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濱 周淑春
(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
添加劑對脫硫石膏耐水性影響試驗分析
曾偉濱周淑春*
(中國礦業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摘要: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研究了礦物摻合料、緩凝劑、玻璃纖維對脫硫石膏耐水性的影響,通過調整礦物摻合料、緩凝劑、玻璃纖維的摻入量,獲得了各添加劑對脫硫石膏的耐水性影響規律,進而為提高脫硫石膏的耐水性提供了合理的設計思路,為工程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脫硫石膏,礦物摻合料,緩凝劑,玻璃纖維,軟化系數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正在加快發展。我國能源結構中煤炭占76.12%,工業能源結構中燃煤占73.9%[1]。煤燃燒產生的SO2占總排放量的90%,其中燃煤電廠排放量約占40%。到1995年全國SO2排放總量達到歷年之最的2 370萬t,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各國,躍居世界首位;在2006年,我國SO2排放總量高達2 588萬t,穩居世界第一;2009年我國SO2排放總量為2 214.4萬t,其中工業SO2排放量為1 865.9萬t[2]。為了解決SO2污染,我國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在此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棄料CaSO4·2H2O,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脫硫石膏,其特性與天然石膏的特性極其類似。目前,在國內相當一部分脫硫石膏還是以堆貯為主,已成為火電廠第二大固體廢物。如能將其充分利用,代替一部分天然石膏,不僅節約自然資源而且能使電廠固體廢物資源化[3]。因此,如何處置和利用脫硫石膏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關于脫硫石膏的再利用問題前人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4],但在處置和利用脫硫石膏的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石膏制成品的軟化系數太低,在潮濕環境中強度急劇降低并發生蠕變,因此很難推廣應用。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試驗的方法探究增強脫硫石膏耐水性及強度的方法,為脫硫石膏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持。
1.1原材料
為了增強脫硫石膏的耐水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使用脫硫石膏(來自邳州電廠)、白水泥、生石灰、粉煤灰、玻璃纖維、SC石膏緩凝劑等材料進行試驗。
1.2實驗方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建筑石膏的相關標準[5-9]和前人研究的相關經驗,我們將礦物摻合料的含量控制在10%~50%(礦物摻合料為生石灰、白水泥、粉煤灰按1∶4∶3的比例混合而成),緩凝劑的含量控制在0.1%~0.3%,玻璃纖維的含量控制在0.3%~1.5%。每個變量按照5個水平自由組合,共設計125組試驗。按照JC/T 698—2010關于測定軟化系數的規定,試驗時,將三塊干燥試件,在(20±3)℃的水中浸泡24 h,用濕毛巾擦干試件表面。將擦干的試件平放在抗折機的圓形平行支桿上,支撐間距為500 mm,在跨距中央平行于支桿方向施加荷載,加載速度為20 N/s,直至試件斷裂。結果取三個試件斷裂荷載的算術平均值[10]。通過實驗測得的各組石膏試塊軟化系數隨摻合料的變化,最終選取使石膏的軟化系數最大所對應摻合料的摻入量作為最佳摻入量。
2.1礦物摻合料對脫硫石膏試塊軟化系數的影響
為了研究礦物摻合料對脫硫石膏軟化系數的影響,首先應了解摻合料各組分在脫硫石膏中的作用機理。白色硅酸鹽水泥的簡稱,以適當成分的生料燒至部分熔融,主要成分為硅酸鈣。當白水泥加入脫硫石膏后,白水泥中的C3A與石膏反應生成鈣礬石,鈣礬石雖然在前期阻止白水泥水化反應,但是在后期可以提高石膏的強度和軟化系數。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鈣(CaO),經磨細后比表面積約為石膏的1/100,所以遇水后會消耗大量的水分。生石灰經一系列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的溶解度較低,約為石膏溶解度的1/200。脫硫石膏反應后生成的二水石膏表面被不溶于水的碳酸鈣所包覆,提高了脫硫石膏產品的耐水性[11]。
