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利
(河北省唐山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
解析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
李 利
(河北省唐山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河北 唐山 063000)
現代礦山進行開采時,會排放一些廢石、礦坑水及尾礦等,這些都對水資源產生影響,已經受到廣泛關注。礦山開采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水資源的量、水資源的循環、含水層的水位變化,以及開采時對水資源的污染等。對地下水資源進行保護,就是提前做好水資源的調查工作,并且加大對礦山開采時廢水污染的控制,加強防治措施,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礦山的開采不會對地下水資源產生影響。本文對此加以介紹。
礦山開采; 地下水資源; 保護途徑; 污染物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工業與農業用水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隨著各行業的發展,造成的水資源污染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水資源供求問題受到了較大關注。我國水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是由于我國的人口較多,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較少。尤其在西北地區,一些地區缺水嚴重,不僅會造成人們生活上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經濟與文化發展造成了影響 ,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節約水資源非常重要。我國礦山資源的開采對水資源具有重要影響,而且開采過程中也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如果在開采過程中對于地下水資源進行過度抽取或開發就會造成局部地區地下水漏斗,使地表產生塌陷、裂縫等。本文針對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量、水循環、水位、水質等的影響進行分析,對礦山開采水資源保護等問題進行研究,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礦山在開采過程中對地水資源的影響十分巨大,如今水資源日益減少,我們更要重視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找出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對保證當地人民生產生活用水和區域農業灌溉用水都具有重要意義。
1.1 礦山開采對水資源與水資源循環的影響
1.1.1 礦山開采對水資源量的影響
礦山開采過程中,對開采區地表結構會產生影響,會造成其地表面下陷或因開采過度出現裂縫,在這種情況下,會對當地的水資源造成嚴重的影響,對其循環系統的影響極大,造成地下水資源自我更新困難。其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由于礦山開采產生地表裂縫,會使地表水轉變為地下水,并且會加快這種轉變的速度,在一些開采區,雨季大量的雨水會隨著地表裂縫滲入到地下,造成地表儲水減少,而且礦山開采時也會不斷地向外排水、疏干,這就造成了當地水資源不斷流失。?礦山開采時由于礦坑需要排水,而且其地表開采產生的變化,會加劇地表水資源與地下水資源的流失,對開采區的水平衡造成影響,這時開礦區域內的地表水資源與地下水資源都在不斷地減少,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和水資源的存儲量。
1.1.2 礦山開采對水資源循環的影響
礦山開采時對當地水資源循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水資源自我更新的影響上,水資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礦山開采破壞了這種能力。礦山開采過程中對水資源的循環系統形成了再造,重建了一個更為快速,也更為復雜,違背自然規律的水循環系統。?在礦山開采前會對地下水進行排干,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地下水資源的存儲量,而且會造成地表水向地下滲入,使水平衡系統被打破,導致地表水資源不斷減少,也減少了地表水的蒸發消耗量。?礦山在開采過程中也會造成其地表的結構變化,加劇地表水向地下滲入,進一步減少了地表水存儲量。以上因素對地下水循環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因礦山礦坑的排水也會對地下水的徑流產生影響,這會使得礦區內的水資源循環系統變得更加復雜。
1.2 礦山開采對當地含水層水位以及地下水水質的影響
1.2.1 礦山開采對當地含水層水位的影響
礦山在開采過程中會造成地表結構變化,會對原本的力學平衡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當地質結構出現不穩定情況時,就會使上覆巖層移位或是產生斷裂,其含水層中所存儲的水會產生流動,礦區地下水位會下降。這種帶動的反應是連鎖性的,會直接對該地區的水井水位造成影響,其水井中的水位會下降,這對當地農業與生活用水的影響是巨大的。礦山開采中,工作人員應該使用專業知識對地下水位變化進行控制,減少因礦山開采對當地人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1.2.2 礦山開采對當地地下水質的影響
我國近年來的環境問題所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礦山的開采對水資源造成污染與影響,相關部門一直非常重視。這種污染不僅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也會對當地的經濟建設造成影響,并且也嚴重違背了節能減排發展趨勢。
礦山開采對于水資源的污染主要體現在開采過程中所排放的廢石與尾礦等,這些具有污染性的物料會對水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與影響。而這些情況的發生,是因為當地主管部門一味地追求地區內的利益,無視資源破壞的后果意識,并且礦區管理也相對落后,使礦區污染物隨意排放,造成了對水資源的污染,對當地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了損害。水資源污染是大問題,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
一般來講,礦山開采過程中對于水資源的污染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采礦廢棄物排放對當地的水資源造成污染。礦山開采的廢石,因受到雨水或是其他水源的長期浸泡,會產生氧化反應,分解出許多酸性物質,如果這種物質混入到當地的水資源系統中,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傷害。?礦山開采產生的礦坑水也會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礦坑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細菌與礦物質有些呈堿性,有些呈酸性,無論哪一種狀態,如果排放到地表或地下水中,都會造成污染。而自然生態系統中的水資源自循環會加劇這種污染。因此,礦山開采時必須對水資源污染進行控制,減少污染的產生。
2.1 認真貫徹法律法規
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嚴格執行環境與水資源保護法規規定。在礦山開采過程中,采取措施避免對水資源造成污染。煤炭、有色金屬采礦等相關審批部門,在項目審批過程中,應該將礦山開采的環境質量報告作為重點審查對象,將礦山開采時對水資源的影響降到最低,保證水資源自身循環系統不會遭到破壞,也不會因礦山開采產生污染。
2.2 提升地下水資源綜合利用率
在礦山開采時,為了減少開采對地下水資源造成的影響,應采取嚴格的水資源保護措施。通過科學的方式提高采礦用水利用率。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與污水,以及一些礦坑的排水,應進行處理,提高廢水利用率。
2.3 建立水資源影響補償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對于礦藏開采以及一些地下工程建設中所造成的地下水枯竭、水位下降、地下塌陷等都有詳細的說明與規定。礦山企業在礦山開采時,發生以上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開采行為進行控制,并且根據當地礦山開采的實際情況,建立建全礦山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產生影響的補償機制。
2.4 利用地下水資源保護性的開采技術
這種方法是指開采礦藏時,只開采部分的礦藏,剩余礦藏用于控制其頂板巖層運動。這樣可以降低導水裂帶高度實現對水資源的保護。常用的技術有房式開采法、條帶開采法、柱式開采法和限厚開采法等。
在礦山開采中提高地下水污染控制水平,對礦山開采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在開采中嚴格管理,對開采方式進行有效選擇,保障不對水資源產生影響。
[1] 姬廣青.露天煤礦開采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
[2] 馬向東.錦界煤礦開采對地下水系統影響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4.
[3] 顏文珠.煤礦開采對地下水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D].青島:山東科技大學,2011.
[4] 吳玉生,趙亞平,楊亞靜.煤礦開采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J].能源環境保護,2004(6):1-3.
[5] 何純田.淺析煤礦開采對地下水的影響[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7):293.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LI Li
(Hebei Tangsha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Tangshan 063000, China)
When modern mines are exploited, some waste stones, mine water, tailings, etc. will be discharged, which may produce influence on water resources. People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e impact of mining on water resourc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water resources quantity, water resources circulation, aquifer water level change, pollution on water resources during exploitation, etc. Groundwater resources are protect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water resources in advance, increasing control on waste water pollution during mining, and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reby effectively guaranteeing no influence of the mining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min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pproach; pollutants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7.006
TV213.9
A
2096- 0131(2016)07- 002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