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靜
(汶上縣水利局,山東 汶上 272501)
汶上縣加強水資源管理的經驗體會
劉靜靜
(汶上縣水利局,山東 汶上 272501)
通過對汶上縣水資源狀況分析,簡述了水資源管理經驗,提出了相關建議,為綜合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提供參考。
汶上縣;水資源管理;水資源利用
汶上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8 664.2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8 546.7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0 117.5萬m3,人均占有量280 m3,僅占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2%。根據水資源量供需平衡計算,一般年份平水年(p=50%)水資源量為2.06億m3,可利用量為1.79億m3;枯水年(p=75%)全縣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79億m3,總需水量為2.42億m3,缺水0.63億m3,屬水資源緊缺縣之一。
1.1水資源時空變化大
汶上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37 mm,降水量年際之間變化較大。汛期(6~9月份)平均降雨量46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73.1%。受降水量變化的影響,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量的變化幅度也比較大。
1.2水資源區域分布差別較大
汶上縣水資源量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東北部山丘區地面坡降較大,地表徑流量隨季節和降雨量大小變化,汛期河道水量豐富,枯水季節常常斷流。山前沖積平原地處汶泗沖積扇的前緣,砂層較厚,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靠大氣降水、人工回灌及山丘區地下水側滲補給。
1.3水資源受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大
在城市和工業較為集中的中部平原區,地下水用量較大,處于超采狀態,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了以縣城城區為中心,東至苑莊、南站,西至寅寺、次丘大面積的漏斗區。由于城區工業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地表水污染日趨嚴重,地下水污染也逐年加重,人為的減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供水量。
2.1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
汶上縣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縣水利局與縣發改局、縣環保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強化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同環評、土地預審等一樣作為項目立項審批的前置條件,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需要取水的(包含取用公共供水的)建設項目要進行水資源論證并實行計劃管理。要嚴格建設項目批準程序,對于應該開展而未依法完成水資源論證工作的建設項目,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取水許可;對未獲得取水許可的,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不得批準立項,環保部門不得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2.2規范取水許可管理
取水許可制度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實施監督的有效手段,也是水資源管理系統運轉的關鍵措施。汶上縣規范取水許可的登記、申請、審查及發證管理,嚴格按照法規做好取水許可變更和換發證工作,落實取水設施驗收發證工作,合理核定許可取水量,優化配置流域內水資源,使水資源更合理地配置,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2.3嚴格計劃用水
計劃用水制度是用水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通過科學合理地制定用水計劃,并按照用水計劃安排使用水資源,減少用水矛盾,以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對用水的需要,并促進水資源的良性循環,實現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汶上縣在濟寧下達的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內,依據有關行業用水定額標準、取用水戶近3年實際用水量、水平衡測試結果等內容,制定下達區域內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類取用水戶年度取用水計劃。2014年對46家企事業單位下達用水計劃1 684.756萬m3(包括從公共供水管網取水的企事業單位8個)。對14處鄉鎮下達用水計劃17 505萬m3,核減用水計劃371.82萬m3。
2.4嚴格計量收費
1)強化取用水計量管理。對所有取用水戶安裝符合國家計量標準的計量設施,并做到定期校驗,非農業取用水戶一級計量設施安裝率達到了100%。省、市發證的3家企業的14眼自備井及縣發證的年取水量5萬m3以上的12家企業23眼自備井,均安裝了用水計量在線監測設施。省、市級以上發證的取用水戶遠程在線監控率達到100%,縣級發證的規模以上非農業用水戶遠程在線監控率達到60%以上。
2)嚴格征收水資源費。以三條紅線為主抓手,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按照法定的征收范圍、標準、程序征收水資源費,積極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嚴格用水管理,按時抄表,并按取水單位實際取水量下達《單位用水情況通知單》和《水資源費交納通知書》,做到程序合法。二是對各取水單位量水計量設施嚴加管理,對水表損壞的及時下達《限期安裝計量設施通知書》。三是積極理順新增管理單位,多次深入新增取水單位進行宣傳,使繳費單位了解征收水資源費的法律依據、繳費標準、目的意義。通過深入細致的宣傳活動,提高了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水法律意識,為強化水資源管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四是嚴格落實用水計劃考核,實行水資源累進加價制度。對超計劃的用水企業按照《山東省超計劃(定額)用水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暫行辦法》(魯價費發[2011]179號文)中規定的標準進行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2014年共對陽城電廠、唐陽煤礦、山東正昌源工貿有限公司、汶上縣華森工礦機械配件有限公司等7家取水單位征收了超計劃水資源費。
3.1強化領導,認識提高是前提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把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作為水利工作的重點,統籌治水、科學治水、依法治水,才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才能確保生活、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要。只有贏得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明確各有關部門、單位的職責,才能進一步推行水資源目標管理,確保水資源管理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才能確保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3.2依法行政,密切配合是保證
加強部門間的橫向銜接,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解決水資源管理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在水資源管理過程中,堅持依法行政,密切與法制辦、法院等單位協作,依法處理違法案件,聘請職業法律顧問,專門協調執法事宜,做到了程序合法、標準合法、過程合法。
3.3措施創新,科學獎懲是關鍵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強力推進水資源管理工作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不斷提升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完善獎懲機制,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和企業管水人員的積極性,有效推動水資源管理工作。
要堅持學以致用、注重實踐、緊密聯系汶上縣水資源管理實際的原則,解決影響和制約汶上縣水資源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改變水資源管理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構建實現水資源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使水資源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在水資源管理系統中形成推進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的共識,促進水資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學、更加高效,確保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用水的需要。
(責任編輯趙其芬)
TV213.4
B
1009-6159(2016)-04-0045-02
2015-08-12
劉靜靜(1981—),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