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波
(四川中達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
建筑機械設備管理中相關問題分析研究
徐曉波
(四川中達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建筑行業先進施工方法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機械設備,因此,我國建筑企業也應當牢牢把握好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能夠得到正常、安全可靠的運行。這是建筑企業發展的基本工作,它關系到建筑施工管理是否能夠安全、可靠、高效的進行。文中基于對我國建筑機械設備管理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了相關應對策略。
施工技術; 建筑行業; 機械設備管理; 策略
機械設備是建筑施工企業至關重要的施工工具, 也是企業的外部形象之一。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的能力保證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點問題, 也是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 切實做好建筑施工企業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 充分利用機械設備的使用效能,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管理工作中安全措施不足
目前,國內建筑市場管理從整體上來看還比較混亂,規范性較差, 存在“有制度,未落實”的現象,還存在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唯利至上的現象。只為了單純追求利潤, 而忽略了在設備方面的投入,造成該使用的設備未投入使用或陳舊的、有安全隱患的設備繼續使用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給施工企業的安全問題帶來了隱患, 不利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1.2 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有待加強
建筑企業對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這方面不重視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業中表現的更為尋常。首先,在大多數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都將安全管理及生產經營管理作為是所有管理工作的重點, 而往往疏忽了對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設備管理成為了口說重要,實際卻被擱置的“雞肋”;其次, 部分企業因自身條件等因素影響,導致企業中缺乏專業技能與管理能力兼備的專業性人才,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其設備管理工作的提升;第三, 既有管理資質又具備高水平管理能力的建筑施工企業大多都是總承包方, 而目前建筑分包現象也較為普遍,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優質管理并未運用在一線的現象, 也間接導致了施工現場設備管理水平的弱化[1]。
1.3 建筑員工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雖然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新機遇,但因建筑行業工作性質及其用工特點關系,造成人員流動性較大。以往我國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具有一定工作經驗及行業技術能力的技術工人, 但目前的建筑行業中絕大部分都是未經過正規職業培訓的臨時工、農民工。這部分人員的素質大多不高, 對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運作規程及日常維護知識了解甚少。再加上施工分包等客觀條件, 決定了日常的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由這部分人員執行, 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建筑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難以切實做好[2]。
1.4 租賃設備使用與管理脫節
據統計分析, 目前建筑行業的施工機械設備大體來自三個途徑:第一,施工單位自購的機械設備;第二,企業施工人員自帶的設備;第三,施工單位從租賃方租賃來的設備。針對租賃物品的使用,其責任及義務在《合同法》和《安全生產法》中有明確的說明:“像電梯、大型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管理,特種設備的制造方及使用單位負責人應當負責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縱觀國內的租賃市場中, 各承租企業更注重管理重、大型設備, 這在租賃合同上也清楚的體現了雙方的責任及義務。但對一些小型的機械設備, 其重視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這些小型的機械設備在日常施工使用中運用頻率較高,維護周期又短,施工單位的工作人員在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過程中隨意性較大, 認為此類設備只要能夠湊合用就可以了。而租賃方則認為:設備并非我在用, 日常的保養理應使用方負責。正因為如此,此類小型機械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便很難做到保質保量。
一個企業要想長期發展,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作為建筑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應當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要想做好機械設備管理,需要從現場實際狀況出發, 切實做好機械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工作,使得機械設備能夠長期配合人為作業正常運行,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針對本文以上探討的一些建筑企業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問題, 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改善策略:
2.1 保證設備使用及調配的合理性
機械設備具有自身獨特的結構特性,不同型號的設備其性能也存在差異,也都有自身獨特的使用規范要求。若要充分發揮其機械性能,延長使用時間,降低使用成本,那么就應當嚴格參照機械設備使用規范進行操作。如能嚴格地按照規定合理使用機械, 就能充分發揮出機械設備的使用效能, 減少機械磨損, 延長使用壽命, 降低使用成本。在施工現場,因施工項目較多,針對各項目之間的機械輪換調配問題, 現場管理者應當要做好預規劃,提前了解各機械設備的使用時間及退出時間并掌握各項目的設備使用狀況, 把握好調配與保養的時間差,做好各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維護工作[3]。
2.2 做到設備使用的安全檢測。
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 設備操作者應當熟知設備使用規范并嚴格遵守規范要求使用設備。同時,為了確保設備的安全規范使用,防止危險事故產生,設備管理部門應當在切實做好機械設備的“用養結合”的同時, 積極推行機械設備的風險防范工作。機械設備的使用與人身、財產安全及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尤其是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過程中, 因其比普通生產設備具有更大的潛在危險性, 若對其操作使用不當所引發的事故很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及重大的財產損失。為保證其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正常運行,就應當定期做好安全檢查工作,以避免發生機械事故, 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2.3 做好對人員的培訓工作
“以人為本”是社會各界的積極口號,建筑企業也不例外。一個具備良好素質隊伍的企業才會具有戰斗力,而要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其中一個重要途徑便是定期展開人員培訓。培訓的內容可包括生產安全培訓、理論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等等。要做好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應當要做到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考核、有側重。具體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做好現場操作人員的能力把關, 在上崗前的對其進行各項技能考核,對應變能力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予以剔除;其次,編制與施工現場各施工項目內容吻合的安全生產知識手冊, 分發即將進行施工作業的每一位施工人員,要求每位接受培訓的員工熟讀手冊;第三,對相關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設備操作要領考核,保證上崗人員的素質水平能夠符合崗位要求。上崗前的職業培訓工作不僅能夠提升現場作業人員的作業水平,也能夠增強其質量安全意識,讓他們從思想上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達到將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的目的,從而保證建筑施工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4]。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管理是一個兼具重要性及復雜性的綜合性課題, 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應當要做好管、用、養、修,保證機械設備的使用能夠順利進行。公司領導層必須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使用高度重視,明確各級機械管理人員及機械操作人員之間的工作職責,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事事有據可查、事事有人監督。同時,還應當做好對基層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的培訓工作,增強其現場施工安全意識,提高其施工作業技術,保證能夠按照公司規章制度辦事。在現場管理工作上,建筑企業只有持之以恒、防微杜漸、時刻以居安思危的意識武裝大腦, 真正做到“將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這樣就能夠將現場工作做的更好,防止發生重大機械設備事故, 從而保障機械設備能夠高效地為現場施工作業服務。
[1] 杜芬.淺談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J].甘肅科技縱橫, 2005(3).
[2] 李文革.簡論加強施工機械維修管理的作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4(4).
[3] 樊江穗.加強施工設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 2002(9).
[4] 林國健.建筑施工企業機械設備管理初探[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05(7).
TU713
B
[定稿日期]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