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岳/文
?
陳云力拒“三種人”
·顏東岳/文

改革開放之初,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的現象十分嚴重。能否順利實現干部的新老交替,成為關系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能否長期堅持、黨和國家能否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作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陳云在積極倡導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同時,又反復強調要堅決清理“三種人”,純潔黨的干部隊伍。
“三種人”是指在“文化大革命”中追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這批人雖然曾在“文革”中拉幫結派,造反奪權,組織武斗,誣陷迫害干部和人民群眾,但在改革開放初期,其中許多人還很年輕,有知識有專業,又很會看風向,若不掌握政治標準和不嚴格考察歷史表現,很可能讓其混進干部隊伍。因此,陳云從一開始呼吁抓緊提拔中青年干部的同時,就強調對“三種人”一個也不能提拔。如1981年7月2日,陳云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鬧派性的骨干分子,打砸搶分子,一個也不能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我說一個也不能。”“當時鬧派性的、‘造反’的人很多,許多是隨大流的,但里頭的骨干分子不能提到領導崗位上來,一個也不能提拔,手不能軟了。”為何不能提拔?陳云解釋說,盡管這些人現在表現好甚至“蠻好”,但那只是他們要爬上來的需要。還因為一批老同志還在,“但是,到了氣候適宜的時候,黨內有什么風浪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變成為能量很大的興風作浪的分子。有一個,有兩個,就可以串聯,興風作浪。他們說,沒有把這些老家伙整倒、整死,現在還在臺上,當時整死就好了。”“因為時局變化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變成能量很大的興風作浪的分子。”陳云主張嚴肅對待的同時又提出“可以給他一般的工作做。”
鄧小平非常贊成陳云的觀點。1982年1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討論中央機構精簡問題會議上說:“人一定要選好。還是老話,要堅決貫徹陳云同志講的幾條,幾種人不能放進去啊!”
1982年9月28日,陳云看到北京大學黨委送來的一份反映青年人思想動態的材料后,給鄧小平寫了封信:“我對派性骨干分子和打砸搶分子確實認為不能提到領導崗位上來,當然指重要崗位。這個意見我現在還是這樣看法。”“我們黨在二三十年后那個時候也會正派人當權。但不能不想到20年30年以后的情況,因此現在提拔培養中青年干部時應該注意這一點。”“我們對老年同志比較熟悉,對林彪、‘四人幫’分子也比較知道他們的底細。但對這些人也不能采取‘俱往矣’。”“十年內亂沾邊的人很多。當時大家不能不表態……對沾邊的人,黨必須根據那時環境,理解他們,采取爭取政策。但對陷得很深的人,我們必須記錄在案。不能‘俱往矣’。我們不是換了幾個省市委第一把手和若干在職干部嗎?這就不是‘俱往矣’。”“我同意事情有個發展過程的意見。重在表現。”“為了統一認識,我提議中央常委或政治局對這個問題討論一次。對這個問題,我想找你談一次話,時間由你定后通知我。”從中足以看出,陳云對清理“三種人”的態度是多么的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