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薈萃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動物防疫支持政策,以相對較低的經濟成本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成效。面對動物防疫的新形勢新任務,農業部、財政部在廣泛調研和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及時調整完善動物防疫支持政策,積極探索推進獸醫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政策改革,是著眼于新形勢下加強動物防疫能力建設,優化財政支持結構和資源配置,進一步提高動物防疫質量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關鍵一招,是我國獸醫事業發展進程中一場深刻的制度性變革。要求各地加強協調,及早部署:一是從2017年起啟動強制免疫機制試點。積極開展“先打后補”試點示范,積累經驗,逐步推開。二是規范疫苗生產、采購和使用全過程監管。三是做好政策調整后相關病種的防控指導。四是強化作風建設,筑牢廉政防線。切實做好政策銜接和過渡,努力開創動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近日,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農業產業扶貧聯盟在京正式成立。該聯盟是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由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組織成立。聯盟將以打造農業產業扶貧綜合服務平臺為目標,通過信息化、技術服務、金融等途徑,建立健全農業產業扶貧的長效機制,服務于聯盟會員、貧困戶,促進貧困地區與聯盟會員開展扶貧項目對接,幫助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聯盟將通過農業產業扶貧信息云平臺,采集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現狀、經濟現狀、優勢資源等信息,通過資源信息初審評估,作出有效的信息匯總。制定農業產業扶貧的戰略規劃,提供農業產業扶貧支撐體系。借助會員企業在產業發展、市場推廣、技術服務等方面積累的經驗,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產業化進程,幫助貧困戶轉變理念,提升就業能力和水平。同時通過農業產業扶貧金融平臺,幫助貧困地區對接金融扶貧,促進社會資本投資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幫助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企業股權融資和項目融資。
記者從2016中國國際集約化畜牧業展覽會上了解到: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飼料工業高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形成了飼料加工業、飼料原料工業、飼料添加劑工業、飼料機械工業為主體,飼料科研教育、質量安全管理、信息統計服務等為支撐的結構齊全、功能完備的現代飼料產業體系,在發展現代畜牧業、保障城鄉居民動物產品供應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2010年飼料總產量1.62億噸,首次成為世界第一大飼料生產國。2015年中國飼料加工企業數量8 508家,全國飼料產量2億噸,其中,新希望六和飼料產量1 445萬噸位居世界第三位。政府高度重視飼料質量安全,飼料產量合格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
9月21日,由全國畜牧總站指導,農民日報社、中國畜牧獸醫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安佑杯2016尋找中國美麗豬場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及美麗豬場雙年峰會在CCTV-7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隆重舉行。活動歷時10個月、賽程從南到北達5萬公里,是畜牧行業的一次盛會,也是我國生豬養殖蓬勃發展現狀的實力體現。
經過實地走訪、地區PK賽、專家評審、媒介推介、網絡投票等綜合評比之后,此次共評選出美麗豬場30家,其中四川巨星農牧有限公司天府豬場、樂山新希望農牧有限公司井研全勝種豬分公司獲得“中國美麗豬場前十強”榮譽稱號。
建設美麗豬場,助力健康中國,是新一代畜牧人的共同心愿。據介紹,始于2015年的尋找美麗豬場活動,是以“尋找中國美麗豬場,打造品質品牌豬肉”為主題的全國性大型公益活動。兩年來,活動主辦方走遍祖國大江南北,基本覆蓋了全國主要養豬省份。
四川省已建成9 582個幸福美麗新村,帶動371.6萬群眾脫貧。目前,四川省正在加緊制定方案,瞄準“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目標,在全省全面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力爭到2020年,在全省普遍建成市州級和縣市區級“四好村”基礎上,60%以上村建成省級“四好村”。
四川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80%左右行政村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并大力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和文化傳承“五大行動”。扶貧解困不僅成為新村建設首要任務,“住上好房子”同樣位居脫貧攻堅“四好”目標首位。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區新居、烏蒙新村建設“四大板塊”與脫貧攻堅四大片區對應,成為四川新村建設的區域性品牌。
四川還針對村落多、布局散、規模小等實際,將新建新村聚居點、改造提升舊村落、保護傳統村落民居結合,將大批“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微田園”的美麗鄉村建成蜀鄉田野里的“鄉愁故園”,不斷走出符合四川實際、具有四川特色的新村建設之路。
9月27日,全省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在南充召開。會議組織參觀了儀隴縣新政鎮安溪潮村扶貧項目、南部縣大堰鄉產業扶貧現場、西充縣古樓鎮百公里百村脫貧奔康(香桃)產業園。省委常委、省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劉國中作重要講話。南充市、廣元市、巴中市、敘永縣、美姑縣、汶川縣,四川省農科院,康定市麥崩鄉敏遷村,溫氏集團西南養豬分公司、南遠騰集團等代表和蓬安縣楊家鎮伏嶺村范景勝作了交流發言。農業廳、林業廳、財政廳、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有關負責同志發言。
四大片區12個市(州)政府主要負責同志,21個市(州)黨委或政府分管負責同志、農業局(委)主要負責同志,四大片區88個貧困縣政府分管同志,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及貧困村、專家服務團隊、農技人員的代表參會。
針對今年草原蟲害的發生特點,四川省草原蟲害防治指揮機構精心部署,扎實推進防治工作,保證草原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截至8月31日,2016年全省累計投入勞動力31 014人次,培訓技術人員9122人次,大型噴霧器383臺次,中小型噴霧器10996臺次,噴灑生物農藥85.6噸,防治草原蟲害670.2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滅效達90%以上,完成農業部下達的防治計劃任務的134%。其中防治西藏飛蝗95萬畝,占危害面積的82%。通過草原蟲害防治,挽回牧草損失2.01億千克,直接經濟效益可達4000多萬元,為增加牧區牧草貯備,抗御冰雪災害,降低牲畜冬春掉膘和死亡,減少牧民經濟損失,進而為增收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前,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布了全球2016高被引科學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名單,中國農科院共有3人入選,排在全國第14位,在全國農業科研領域位列前茅。這3位科學家是來自于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動物流感研究室(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陳化蘭研究員、鄧國華研究員和田國彬研究員。其中陳化蘭研究員曾于2015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此次共有3266人次科學家入選,中國有196人次(含港澳臺地區)。
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1948年建所以來,為保障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獸醫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我國動物醫學領域20世紀“四大科技成就”——消滅牛瘟和牛肺疫、根除馬傳貧、有效防控豬瘟工作中,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新世紀以來,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主持創制的科技成果為國內外禽流感的有效防控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為豬藍耳病、病毒性腹瀉等重要疫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