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以“城市經濟輻射效應質量”評價指標修正引力模型,從空間角度分析陜南地區接受周邊中心城市經濟輻射的情況,結果呈現出中心城市輻射效應與鄰近省份中心城市輻射效應相對顯著的特征,即西安對陜南地區的經濟輻射最為顯著,鄰近省份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次之,而較遠地區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最差。
關鍵詞:經濟聯系;經濟輻射;中心城市;斷裂點理論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7-0035-04
引言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了“優化城鎮規模結構,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功能,加快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發展目標。目前,國內外大量的理論文獻與實踐證明,依靠中心城市經濟的功能疏散及輻射帶動,實現聯動發展,是省際邊緣中小城市沖破經濟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
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從總體上看,國內大多數學者都以較發達的中心城市或某一經濟圈為研究對象,強調其輻射帶動及空間影響力,而較少從接受方的角度考慮經濟輻射問題,如何龍斌則從省際邊緣區考慮,以陜南地區為例[1],首先從輻射通道、輻射流、輻射動力三個角度定性分析了陜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難點,然后利用斷裂點理論定量分析了陜南地區接受周邊中心城市經濟輻射的強度,最終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本文借鑒何龍斌的研究方法,將輻射通道、輻射流、輻射動力作為三大一級指標,引入相應二級指標,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將各個城市的綜合評價結果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進一步研究中心城市對陜南地區的經濟輻射力為陜南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和現實借鑒。
一、研究區概況
陜南地區地處陜甘鄂的邊緣地區,包括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級市,是我國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之一。截至2013年年末,有常住人口589.31萬人,占陜西省常住人口的15.66%,行政區劃面積總和占陜西省34%,而三市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全省12.54%,人均生產總值為全省平均水平的54.95%。從產業結構上來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陜西省總值分別為23.38%、10.95%、11.85%,表明陜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后,促進陜南地區經濟發展,實現陜西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迫在眉睫。與陜南地區在地理上鄰近的地區中心城市包括西安、鄭州、武漢、重慶、成都。這些地區經濟發展完全優于陜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輻射效應對于促進陜南地區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二、研究模型及數據基礎
(一)修正的引力模型
1929年,Reilly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提出了“零售引力規律”[2],Converse[3]于1949年對賴利的“零售引力規律”加以發展,提出了斷裂點理論,是目前城市經濟輻射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該理論認為,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影響力與城市規模成正比,與城市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兩個城市區域影響的分界點叫作斷裂點,在此點輻射力達到平衡。
趙雪雁、江進德等在此基礎上引入了克魯格曼指數、城市建成區面積、復合人口對原公式進行修正[4],得到城市經濟聯系強度的測度模型。考慮到這些模型都不能充分反映區域之間復雜的經濟聯系,本文直接引入城市的“城市輻射效應質量”及兩地最短的陸上時間距離作為兩地的距離進行修正,構成如下城市經濟聯系強度測度模型:
Fkj= ? ? ? ? ? ? ? (1)
式中,Fkj表示k市、j市的經濟聯系量,Sk、Sj分別表示k市和j市的城市輻射效應質量評價值,Tkj2表示k市和j市之間陸上最短的時間距離。
進一步得到城市之間的經濟聯系隸屬度公式如下:
