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剛(山西潞安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
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長治基地設計實踐
崔雪剛
(山西潞安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山西長治046000)
摘要:以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長治基地為例,依據建設項目的功能特點及場地現狀,論述了項目的規劃布局、建筑設計及建筑與場地的結合,指出該基地的建成提高了本地區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滿足了重特大事故災難搶險救援的要求。
關鍵詞:救援基地,規劃布局,建筑設計
1.1面臨的問題
潞安集團下屬的礦區遍布各地,現有的位于襄垣縣候堡鎮的潞安集團救護大隊,無論從地理位置、人員編制還是資源配置方面,都難以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
同時長治市大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只建設了行業系統內的信息指揮中心,難以實現行業間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1.2項目背景
為了加快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有效應對各類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和復雜事故災難,山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決定在該省長治市、陽泉市、大同市等6市建立省級綜合應急救援基地。
根據長治市人民政府批發的長安局辦字[2012]54號《關于建設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長治基地》的報告,最終確定由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長治市政府共同建設該項目。
1.3項目概況
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長治基地位于長治市堠西莊村,G55高速公路長治南出口向東約2 km處。項目規劃用地面積99 990 m2(150畝),圍墻內用地面積72 670.8 m2。該項目包括以下單體建筑及設施:
潞安大隊樓、潞安中隊樓、訓練館、檢修及物資儲備庫、氧氣充填室、地下演習巷道、400 m跑道操場及其他室外公共設施。
長治市應急大隊樓、應急中隊樓、警示教育中心、檢測試驗綜合樓及其他室外公共設施。
根據國家對國家礦山救援基地的扶持政策及增建思路,結合企業發展狀況,考慮“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并為后期的持續發展預留空間。
以“應急救援”為中心,“接警及時、出警迅速”為設計原則,合理劃分功能分區;合理組織內部流線,做到出警流線、物資流線、通信流線互不交叉,形成一套高效的、邏輯性強的救援體系。
建立涵蓋信息收集、信息決策、戰時指揮、信息發布等功能的綜合應急救援響應平臺。
3.1總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依據場地現狀,將兩個主要出入口設于場地南端,直通省道S326,建設場地與省道之間留有30 m寬綠化帶;一個次出入口設于北側。
項目將潞安大隊樓及長治市應急大隊樓平行布置于場地最南端,滿足了消防車出警的便利。訓練館及警示教育中心位于場地中間,訓練館為消防戰士提供了就餐及日常體能訓練場所,警示教育中心為消防系統內部培訓及對外普及消防知識的場所。
潞安中隊樓及應急中隊樓為宿舍區,最北側為檢修及物資儲備庫和檢測試驗綜合樓,檢修及物資儲備庫主要為應急救援大型車輛停放庫房、救援設備及物資的維修場所。檢測試驗綜合樓主要作為長治地區企事業單位消防設施檢測鑒定的場所。
八棟主要建筑的平面布局依據高效、便捷等方面,從南至北依次布置,做到了整個項目功能分區合理,動靜劃分明確,方便管理,利于使用。同時在場地北側設了預留用地,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留有空間。
3.2道路及綠化設計
項目采用“三軸一核心”的布局形式,核心即指訓練館及警示教育中心之間圍合的公共空間,西側為雕塑、廊架、水景、展示墻,作為救援中心展示消防理念的室外活動場所;東側為樹陣、林蔭小道,石凳,為參觀警示教育中心的人們提供一個臨時休憩,親近自然的場所。這些公共空間承載了人們的休息和交流活動。三軸指的是場地中南北向三條道路,將場地平均分成三部分,西側為體育運動區,中間為潞安集團救護大隊辦公區,東側為長治市安監局辦公區。這三條道路兩旁的林蔭道與上面提到的一核心共同構成了該項目的景觀要素。
1)潞安大隊樓。
該建筑層數為5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146 m2,建筑面積為5 807.8 m2。其中1層部分用房為省級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保管隊、多媒體電教室、支部活動室;1層其余部分以及2層、3層為潞安集團救護大隊榮譽室、保衛科、車管科、戰訓科、辦公室、政工科、后勤科、培訓科、財務科、司馬礦財產管理辦公室、領導辦公室及會議室、接待室等;4層為大會議室、調度室;5層為監控室、值班室及視頻會議室等。
2)應急大隊樓。
該建筑層數為5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146 m2,建筑面積為5 547.8 m2。其中1層部分用房為省級綜合應急救援基地機關;1層其余部分以及2層為長治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包括領導辦公室、財務科、應急處置科、辦公室、信息統計科、檔案室及小型裝備室等;3層為長治市應急救援大隊辦公室,包括領導辦公室、政工科、財務科、辦公室、保衛科、后勤科、培訓科辦公室等;4層為大會議室、調度室;5層為監控室、值班室及視頻會議室等。
