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東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廣業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
合理選擇控制點提高施工放線效率
李海東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廣業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以太原市龍瑞苑項目施工測量放線為例,闡述了內控點布設的五要素,利用CAD繪圖和樓層結構施工圖,確立了該項目平面控制網測設方案,實踐證明:該方案滿足了結構實體的垂直度控制要求,提高了施工放線的效率。
關鍵詞:測量放線,平面控制網,內控點,控制線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施工技術的提高,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建筑的形態、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多樣。復雜結構施工測量放線的精度和速度,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及效益。因此,如何在結構施工過程中合理選擇控制點進行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是施工中需要認真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筆者結合施工測量放線中的實例和大家交流分享。
龍瑞苑項目位于太原市城南,龍城大街以北,平陽路以西,是由辦公樓及配套商業服務設施和地下車庫組成的綜合體建筑群,裙房上坐落的A,B,C三座辦公塔樓均為地下2層、地上25層,建筑面積19.74萬m2,建筑高度99.8 m,±0.00相當于絕對高程778.200 m,建筑外形為不等邊六邊形。
本工程為高層建筑,外輪廓呈不等邊六邊形,根據建筑物的定位放線及平面控制網(軸線控制樁)完成一個結構層的平面施工后,隨著結構的升高,要將控制線逐層向上投測,作為各層放線和結構豎向控制的依據。其中,以建筑外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更為重要。隨著高層建筑物設計高度的增加,施工中對豎向偏差的控制要求也更高,軸線(控制線)豎向投測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須與其適應,以保證工程質量,這是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重點,也是難點。現澆結構垂直度要求見表1,高層建筑豎向精度要求見表2。

表1 現澆結構垂直度要求 mm

表2 高層建筑豎向精度要求 mm
為滿足上述測量精度要求,常采用兩類方法進行高層建筑軸線的豎向投測,即外控法和內控法。通常以±0.000首層平面上經校核后的軸線作為向上投測的依據。
根據本工程場地條件及結構特點,對首層以上采用內控法進行豎向控制,同時為檢查內控網在施工面上的整體位移與轉動,在建筑物外廓上設雙向控制點可通過吊線墜校核。
本工程結構平面圖為不等邊六邊形,樓層上設計的軸線較多,且只有10根柱子可用兩條軸線簡單定位,其他柱墻梁定位均較復雜,基本無法利用軸線網直接定位。
內控點的布設如下:
首先,內控點形成的平面控制網最好是矩形的,內控點之間至少能形成三點之間是通視的,便于角度校核,閉合誤差小。
其次,四個點所形成的控制線最好能控制六條邊的所有構件,而不需再增設控制點。
第三,四個點所形成的控制線與構件(主要是柱、墻)邊距最好是整數,且距離在500 mm以內,容易記憶且可直接作為支模控制線使用。
第四,內控點的控制線都應與其對應軸線平行。
第五,內控點應避開梁、柱、墻、樓梯等構件,以使上下無障礙貫通。
明確了以上技術要求,思路清晰明了,問題就簡單了,利用電腦CAD繪圖和樓層結構施工圖進行了內控點的布設和比選,最終確定的平面內控點(網)如圖1所示。

圖1 平面內控點(網)示意圖
由放線圖可以看出,A,B,C,D四點為內控投測點;F點、G點正位于AB段和CD段中點;AE,BE,CH,DH距柱邊為400 mm,可同時作為這6根角柱的支模控制線,其他墻和梁的定位根據這四條線均可推算出來。
本工程現已施工至15層,每層測量放線工作約需2 h~3 h完成,激光垂準儀豎向投測,經緯儀閉合布點20 min內即可完成,閉合精度高,控制線尺寸偏差均在3 mm以內,樓結構外廓尺寸控制準確,線角清晰美觀,肉眼看不出明顯偏差,經實測15層的建筑全高偏差最大僅為9 mm。
通過本工程結構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案的討論與分析,我們看到復雜結構類型的高層建筑在結構施工前要制定詳細的測量放線方案,合理選擇內控點,建立樓層平面測量放線控制網。本工程實例較好地體現了內控點布設的五要素,利用電腦繪圖優選定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證了結構實體的垂直度控制要求,大大提高了施工放線的效率。
參考文獻:
[1]GB 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S].
[2]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年版)[S].
[3]《建筑施工手冊》編委會.建筑施工手冊縮印本[M].第5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486-489.
Reasonable selection control point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ining efficiency
Li Haidong
(Guangye Branch,Shanxi Fourth Construction Group Limited Company,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measure line of Taiyuan Longruiyuan project construction as the example,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five elements in interior controlling point setting,using CAD drawing and floor structure construction drawing,established the layout scheme of this project plane control network,the practice proved:the scheme could meet the perpendicular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structure entity,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i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measure line,plane control network,interior controlling point,control line
作者簡介:李海東(1976-),男,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8-22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1-0221-02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