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彬,李作璽
(四川省安岳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四川 安岳 642350)
?
安岳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唐彬,李作璽
(四川省安岳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四川 安岳 642350)
摘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我國地理條件、資源稟賦、農業發展水平差異做出的一項國家戰略決策。農業部共認定了三批28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5年1月,我縣被業部認定的第三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示范區以整縣為創建單位,示范區創建目標是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保障體系,打造“西部領先,省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示范標桿,促進安岳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推動安岳農業與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關鍵詞:安岳;現代農業示范區;思考與建議
1全縣基本情況
1.1資源優勢
全縣幅員面積2690km2,現有耕地9.14萬hm2,其中水田4.54萬hm2,轄69個鄉鎮926個村民委員會958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2.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8.38萬人。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4℃,降雨量1207.3mm,年日照1300h左右,無霜期327d。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適宜各種作物生長。有冬干、春旱、夏旱連伏旱、多秋雨的氣候特點。主要地貌類型有河谷壩地、丘間谷地、緩丘平地、淺丘、中丘、深丘等六種。土壤以紫色土壤為主,土層較深厚,適宜于發展經濟林木及水稻、紅薯、油菜、蔬菜等各種農作物。
1.2區域優勢
安岳位于四川東部、四川盆地中部、東鄰潼南縣,東南靠大足縣,南界榮昌縣吳家和東興區,西南接東興區,西倚資中縣和雁江區,西北連東至縣、北毗遂寧市市中區。地處沱、涪兩江分水嶺,地理坐標為東經104°57′-105°45′,北緯29°41′-30°19′,國道319線和國道247穿境而過,是成渝直線中點和成渝公路與南充、瀘州公路捷徑線交點,距成都、重慶均為170km,縣境內交通便捷,通訊實施齊全。
2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發展現狀
2.1農業基礎設施加快提升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金融資金、社會資本和群眾投入,引進浙江永和集團投資建設關刀橋水庫,探索用商業用地抵押融資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毗河供水工程建設,改善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條件。一是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合國土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水稻)等項目投資5.6億元,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4萬hm2,約占耕地面積的43%;二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整合中小河流治理項目、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投資7.68億元。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1;三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重點抓好水稻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和農機購置補貼項目,新增各型農業機械近10000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64.6%,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17個。四是農村交通條件。完成鄉鎮連接路建設工程、農村通村通暢公路建設工程等固定投資43640.2萬元,建設農村公路397.77km。
2.2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始終堅持現代糧油、現代畜牧、安岳檸檬三大產業主導,蔬菜、蠶業、紅薯、通賢柚、中藥材、特色水果等產業協調發展的思路,著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現代糧油。糧食播種面積18.8萬hm2,糧食產量72.97萬t,同比增長3.1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平均為442kg/667m2比去年增12kg/667m2。現代畜牧。出欄生豬149.4萬頭、牛2.22萬頭、羊40.247萬只、小家禽畜1116.8萬只,畜牧業產值達59.8億元,同比增長2%。重點加快檸檬產業改造升級,檸檬保存面積3.33萬hm2,總產量60萬t,檸檬品牌價值近168億元。其它產業。油菜2.48萬hm25.99萬t,蔬菜3.52萬hm277.35萬t,紅薯2.64萬hm28.9萬t,通賢柚2733.33hm21.8萬t。
2.3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一是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投入170多萬元,在58個鄉鎮配套完善硬件設施設備;二是農技崗位知識更新。培訓基層農技(農機)崗位干部400多人,新型職業農民0.55萬人,農村實用技術35萬人次;三是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鄉鎮農資供應網點、農機維修網點,培育壯大農機專業化服務隊伍,社會化服務體系覆蓋了各鄉鎮,服務領域涵蓋了農資供應和耕種收各環節;四是科技應用。建成9個糧油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開展了四新六良配套技術推廣,實現了糧油作物單產新突破。檸檬高產攻關示范園區單產突破2000kg。
2.4農村經營體系建立健全
一是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培育發展種養業主和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多種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38萬hm2,適度規模經營糧油、檸檬、蔬菜面積2.33萬hm2,約占耕地面積的40%。二是農業龍頭企業。支持和扶持企業創新產品、革新技術、建設標準化基地和創建名優品牌,現有國家及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戶,山東安德利檸檬精深加工、四川華通檸檬、禾邦制藥等一大批重點龍頭企業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堅實支撐。三是農業產業化帶動。堅持把帶動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作為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戶面達到75%。
