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振波 趙鋒杰/河北省新樂市農林畜牧局
?
如何提高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
谷振波 趙鋒杰/河北省新樂市農林畜牧局
近年來,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嚴格執行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為促進畜牧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和生產經營方式的不斷轉化,當前縣級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在運行中還存在執法主體不明確、條件保障不到位、隊伍能力不適應、執法環境不好等一些問題,造成執法能力不強、執法力度不夠、執法不規范,必須正視這些短板,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加強和改進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
1.依法成立動物衛生監督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賦予了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神圣的職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也就是說,動物衛生監督所是法律授權的動物衛生執法機構。但是在有些縣,動物衛生監督所未依法成立、或與其他機構合署辦公、或名稱不合法,職能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已把加強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能力建設列為重點建設內容,農業部要求以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為依托推進畜牧獸醫綜合執法,因而建議縣級政府進一步加強當地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領導,依法成立動物衛生監督所,獨立法人單位,明確職責,保證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合法性和權威性。
2.設立區域性動監分所。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重點、難點、薄弱環節在基層,建議在鄉鎮(或區域)設立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作為縣所的派駐機構,統一名稱,承擔動物衛生監督相關職能。
3.官方獸醫任命、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遵。《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明確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官方獸醫具體實施動物、動物產品檢疫,執行動物防疫監督檢查任務。但是該法實施多年來,至今未配套官方獸醫管理辦法,目前有些地方被確認的官方獸醫隊伍不全是專業技術人員,有些地方的執法人員尚未被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任命為官方獸醫,執行標準不一,顯得比較混亂,執法不合法。建議農業部盡快頒布官方獸醫相關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官方獸醫制度建設,在現有在編、在崗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內,嚴格把好官方獸醫任命關,使之執法合法化。
1.充足專業執法力量。有的縣鄉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執法人員編制數量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縣所編制不到10人,還不滿員;鄉級分所功能較多,多為“多站(所)合一”,從事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人員不過兩三人,既承擔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也承擔“瘦肉精”監督抽檢、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動物防疫、畜牧技術推廣等工作,可以說編制少、人員少,工作量大,鑒于這些問題,建議當地政府積極協調機構編制,組織人事、財政、發改、畜牧等部門,綜合本地養殖業發展實際,科學測定縣、鄉執法編制,推動執法力量重心下移,招錄專業人才,確保有人管事,滿足工作開展需要。同時,科學利用執業獸醫、鄉村獸醫等獸醫專業人才,協助官方獸醫開展執法輔助工作。
2.保證足額辦公經費。雖然高層重視、媒體關注、群眾期盼食品安全,但是有的縣級財政吃力,在這一方面投入不足,尤其在國家暫停征收動物檢疫費后,靠收取檢疫費返還而發工資、保運轉的地方矛盾突出,執法經費保障與所承擔的職能不相適應,人員待遇與勞動強度不相適應,勢必影響監督執法工作的落實。因此,建議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經費、人員工資納入地方財政全額預算管理范疇,足額及時撥付到位,確保有錢辦事。
3.加強設施、裝備建設。落實縣所、鄉鎮(或區域)分所、動物產地檢疫報檢點辦公場所和房屋,確保有地議事;推進規范化建設,不斷改善執法配備,特別是執法車輛、快速檢測設備、取證取樣設備、動物標識識讀器、執法記錄儀、檢疫工具箱等監督執法中所必需的交通、辦案、檢疫、信息化建設、實驗室等設備設施,推進執法全過程記錄,提高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水平。
1.加強內部監督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和崗位標準,建立健全責任追究、考核制度,經常警示教育,依法規范自身執法行為,一旦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循私舞弊等現象堅決從嚴處理,嚴格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絕不姑息遷就,以保證執法隊伍的純潔性和執法權威性。
2.加強社會監督。公布執法人員的職權范圍、舉報電話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對群眾舉報反映的執法問題,有則改之,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引以為戒,及時向舉報者反饋,無則加勉。
3.加強人員培訓。經常性組織執法人員參加技能培訓和實踐演練、職業道德教育,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和執法規程,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硬、作風正、技術精、執法嚴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隊伍。
1.加強法律宣傳。廣泛宣傳《動物防疫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和動物疫病危害性,增強社會各界對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爭取政府領導的支持、部門的配合及群眾的理解和認可,并提高廣大畜牧行業從業者自律意識,依法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病死動物堅決“五不準一處理”。
2.規范自由裁量。為避免出現行政處罰“同案不同罰、合法不合理”和 “人情案”、“態度案”,必須按上級要求建立和完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制度,對帶有裁量幅度的行政處罰條款拉出清單,細分罰款檔次控制自由度,向社會公布執行標準,嚴格依此執法,杜絕彈性執法,努力提高社會公信度、群眾支持力。
3.加強執法聯合。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要與鄉級分所密切聯系,同時要主動加強與衛生、市場監管、質監、公安、檢察院等相關部門,與鄉鎮政府和周邊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溝通,取得支持和配合,互通信息,互聯互動,形成執法合力,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保持高壓態勢,出重拳、用重典,從嚴、從快堅決打擊重大違法案件、跨區域違法案件和暴力抗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