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石
(遼寧西北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 沈陽 110003)
?
基于白石水庫工程施工對環境影響的對策研究
李寶石
(遼寧西北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 沈陽 110003)
鑒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長、工程量大、施工機械種類繁多、人員安排集中、占地面積大的特點,白石水庫利用環保施工與植被恢復的方式改變以往人們印象中的臟、亂、差的現象,確保主體工程與環保工程同步建設。本文對施工時的環保對策進行了詳述。
環保施工; 植被恢復; 庫區清理; 對策; 環境保護
白石水庫是遼寧省“九五”期間水資源開發建設的重點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由攔河壩、泄洪排沙底孔、溢流表孔、水電站和取水口組成。大壩壩型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49.3m,壩頂長513m。泄洪排沙底孔12孔,底孔進口寬4m、高7m,最大泄洪流量6013m3/s。溢流表孔11孔,總凈寬132m;設弧形鋼閘門,每扇弧形門寬12m、高15.8m,最大泄洪流量20613m3/s。壩后式水電站安裝3臺機組,設計年發電量2213萬kW·h。白石水庫在建設過程中執行了各項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施工和運營過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水庫建設后對水體水質沒有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對水庫周邊的生態環境有利[1]。通過上游的水土保護工作和庫區防護工作,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狀況。達到萬畝葦田的灌溉保證率,每年向阜新、錦州等城市供水2.02億m3,年產魚34萬kg,年發電2213萬kW·h[2]。
2.1 施工期對水質的影響
施工期造成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產污水、生活污水及廢油的不合理排放,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微粒徑固體廢棄物通過不同渠道排入水體。
2.2 施工期的煙塵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工程建設的進行,施工期廢氣、揚塵主要來自施工機械燃油、混凝土攪拌以及車輛運輸等。另外,該地區春季比較干旱,風速較大,8—9月平均風速在4.5m/s左右,易形成“風灰流”,對大氣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施工期的基礎開挖、邊坡開挖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大量的運輸車輛尤其是大型機械運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煙塵。
2.3 施工噪聲對環境的影響
工程施工時,噪聲主要來自混凝土攪拌,長時間工作在噪音環境中的人聽力會受到影響,還會出現煩躁、疲勞等現象。施工會使公路車流量增加,車輛在行駛中加油、變速、剎車、鳴喇叭頻繁,會對公路沿線兩側居民造成不利影響,夜間尤為突出,要引起足夠重視[3]。
2.4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庫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很大[4]。水庫工程建設,免不了接觸水體,而作為水道中的主體生物,水生生物也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受到了直接影響。而且,水庫工程的實施在改變河道岸坡物理性質的同時,阻斷了河床土體與河道水體之間的聯系,破壞了河道生境條件。同時,河岸以及河床的硬化改變了微生物生存交換的環境,破壞了魚類的產卵地與食物來源[5]。
3.1 施工期水質影響及改進措施
施工期造成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產污水、生活污水及廢油的不合理排放,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微粒徑固體廢棄物通過不同渠道排入水體。由于水庫壩址區的特殊地質條件,需要進行基礎帷幕灌漿,水泥漿殘渣的排放,容易造成水體堿度增高。上述污染源如得不到妥善處理,將直接影響下游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及下游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水體顏色改變,濁度增高,河流含沙量增加,也有可能增加COD、BOD5的濃度。因此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治理污染源。在制定主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各分部工程施工措施計劃時,充分考慮地形因素和污染源的分布情況,采用臨時處理和永久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在每個分部工程施工面都安排了容量為10m3左右的臨時污水存蓄池,然后用水泵將污水排入永久性的污水凈化池。合理利用篩分場取料后產生的廢棄坑池,修建污水凈化池,并修建排水溝,將生活區污水和機械修配車間沖洗機車或維修車的溢漏油料排入凈化池。工程建設過程中強化監測工作,定期對凈化水質的各種指標進行監測。避免不合格的水排入下游河床。整個施工期白石水庫共凈化污水2000余萬t。水庫施工期污水排放凈化情況見表1。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施工區排水口處的水質明顯好轉,水質基本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滿足了下游城鄉工農業用水要求[5]。

表1 污水排放凈化情況
3.2 生產煙塵處理
施工期的施工公路由專用灑水車和人工定期灑水和清掃,白石水庫建管局責成施工單位對粉塵作業點進行濕式及封閉式作業,在水泥和粉煤灰運輸和傳送上采用封閉式設施。同時加強施工工人勞動保護,戴防毒面具和口罩,保證工人身體健康。對于有害氣體較多的作業場所進行臨時監測,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3.3 生產噪聲處理
在施工期間,對固定噪聲源從根本上進行治理,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綜合措施,控制噪聲的傳播。該工程主要噪音源是混凝土拌和、骨料生產和車輛運輸。前兩者施工場地距離生活區較遠,對生活區人員沒有直接影響,但對施工人員有影響,施工中盡量采用先進技術減少噪音,如在高壓機房、混凝土拌和樓配備消聲設施,施工人員配備勞動保護用具;規定運輸車輛通過生活區及村莊時限速行駛,禁止高音鳴笛。
3.4 生產廢渣處理
生產廢渣主要是基礎土石方開挖、骨料生產系統產生的棄料。據統計資料,水庫工程基礎開挖及骨料生產系統產生的棄料總計117.25萬m3(見表2)。根據工程設計規劃和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承包商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基礎開挖的棄渣主要用于修建下游防洪堤,作為堤壩的填筑料。而攔河壩體和部分附屬工程開挖棄渣,一部分被作為骨料生產的原料,另一部分用作修建電站進場道路和臨時上壩公路的填筑料。骨料篩分系統產生的棄料,大部分被用于漁場的墊層料及填筑料。因此水庫工程的生產棄渣基本上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利用率高達95.5%,未對環境造成影響[6]。