2.5農業支持保障切實加強
一是組織保障。成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管委會辦公室,加強示范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二是財政投入。爭取中央和省級農業項目及專項資金15.8億元。本級財政投入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近1.85億元;三是金融保險。農業(種植業)保險投保面積7.94萬hm2,參保農戶23.03萬戶,保險金額理賠受益農戶28395戶,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4.43億元的風險保障。
2.6農產品安全監管有力
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度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96.8%。建成無公害標準化生豬生產基地20個,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92%,全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率達100%,畜產品質量安全年度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8%。魚藥、魚飼料抽檢合格率均為100%,全年未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和重大動物疫情事件。
3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的主要舉措
3.1強化統籌規劃抓布局
堅持按照布局合理化、管理規范化、生產科技化、功能多元化的標準全面推進。一是堅持抓好示范區的總體規劃布局。堅持以農業科技為支撐,通過發展優勢產業、生產示范基地和形成覆蓋全縣的產業體系,形成“一核、四帶、五片、十大園區”的總體格局。二是堅持將新村規劃與產業規劃有機融合。產業規劃中突出優質糧油、檸檬特色、歷史文化、鄉村旅游等主導元素,發展糧油、檸檬、生豬等優勢產業。三是堅持將主導產業規劃與鄉村旅游規劃相結合。努力實現核心區的集聚資源、示范引領、觀光旅游相結合,充分發揮核心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四是堅持將基礎設施規劃與產業發展、新村建設同步布局。始終堅持因地制宜與突出特色并重,始終堅持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并重,始終堅持尊重自然與彰顯效益并重。
3.2強化整合協調抓投入
一是創新項目資金整合機制。采取“多個渠道整合,集中打捆投放”的方式,投入項目資金近7000萬元,完善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吸納工商資本投入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燕橋模式”,投入新村建設資金3500萬元,引入成功人士投入資金近2億元,采取市場化方式促進現代農業迅速發展,打造集農業生產、科技展示、觀光休閑、旅游養老等為一體的寶森農林科技綜合示范園。完成土地流轉266.67hm2,建成農業科技展示館,智能溫控名貴中藥材種植大棚5.33hm2,發展高效優質檸檬53.33hm2,設施特種水果采摘園10.67hm2,特種科技水產養殖塘13.33hm2;三是加大本級財政支持力度。明確本級財政資金11950萬元,支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和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四是探索農村金融支持方式。建立政府引導、金融介入,撬動民間資本作為主體投入方的現代農業投融資聯動機制,試行抵押貸款模式、互助擔保模式、企業扶持模式、政府貼息模式,全年農林牧副漁業貸款總額達55.34億元。五是積極穩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依托安盟等農業保險公司,探索農業風險防范和救助能力保障機制,實現保費收入7563萬元。
3.3強化園區建設抓載體
堅持以園區建設來示范帶動全區域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產業。投入資金300萬元,重點發展5個優質糧油高產示范片。培育鑫糧倉糧油專業聯合社,建設33.33hm2糧食產業基地,輻射周邊帶動133.33hm2開展稻-油-菜糧經復合示范。畜牧產業。培育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適度規模養殖戶,促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建成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18個,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8個,部級標準化示范場2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3個;開展標準化技術改造,安岳日泉農牧有限公司投資600余萬元,收購和改造升級長河源鄉惠佳畜業公司;積極支持四川普州奶牛有限公司、四川晨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檸檬產業。建成龍三角、岳三角、石思路等6個省級現代農業萬畝核心示范區。在文化鎮、華嚴鎮新建檸檬高產高效標準化種植園66.67hm2,在石橋鋪鎮、城北鄉改造升級200hm2檸檬產業園為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建成出口檸檬質量安全示范園區293個,園區面積近6666.67hm2。
3.4強化經營管理抓培育
一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本級財政投入100多萬元,采取政策扶持、產業扶持、技術服務、以獎代補等的方式,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1226個,培育家庭農場30個,發展家庭牧場1個,全省首個家庭農場在我縣注冊,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占農戶總數比例達30%。二是開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深入推進“合作社帶動型、鄉村引導型、整村推進型和企業引領型”為主的四種土地流轉模式。開展糧油、養殖、檸檬、蔬菜等規模化經營,開展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土地流轉收益貸款余額近1000萬元。三是構建產銷對接新平臺。著力產銷互動,規劃建設輻射范圍廣、集散能力強的大型專業交易市場,大力開展農超對接、產品配送、電子商務。發展鄉鎮連鎖店和農家店932個、營銷大戶2000余戶,組建農產品流通企業10多個。建立了4家政府性互聯網站和20余家企業、銷售大戶、專業合作社網站或網頁,網絡銷售額上億元?!鞍苍罊幟省痹诓澈^r產品期貨交易市場成功上市。
3.5強化機制創新抓實效
一是創新決策機制。每季度一次例會研究示范區建設工作,解決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創新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實行“五個一”工作責任制(一個重點產業園區由一名縣級領導負責,一個部門牽頭實施,成立一個班子,制定一套建設推進方案);三是創新督促考核機制。把示范區建設納入全縣綜合目標考核,制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責任考核辦法,確?,F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有效推進。