我國火電廠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組成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MgO,K2O,Na2O,SO3,MnO2等,此外還有P2O5等。粉煤灰顆粒呈多孔型蜂窩狀組織,比表面積較大,具有較高的吸附活性,顆粒的粒徑范圍為0.5 μm~300 μm。并且具有多孔結構,孔隙率高達50%~80%,有很強的吸水性。粉煤灰屬于活性礦物質,但其活性物質含量較低,早期水化活性很差。脫硫石膏加入粉煤灰后,其制成品的絕對強度降低,但可以提高脫硫石膏的軟化系數。粉煤灰在石膏中,以水泥和石灰作為堿性激發劑,以脫硫石膏作為硫酸鹽激發劑,加速粉煤灰的水化硬化反應,提高脫硫石膏制成品的軟化系數,提高經濟效益。
在脫硫石膏中分別加入10%~50%的礦物摻合料,將每組(三塊)石膏砌塊試件,在(20±3)℃的水中浸泡24 h,用濕毛巾擦干試件表面,測定其斷裂荷載。通過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將礦物摻合料作為唯一變量,其他添加劑作為不變量,作出脫硫石膏制成品強度和軟化系數隨礦物摻合料含量變化規律,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隨礦物摻合料的變化,軟化系數先提高后降低,說明軟化系數不是隨礦物摻合料的含量增加而提高的。當礦物摻合料的含量占脫硫石膏的10%~20%之間時,脫硫石膏的抗折軟化系數最高,其抗折軟化系數等于0.686,符合JC/T 698—2010的要求(抗折軟化系數≥0.6)。此時脫硫石膏試塊28 d抗折強度為3.2 MPa,抗壓強度為9.6 MPa(為抗壓強度最大值),同樣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2.2SC石膏緩凝劑對脫硫石膏試塊軟化系數的影響
脫硫石膏的終凝時間為6 min~30 min,可操作時間只有5 min~10 min,不能滿足石膏基材的成型與施工需要[12]。雖然脫硫石膏中加入緩凝劑后,可調節石膏的凝結硬化時間,滿足不同的施工要求,但加入緩凝劑的同時也會影響石膏制成品的一些物理和力學性能。所以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同時,我們應尋找合適的石膏緩凝劑品種和合適的摻入量,來保證石膏其他的物理力學性能。
SC石膏緩凝劑,是一種被破壞的蛋白質,具有成本低,緩凝時間長,強度損失小的特點。近年來SC石膏緩凝劑應用廣泛,所以本文將對它進行討論。當SC石膏緩凝劑加入脫硫石膏時,會吸附在半水石膏顆粒表面,降低生成結晶胚芽的速度和半水石膏的溶解度,從而延緩了二水石膏的生成和結晶,降低反應速度[13]。
脫硫石膏中分別加入0.5%~3%的SC石膏緩凝劑,分成五組制作標準試塊,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實驗。以緩凝劑的摻入量作為變量,得到軟化系數隨緩凝劑摻入量的變化規律,如圖2所示。

圖1 礦物摻合料對軟化系數的影響

圖2 SC石膏緩凝劑對軟化系數的影響
從圖2可知,隨SC石膏緩凝劑添加量的增加,軟化系數出現先提高后降低的現象。在緩凝劑添加量為1.5%~2%時出現最大值,其最大值為0.69,符合JC/T 698—2010的要求。
2.3玻璃纖維對脫硫石膏試塊軟化系數的影響
玻璃纖維在石膏晶體中均勻分布,石膏砌塊一旦發生開裂,將減少與防止裂縫的產生和發展[14]。當微裂縫長度大于纖維間距時,玻璃纖維將起到橋梁作用,傳遞荷載,使砌塊內的應力場分布更加均勻,尖端的應力集中得以鈍化,減弱和消除裂縫發展的趨勢;當微裂縫長度小于玻璃纖維間距時,裂縫將受玻璃纖維的作用改變發展方向或者跨越玻璃纖維生成更加細微的裂縫,消耗了促使裂縫發展的能量,使裂縫得以停滯。同時,玻璃纖維的加入會造成二水石膏晶體缺陷和空隙增多,其耐水性會受到影響。
脫硫石膏中加入0.3%~1.5%的玻璃纖維,分做五組標準試塊,試塊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測定軟化系數。以玻璃纖維的百分含量為橫坐標,以軟化系數作為縱坐標,得到軟化系數隨玻璃纖維摻入量的變化規律,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隨玻璃纖維的增加,軟化系數呈現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趨勢。在玻璃纖維含量為0.3%時,軟化系數出現最大值0.68,但考慮到此時的抗折強度較低,所以經綜合比較應選取玻璃纖維含量為1.2%,此時的軟化系數為0.67,28 d抗折強度為3.11 MPa,滿足規范要求。