表2 生產棄渣統計 單位:萬m3
3.5 施工環境綠化措施
做好綠化工程,不但能夠凈化空氣,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而且在防止污染、保護和改變自然環境方面有特殊作用。白石水庫建設局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工程建設期間籌集資金,安排人員、設備加強對壩址區及生活區的綠化建設。避免在開挖、爆破、骨料開采等生產過程中,土地被剝蝕、植被遭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白石水庫壩址區占地面積816畝,其中由于生產建設破壞植被面積85畝,為了使這部分剝蝕土地盡快得到恢復,于1996年對整個壩址區、生活區進行了統籌規劃,并從工程破土動工(1996年春)的第二年,開始實施綠化工作。截至2001年底,出人工4600工日,動用機械車輛配合,并購置了有機土,對山體巖石和道路兩側進行了人工換土,種花、種草、種樹。花種和樹苗品種為柳、榆、槐和諸多觀賞樹種和花種。同時,喬灌搭配,既綠化了環境,又提高了觀賞價值,整個壩址區煥然一新。據統計,壩址區綠化總面積為8.8萬m2(100畝),除人工石場有一部分無法進行植被恢復外,85%壩區施工破壞面積重新綠化,還多綠化荒山荒坡50余畝。栽種草坪2.1萬m2、喬木2900棵、灌木2450棵、綠籬3400延長米、花卉4萬株、果樹600棵。購置種填土2.1萬m3。如今水庫壩址區已被朝陽市正式批準為旅游景點,施工期美化綠化的環境為繁榮庫區經濟、開展旅游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6 水庫庫岸防護林建設
為了維護庫區生態平衡,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延長水庫使用壽命,美化庫區環境,繁榮庫區經濟,在工程建設期間就采取了主體工程與庫區建設同步進行的工作方針。于1999年和2000年春,在庫區左右岸大面積綠化,加強水土保持。在127m高程線(正常高水位)以下區域種植了一條寬20m的速成楊防護林帶,同時積極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及庫邊群眾植樹綠化庫區。在庫岸周圍營造防護林(用材林)2600畝、生態林1800畝,有效地降低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庫區周邊環境。
3.7 障礙清理措施
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運行安全,防止水質污染,保護庫周及下游人群健康,并為利用水庫發展養殖等事業創造條件,在水庫蓄水前,由白石水庫建設管理局委托衛生防疫部門及施工單位,認真做好清庫工作,嚴防留下遺患。根據水利電力部頒發(86)水電規字第59號文《水庫庫底清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參照遼寧省已建成的水庫清庫辦法,結合白石水庫淹沒區實物情況,庫底清理范圍是:10年一遇洪水移民線至正常蓄水位(127m高程)之間范圍內,實行一般性清理,果樹、山林等樹木可不采伐;正常高蓄水位至死水位以下2m(106m高程)之間范圍內,為重點清理區;106m高程以下不做清理(主河道)。對選定的養殖場、碼頭、供水工程取水口等區域,由各有關部門提出規劃和清庫意見。白石水庫淹沒范圍涉及北票的上園、大板、下府、長皋、紅石砬、涼水河、八家子、章吉營等8個鄉(鎮),27個村,88個自然屯,5975戶,18651人。
建筑物的拆除與清理:各村屯公、民用房及附屬建筑物均應拆除。墻壁應推倒攤平,不能利用且易漂浮的廢舊料就地燒毀。鐵路、公路、輸電、通信、廣播線路、工礦企業、水利工程等地面建筑物及其一切附屬設施必須拆除,并將廢物運至庫外。大口井等地下建筑物,采取填塞、封堵等措施處理。
林地清理:國有、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山林、灌木叢、零星樹木以及果樹等,應齊地鋸掉(殘留樹樁不得超出地面0.3m),并運至庫外。余下的枝椏樹頭,需就地安全焚毀[7]。
水利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維護庫區生態平衡、控制水土流失對于水利工程建設尤為重要。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環保施工將居于主導地位,對未來水利工程建設意義重大。
[1] 吳國新.烏金塘水源地濕地工程水土流失影響分析與評價[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11):89-91.
[2] 隋巖,車欣,劉楊.加強寬甸河道整治的對策和建議[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7):74-75,73.
[3] 張宇特,張宇殊.烏金塘水源濕地處理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與評價[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6):139-140.
[4] 趙垠.凌河自然生態保護區河道治理分析[J].水利技術監督,2014(5):42-44.
[5] 郭福厚,梁鳳國.遼寧省濕地資源保護的對策分析[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6(1):33-34.
[6] 徐飛.沈陽地區水資源短缺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5(1):24-26.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based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 of Baishi Reservoir Project
LI Baoshi
(Liaoning Northwest Water Supply Co., Ltd., Shenyang 110003, China)
Since large scal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long cycle, large engineering quantity, variou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ategories, concentrated personnel arrangement and large area, Baishi Reservoir use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ode to change the previous phenomena in people’s impression, namely dirty, disordered and poor, thereby ensuring 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of main work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during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reservoir area cleaning; countermeasur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7.022
TV512
B
2096- 0131(2016)07- 007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