3.6強化組織領導抓落實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岳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農林局內。二是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形成全社會重視、支持、關心農業關心示范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4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思考
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全省一流、西部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示范標桿,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加快推進安岳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跨越。
4.1堅持規劃引領,著力抓好現代農業科學布局
堅持以農業科技為支撐,通過發展優勢產業、生產示范基地,構建覆蓋全縣的產業體系,形成“一核、四帶、五片、十大園區”的總體格局。在產業規劃中突出優質糧油、檸檬特色、歷史文化、鄉村休閑旅游等主導元素,同步規劃加工企業可控原料基地,帶動農戶發展糧油、檸檬、生豬等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核心示范區,增強現代農業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4.2 堅持基礎先行,著力夯實農業物質裝備基礎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金融資金、社會資本、群眾投入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強化土地流轉監管,明確糧食產區功能布局,加快推進農田水利建設,積極推廣先進適用節水灌溉技術,到2020年,高標準農田面積比重達到7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6.4%。進一步強化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
4.3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提升規?;洜I水平
積極支持農民帶地入股、帶機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土地規?;瘜I化服務,著力構建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模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土地經營多元化發展。引導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健全內部管理和運行機制,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和規模化經營質量同步提高。
4.4堅持示范帶動,著力加快推進農業示范園區建設
堅持將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以園區建設示范帶動全縣現代農業加快發展。重點在國道319、國道247、成安渝高速公路沿線,依托糧油、畜牧、檸檬主導產業和蔬菜、特色水果等傳統優勢產業,建設農業科技園區。建設9個糧油萬畝核心示范區、30個糧油產業園區。加快6個省級現代農業萬畝(檸檬)核心示范片、293個出口檸檬質量安全示范園區的改造升級。積極探索種養互動循環發展,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的發展模式。
4.5堅持點面結合,著力加快打造核心示范平臺
重點打造文化燕橋村寶森農林科技示范園、興隆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將核心示范平臺建設為特色產業集中展示區、高科技農業展示區、鄉村旅游發展區。堅持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示范帶動高科技農業、休閑觀光農業、度假養老產業的加快發展。完成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建設方案的規劃和設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扶持有實力的業主投入核心區建設,力爭年內啟動核心區建設。
4.6堅持市場導向,著力加強市場營銷體系建設
圍繞打造成渝經濟走廊農產品交易集散地,依托安岳檸檬等優勢品牌,規劃建設中國檸檬研發中心、農產品(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際農產品(安岳檸檬)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安岳檸檬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不斷擴大檸檬等農產品影響力和出口外銷比重。
4.7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嚴格基本農田永久保護區制度,大力實施農村土地整治,推進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保護。積極推廣先進農業節水技術,提高灌溉水綜合利用率。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重點推廣化肥、農藥、農膜高效利用技術,減少農業污染。推廣提升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加快提升農業勞動力生產效率。
5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議
5.1制訂完善示范區建設優惠政策
借鑒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經驗,從項目上對參與示范區建設的經營主體給予傾斜不補助,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金融部門加大貸款扶持力度,放寬擔保抵押條件,簡化審批手續,并給予貸款利率優惠。積極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集中土地,成片開發。
5.2招商引資加大農業投入
積極廣泛與有關投資商接觸,在示范區核心區建設上,通過招商引資聚集各方資源,引導工商和社會資本投入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實現現代農業示范區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5.3進一步加大涉農項目整合力度
涉農項目投放較為分散,難以集中打造形成亮點,建議進一步加大各涉農項目整合力度,以便于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示區。
5.4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安全
作為全國產糧食大縣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總產量,意義十分重大。個別地方耕地向非糧產業流動的現象較為突出。建議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基本糧田的不合理流失,著力打造成為產量穩定、技術先進、機制創新的糧食生產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