中高山地區主要道路情況,現已實現95%以上主要生產道硬化,為蔬菜運輸提供了基本道路保證。
2.1.3反季蔬菜栽培技術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增加在石棉縣科協的支持下,組織科普特派員廣泛宣傳動員,認真開展試驗示范、科普培訓、推廣先進技術、發放資料,引導中高山農戶以科技指導反季蔬菜生產。同時,縣科協還結合鄉村實際,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品種,使石棉縣反季蔬菜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初步形成迎政鄉紅旗村、安順鄉麂子坪村、擦羅鄉晏如村、蟹螺鄉江壩村、宰羊鄉三明村等中高山反季蔬菜科普示范生產基地。
2.1.4逐漸形成以合作社為銷售主體,品牌建設意識增強現中高山反季蔬菜種植合作社為16家,注冊有無公害等商標。生產的蔬菜除供本地銷售外,還遠銷西藏、重慶、成都、上海等地。
2.2劣勢分析
2.2.1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近幾年,反季蔬菜主產區專業合作社雖有16家,但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規模偏小,在組織農戶生產與市場需求及營銷等方面信息不靈、手段不強,沒有真正在生產、加工、市場等方面起到農民專業協會應有的作用,蔬菜銷售基本依賴個體營銷,但這些個體人員均各自為戰,互不溝通信息,由于運作方式落后,生產容易銷售難的情況時有發生,菜農盲目生產的情況依然普遍存在,仍擺脫不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矛盾的困撓。
2.2.2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 “誰來告訴我今年種什么?”是農戶的心聲。種什么、銷哪里、怎么銷等應該由部門或社會化服務體系來解決的問題,但目前都難以做到,制約了菜農的效益和生產積極性。
2.2.3缺乏龍頭企業石棉縣反季蔬菜產品是以鮮銷為主,對鮮銷市場依賴程度高,價格波動大,市場風險大?;禺a品一但失去外面的市場就不能自已消化,產品沒有貯藏、保鮮設備,分級和包裝尚未起步,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尚未建立,導致產品在銷售中不能確保優質、優價,嚴重制約著反季蔬菜產業的深度發展。
2.2.4 政府職能部門思路不夠清晰在調研中感到,在蔬菜產業發展上,哪些是政府或政府部門應該做的事,哪些該是市場運作的事,政府或政府部門在職能上不夠清晰,政府包辦的程度大,不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2.3機遇分析
2.3.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農民種菜積極性高大力發展中高山反季蔬菜以來,縣農業局組織各類蔬菜培訓上百次,縣委縣政府對集中連片發展蔬菜達6.67hm2的合作社及個人給予種子化肥補貼。在近2年中,中高山蔬菜種植戶自發組織前往四川各地學習考察蔬菜種植技術,達年均3次以上,使農民種菜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提高了農民種菜的積極性。
2.3.2 市場信息化發展迅速目前,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農村書屋,每個鄉鎮也基本上實現了網絡全覆蓋,農民一是可以隨時查閱蔬菜種植技術,另外還可以及時了解產銷信息。
2.4挑戰分析
2.4.1 蔬菜品質亟待提高目前石棉縣反季蔬菜種植面積已有近萬畝,但尚未通過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蔬菜品質亟待提高,無公害早菜基地建設步伐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
2.4.2反季蔬菜種植市場定位不清現有種植戶多數受自身認識水平限制,大量種植低端蔬菜,靠量提高收益,但又因土地面積限制,量的提高有限,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收入,影響了種植積極性。
3對策建議
3.1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精品蔬菜
在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轉變觀念,調整種植結構,充分發揮反季節蔬菜的優勢,不僅在反季上做文章,同時還要在蔬菜品種上發展高端精品蔬菜,充分利用中高山獨特的自然條件。
3.2加強宣傳力度,爭創知名品牌
要進一步實施品牌戰略,大力宣傳“石棉縣反季蔬菜”品牌,提高蔬菜市場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蔬菜種植農戶的培訓引導,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菜農收入,同時制定無公害、綠色產品的技術規范。加工營銷企業要改進產品包裝,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打造“石棉反季蔬菜”的市場品牌。
3.3加大合作社建設,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樹立知名品牌
目前合作社規模小,相互缺乏溝通,可以建立合作聯社,打捆跑市場創品牌,既能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又能節約市場拓展成本。培育引進2~3家有實力的龍頭企業,促進生產的規范化、科學化,加大蔬菜的深加工力度。
3.4政策扶持,積極引導
反季節蔬菜種植業前景廣闊,收益可觀,是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要進一步加大資金的補貼力度,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切實提高農民蔬菜生產的積極性,把反季蔬菜產業發展成中高山群眾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