Rkj=Fkj
Fkj ? ? ? ? ? (2)
式中,Rkj值越大表示k市與j市的經濟聯系在城市k的對外經濟聯系中的重要性越大。
進一步,城市k到兩個城市之間斷裂點i的時間距離公式為:
Tki= ? ? ? ? ?(3)
而城市k在斷裂點j處的場強則為:
Fki=Sk/T2ki ? ? ? ? ? ? ? ? ? ? ? ? ? (4)
式中Fki的值越大,表示城市k在斷裂點處的輻射強度越大。
(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本文中使用的數據均來自各地2013年的統計公報及2013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各個城市間的時間距離則以通過百度地圖查詢兩城市間的最短陸上時間為依據。在構建指標體系上,本文借鑒何龍斌的方法從輻射源、輻射通道、輻射流三個方面[5]依次選取共計15個指標。由于反映各個指標的數據是不同量綱和數量級,因此需要進行無量綱的標準化處理。在此采用于翔、譚德慶[6]的方法,通過如下公式進行標準化處理(如表1所示)。
λij=(i=1,2,…,8;j=1,2,…,15) ? (5)
式中dij表示第i個城市關于第j項具體指標的原始數據,Maxj表示第j項具體指標在8個市中數據最大者,λij則為對應的標準化數據。
三、實際數據分析
(一)“城市輻射效應質量”評價分析
采用上述數據,通過SPSS17.0軟件,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下頁表2的各城市“城市輻射效應質量”指標評價值。
從下頁表2中可以看出,重慶市輻射源和輻射流水平在8個城市中最高,其次是成都市;成都市輻射通道水平最高,其次是鄭州市,而西安市則在5個中心城市中水平相對較低。說明西安市在自身經濟發展水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往來、人才交流方面還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二)經濟聯系程度分析
從下頁表3可以看出,漢中、安康、商洛與西安的經濟聯系都最緊密,其次,漢中與成都、重慶的經濟聯系最緊密;安康與重慶、成都的經濟聯系最緊密;商洛與鄭州、重慶的聯系最緊密。結合實際兩兩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基本呈現出本省中心城市輻射效應與相鄰地區中心城市輻射效應相對顯著的特征。
(三)輻射強度分析
根據各地2013年統計公報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的數據,利用斷裂點模型及上述公式,計算出西安、鄭州、武漢、重慶、成都五個周邊中心城市對陜南漢中、安康、商洛的經濟輻射強度(如下頁表4所示)。
下頁表4結果顯示,西安對陜南地區的經濟輻射程度最強,其次是重慶與成都,而武漢對陜南地區的經濟輻射強度最弱。
結論與啟示
其一,從經濟聯系程度方面,各城市間的經濟聯系程度與城市間的地理位置鄰近性密不可分。陜南地區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實際情況中,中心城市并未充分發揮出應有的效應如武漢、成都與安康的經濟聯系隸屬度之和僅為0.2286,不如重慶與安康的經濟聯系隸屬度0.35。提高各市聯系隸屬度,關鍵在于陜南各地應加快解決交通不暢的問題,提檔升級城鄉結合部和鄉村道路,積極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其二,從經濟輻射強度方面,無論是輻射源、輻射通道還是輻射流指標方面,均表現為西安對各地的輻射強度最大,其次,成都對漢中的經濟輻射最強,重慶對安康的經濟輻射最強,鄭州對商洛的經濟輻射最強。結果依舊呈現出本省中心城市輻射效應與就近地區中心城市輻射效應(下轉64頁)(上接37頁)相對顯著的特征。對此,地方政府在加強自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應該打破區域之間的壁壘,加強各城市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
其三,在指標體系的構建中由于各別指標數據無法獲取而舍棄,可能對于結果的準確程度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還需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何龍斌.省際邊緣區接受中心城市經濟輻射研究[J].經濟縱橫,2013,(6).
[2] ?W.J.Reilly.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 [J].University of Texas,Bulletin,1929.
[3] ?P.D.Converse.Elements of Marketing[M].Englewood Cliffs,N.J.,1949.
[4] ?趙雪雁,江進德,等.皖江城市帶經濟聯系與中心城市輻射范圍分析[J].經濟地理,2011,(2).
[5] ?何龍斌.我國三大經濟圈的核心城市經濟輻射力比較研究[J].經濟縱橫,2014,(8).
[6] ?于翔,譚德慶.基于斷裂點模型的可持續發展輻射效應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為例[J].軟科學,
2014,(10).
[責任編輯 ?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