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郭 勇 王 進 尹學成
?
溯源管理在港口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郭勇王進尹學成
摘要:隨著我國缺陷設備產品召回制度的正式實行,設備溯源管理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本文分析了港口設備制造、出廠至安裝調試的可視化監控要求,構建了設備材質溯源模型,實現了設備材質有源可溯和故障分析有據可查,對港口設備溯源管理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港口設備; 溯源管理; 溯源系統; 可視化儲存
港口設備主要分裝卸作業類,如岸吊、起重機、龍門吊、抓斗、輸送帶、傳送管、卷揚機、牽引機,輔助設備類,如拖輪、快艇、疏浚船、挖泥船、交通船、引航船等。港口設備是現代化港口從事裝卸運輸生產必不可少的物資技術基礎,是港口生產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港口設備溯源體系,從質量源頭入手,實現設備采購、設備制造、物流運輸、安裝調試全過程設備追溯鏈,是進行設備故障分析、設備質量改進的基礎保證。
1設備溯源管理
設備溯源管理是利用溯源技術,在港口機械設計、制造與加工過程中,保留分段或分部的材質模型,注明設備的所有信息;設備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節點或隱蔽工程項目,必須經設備監理、用戶代表和制造商三方驗收合格簽字后,再進行下一個生產環節;設備制造節點尤其是隱蔽工程、出廠裝運、物流運輸、目的地吊運、安裝與調試等環節的可視化監控,并將以上材質溯源模型、檢驗記錄、監控影像等通過溯源技術錄入設備管理信息系統,以便使用單位查詢。
2溯源管理系統的建立
2.1構建設備材質溯源編號或模型
材質溯源模型不同于模具,在設備加工制造過程中,提取少量材質原料,能夠滿足材質檢驗需求即可,呈方體或圓柱體形狀,貼上標簽、編號封存,并將信息分類,輸入設備管理系統存檔。設備材質分為主體設備材質和配套附件材質,無論是設備主體制造商還是主要配套件廠家,都應向用戶提供設備溯源材質模型,比如皮帶輸送機,機體材質由合同制造方提供溯源模型,減速齒輪箱相關材質模型則由配套廠家提供。制造商、配套商及用戶都應將材質模型按溯源技術要求,采取防潮、防腐、防銹等措施,在通風、干燥的倉儲環境下保存。以某公司為港機設備提供的齒輪產品為例,分部位、零件、工藝處理等建立溯源編號或模型,并按工藝流程、材料類型分段、分類建檔保存,如箱體鑄造追溯號, 記錄供應商名稱和鑄造號碼(見圖1)。除此之外,其他也應該全面建立追溯號體系,進行規范標示。

圖1 供應商名稱和鑄造號碼
2.2重要節點可視化管理
港機設備可視化管理是指利用現代高科技影像手段,在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重要節點用高清攝像機或其他留影技術,尤其對產品隱蔽部位加工處理時,不僅有合格的驗收證明,還要有全程檢驗視頻錄像留存;設備成品后,出廠包裝、吊運、上車,目的地拆裝、吊運、安裝、試車等環節采用清晰或高清視頻影像等技術管理,實現管理上的透明化與可視化,這樣管理效果可以滲透到制造廠家、供應商、用戶管理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同時,設備可視化管理能讓設備管理流程更加直觀,使制造廠及用戶內部的信息實現可視化,并能得到更有效的傳達,從而實現管理的透明化。同時,在港口生產作業現場也需要安裝可視監控,因為大多數的故障或事故信息,是經過許多管理階層的傳遞,最后才送到最高管理人員,在往上級呈報途中,信息就愈來愈抽象而偏離了事實。然而,在作業現場實施可視管理,管理人員只需在可視監控間,一眼即可看出問題的所在,而且可以立即下達指示,從而防止人為失誤或遺漏,始終維持正常狀態,而且通過視覺,使問題點和浪費現象容易暴露,事先預防和消除各種隱患和浪費。
2.3建立溯源管理系統檔案
當前,港口機械設備類溯源管理系統的檔案建立亟待完善。隨著產品溯源編碼或模具的建立,可視化管理過程的視頻保存等,溯源管理系統匯聚文字資料信息和電子文檔及影像、圖畫等于一體,整理并完善溯源系統檔案。溯源管理系統檔案的建立,除檔案建立普通要求外,還需要嚴格執行國標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原料、加工及裝配的測量和檢驗報告存檔;主要零部件記錄可追溯編號存檔;訂單號、物料號、溯源編號等匯編成《設備溯源清單》,整理存檔。重要節點工程或隱蔽工程,驗收報告附可視影像歸檔保存,保存年限不少于設備全壽命周期。重要吊運、運輸、安裝、調試等環節,可視化影像資料歸檔保存,保存年限不少于設備質保期。
3結語
溯源管理同時也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依據和體現,溯源系統可以實現所有批次產品從原料到成品、從成品到原料100%的雙向追溯功能。系統的建立不僅對生產工藝過程進行全程監督,還可以在原料質量源頭對供貨商加以約束,一旦發生相關故障或事故,監管人員就能夠通過該系統判斷內部使用是否存在操作不當行為,外部也可借助該系統查找是哪個環節、哪個步驟出現了問題、責任人是誰,避免了事故處理時由于資料不全、責任不明等系列質疑或困難,使問題得到更好更快解決。
郭勇: 222000,連云港市連云區中華西路18號
《港口裝卸機械》手冊即將出版
由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港口機械分會組織編寫的《港口裝卸機械》手冊,將于2016年上半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手冊全書分為5篇、共45章,內容涵蓋港口起重機、港口裝卸搬運車輛、港口連續輸送機械、港口連續裝卸機械、其他裝卸設備等5大門類、70余種港口機械產品。手冊針對廣大港機專業工作者對設備選型、港機應用和維護管理的需要,重點闡述產品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產品型號、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以及國內外技術發展動向、相關技術標準與安全規范、設備選用計算方法與應用案例等內容。
本手冊為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組織編撰的“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工程機械手冊》中的第四卷。根據《工程機械手冊》編寫工作的總體布置要求,第四卷《港口裝卸機械》的編寫組織工作由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港口機械分會全權負責。經同行推薦和民主協商,港口機械分會于2014年初成立了《港口裝卸機械》手冊編輯委員會,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副總裁、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董事長宋海良博士任編委會主任;由武漢理工大學陶德馨教授擔任主編,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嚴云福教授級高工、上海海事大學董達善教授、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張德文研究員擔任副主編。為了有效推進工作,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港口機械分會專門成立了《手冊》編寫辦公室,學會秘書長鄭樓先編審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手冊》的編撰組織與協調工作。
手冊內容與相關的港口機械產品設計手冊、設計規范等書籍有一定的互補性,可為廣大港口設備用戶全面了解和正確選用港機設備提供技術指導,為各類港機設備生產供應商有效組織產品開發提供幫助,也可以供從事港口規劃設計、裝卸工藝設計、港機產品設計、港機使用與維護等專業技術人員和相關大專院校師生學習、參考使用。
Application of the Traceable Manag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Port Equipment
Lianyungang Port Group Co., Ltd. Guo YongWang JinYin Xuecheng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fective product recall system in China, traceable management has caused wide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 of visual monitoring from the manufacturing and leaving factory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of the storage equipment, and realizes the traceability of material and investigable of fault analysis by building the traceable model of the equipment's material which has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to the traceable management of port equipment.
Key words:port equipment; traceable management; traceability system; visual storage
DOI:10.3963/j.issn.1000-8969.2016.01.014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