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貴/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獸醫站
?
一例黃牛瓣胃阻塞的診治體會
李世貴/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獸醫站
牛瓣胃阻塞又稱瓣胃秘結,中獸醫稱為“百葉干”,主要是因前胃弛緩、瓣胃收縮力減弱、內容物充滿且干涸,致使瓣胃擴張、堅硬、疼痛,導致嚴重消化不良性疾病。病情較重者,因內容物較長時間停滯壓迫,使瓣胃壁麻痹,瓣葉壞死,引起全身機能變化,是牛的一種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多見于飼養管理不當的黃牛、耕牛。本文對2015年3月一例黃牛瓣胃阻塞診治體會進行敘述,希望給廣大養殖者提供參考。
一散養戶養殖一頭黃牛,飼喂玉米秸,3 d前出現精神沉郁,采食減少,排糞較少,排糞費力,于是灌服植物油800 ml后癥狀得到緩解,昨天,不采食,不見有糞便排出,左側腹部膨大,灌服植物油后不見好轉。
該牛精神沉郁,鼻鏡干燥,體溫39.2℃,瘤胃蠕動音低沉,次數少,輕度臌氣,瓣胃蠕動音消失,按壓時,牛躲閃,心音增強,心率為89次/ min,直腸檢查,直腸內空虛,瓣胃穿刺阻力較大,不見穿刺針隨瓣胃收縮而運動。
血常規檢查:紅細胞數、白細胞數增多。
根據主訴、臨床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診斷為瓣胃阻塞。
1.治療原則。增強前胃運動機能,促進瓣胃內容物排除,調整消化機能。
2.治療方法。給藥同時加強護理,充分飲水(溫水),提高秸稈的潔凈度,控制秸稈的飼喂量,直到恢復正常,適當增加青飼料。
第一天: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 ml一次靜脈注射;0.9%氯化鈉注射液1 000 ml,青霉素800萬IU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0%維生素C注射液20 ml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促反芻液500 ml一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復合維生素B 20 ml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10%硫酸鈉溶液2 000 ml,液體石蠟300 ml,普魯卡因2 g,土霉素3 g混合后一次瓣胃內注射。
第二天:牛鼻鏡濕潤,排出少量顏色較深的糞便,飲欲恢復正常,采食量增加。
控制飼喂量,充足飲水,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青霉素800 萬IU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0%維生素C注射液20 ml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促反芻液500 ml一次靜脈注射;復合維生素B 20 ml一次肌肉注射;使用中藥藜蘆潤燥湯口服:藜蘆60 g,常山60 g,二丑60 g,當歸90 g,川芎60 g,水煎后加入滑石90 g,石蠟油1 000 ml,蜂蜜250 g,一次灌服。
第三天:該牛基本恢復正常。使用中藥四君子湯加味:黨參100 g,白術75 g,茯苓75 g,炙甘草25 g,陳皮40 g,黃芪50 g,當歸50 g,大棗200 g共為末,開水沖,候溫一次灌服,每天1劑,連用2劑。
一周后回訪,該牛未見患病癥狀,消化機能已經恢復正常。
1.病因。原發病病因主要是長期飼喂麥糠、酒糟等含有泥沙的飼料,或粗纖維堅硬的飼料,尤其是將其鍘的較短。加之運動不足、飲水量減少是引發本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該病例發生的主因。
繼發性病因,常見于皺胃阻塞、皺胃變位、生產癱瘓、急性肝炎等急性熱性病以及血液原蟲病等。
2.診斷。發病初期主要呈現前胃弛緩癥狀,如不及時治療,繼而呈現瓣胃阻塞的典型癥狀:鼻鏡龜裂、瓣胃蠕動音低沉或消失、瓣胃敏感性增高、糞便細膩、纖維素少、粘液增多、瓣胃穿刺不見穿刺針運動等。
3.治療。根據發病的不同階段和治療原則確定治療方法,初期以瀉下和增強前胃運動為主,根據病情的不同,病情較重,尤其是瀉下效果不好時,通過瓣胃注射排除瓣胃內容物,同時補液、恢復前胃機能為主,病畜出現腸炎或全身感染時,除了增強前胃運動機能和促進瓣胃內容物排除外,還要考慮及時補糖補液,防止脫水和自體中毒等。對于瓣胃內容物無法排除者,進行手術清除。
4.飼養管理。本病的預防主要在于日常的飼養管理。避免長期飼喂含有泥沙、鍘的較短的堅硬粗纖維飼料,給予充足飲水,如溫度較低的季節須飲溫水,及時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