圖3 玻璃纖維對軟化系數的影響
通過對礦物摻合料、緩凝劑、玻璃纖維摻入量的調整,研究了不同外加劑對石膏耐水性的影響,得到了如下結論:1)脫硫石膏的耐水性隨礦物摻合料的增加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20%處達到最大值0.686。2)耐水性隨緩凝劑含量的增加呈現先增加后降低趨勢,最大值出現在0.15%~0.2%之間,最大值為0.69。3)耐水性隨玻璃纖維含量的增加呈現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波動趨勢變化,但考慮到試樣的抗折強度,認為玻璃纖維的含量應在1.2%左右選取。
參考文獻:
[1]李晶,劉清華,丁大偉.淺談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及其綜合防治[J].云南環境科學,2000(1):43-45.
[2]彭家惠,林芳輝.粉煤灰改性無水石膏膠結材的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1995(4):30-33.
[3]尹連慶,徐錚,孫晶.脫硫石膏品質影響因素及其資源化利用[J].電力環境保護,2008(1):28-30.
[4]龔小梅,賓曉蓓,王楊少博,等.脫硫石膏轉化為半水石膏的過程及機理[J].硅酸鹽通報,2015,34(9):2491-2495.
[5]GB/T 9776—2008,建筑石膏[S].
[6]GB/T 17669.1—1999,建筑石膏一般試驗條件[S].
[7]GB/T 17669.3—1999,建筑石膏力學性能測定[S].
[8]GB/T 17669.4—1999,建筑石膏凈漿物理性能的測定[S].
[9]GB/T 17669.5—1999,建筑石膏粉料物理性能的測定[S].
[10]JC/T 698—2010,石膏砌塊物理力學性能[S].
[11]張文勇,鄭麗華.耐水型石膏砌塊的開發與研究[J].科技資訊,2008(7):4-5.
[12]吳莉.緩凝劑對建筑石膏性能的影響和作用機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2.
[13]葉蓓紅,王瑞麟.粉刷石膏常用外加劑[J].化學建材,2001 (1):42-44.
[14]楊玉發,趙建華.玻璃纖維增強石膏砌塊的研究與應用[J].玻璃纖維,2007(6):18-20.
The water-tolerant property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dditives’effects on desulfurization gypsum
Zeng WeibinZhou Shuchun*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The water-tolerant property of desulfurization gypsum wa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mineral admixtures,retarder and glass fiber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By adjusting the admixing amount of mineral admixtures,retarder and glass fiber,rul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additives’effects on the water-tolerant property of desulfurization gypsum were obtained.A set of mixture ratio was also acquired which can largely improve the water-tolerant property of desulfurization gypsum block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desulfurization gypsum,mineral admixtures,retarder,glass fiber,softening coefficient
通訊作者:周淑春(1973-),女,碩士,副教授
作者簡介:曾偉濱(1990-),男
收稿日期:2015-10-23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1-0124-02
中圖分類號:TU528.041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