3)訓練館。
該建筑層數為2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982.9 m2,建筑面積為4 164.1 m2。1層為廚房、餐廳(可同時容納約250人就餐,服務于整個基地)、包間及輔助用房等;2層為籃球館及管理人員辦公室等。
4)警示教育中心。
該建筑層數為地下1層,地上4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2 120.2 m2,建筑面積為8 891.7 m2。地下1層為礦井、鐵路、民航、電力、火災、地震等行業安全模擬演練廳;1層為道路交通、旅游、消防、地震等公共安全方面的展廳,以及臨時展廳、序廳等;2層為煤炭、非煤礦山、特種設備、民爆、危化、煙花爆竹、冶金等工貿行業的展廳;3層為建筑安全、消防、電力、民航、鐵路等行業的展廳;4層為多功能廳、管理人員辦公室,以及職業健康方面的展廳。
5)潞安中隊樓。
該建筑層數為6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251.5 m2,建筑面積為6 316.3 m2。主要功能1層為戰備值班車庫(共計可停放14輛救護及消防車),設備材料庫及儀器著裝室;2層、3層為各礦山救護中隊宿舍(兼辦公室和值班室,每層15間宿舍,3人間帶衛生間),會議室/學習室,儀器操作室等;4層、5層為各危化救援中隊宿舍(兼辦公室和值班室,每層16間宿舍,3人間帶衛生間),會議室/學習室,儀器操作室等;6層為發展考慮預留層。
6)應急中隊樓。
該建筑層數為6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244.3 m2,建筑面積為6 280.3 m2。1層~5層每層為一個應急救援中隊,包括宿舍(共49間,3人間帶衛生間)、辦公及輔助用房等;6層為各中隊公共辦公室、活動室及輔助用房等。
7)檢修及物資儲備庫。
該建筑層數為1層,鋼結構,網架屋面,建筑面積1 375.8 m2。主要功能為大中型物資儲備(內設行吊)及各救護中隊設備及儀器維修室,儀器配件庫,藥品化驗室,氣體分析及維修、化驗人員辦公室兼宿舍。
8)檢測試驗樓。
該建筑層數為5層,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為1 146 m2,建筑面積為6 210.3 m2。1層~3層為機械實驗室、標定試驗室、清洗室、烘干室、高溫室、顯微鏡室、標準氣體配置室、分散度測定室、色譜室、分析室、藥品庫、儀器室及輔助用房等;4層為辦公室;5層為辦公室、活動室、會議室等。
9)地下演習巷道。
鋼筋混凝土結構,長688 m,包括的類型有泄水巷、采煤工作面運道、采煤工作面風道、掘進巷道、總進,回風巷道、進風下山、矮巷、采煤工作面、運輸上山、行人回風上山、硐室等11類。
10)400m跑道的操場(塑膠跑道)。
操場占地面積約為15 039 m2。
設計場地呈南高北低狀,平均坡度為1.7%。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地形,減少施工土方量,節約投資和工期,建筑布局結合地形,分為多個臺地布置。場地西側為訓練場,東側為臺地布置,訓練場大致為同一高程,中間部位同緊鄰東側場地高程相同。場地南側有30 m寬的綠化帶,可以阻隔南側市政道路雨水進入場地。同時在場地北側圍墻外設置截洪溝,保證北側村莊不受場地雨水的影響。
地下演習巷道可為應急救援中心類項目獨有的地下設施,項目將演習巷道布置于訓練場下方,不僅節約了訓練場的回填土方量,同時方便隊員開展實戰化訓練,做到了功能性和經濟性的完美結合。
山西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長治基地的建成不僅服務于潞安集團下屬的南部礦區,包括司馬煤業、高河煤業、李村煤礦、古城煤礦、慈林山煤業、高純硅業公司、王莊新井和太陽能公司等8個單位。改善了目前煤礦數量多,國家救援基地不足,分布不合理的現狀。同時對于指揮協調長治及周邊地區安全生產各類事故災難的搶險救援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柯錦城.關于建立廈門市統一災害應急救援中心的設想[J].低碳世界,2015(3):307-308.
[2]王琳.談霍州煤電應急救援中心規劃設計方案[J].山西建筑,2014,40(35):28-30.
On design practice for Changzhi basement for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rescue in Shanxi
Cui Xuegang
(Shanxi Lu’a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nsultancy Co.,Ltd,Changzhi 046000,China)
Abstract:Taking Changzhi basement for safety production emergency rescue in Shanxi as the example,the paper indicates the planning layout,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combination of buildings and site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and sites of the program,and points out the basement construction improves the capacity of preventing and settling emergency issues,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the rescue in major and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accidents.
Key words:rescue basement,planning layout,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6-0023-03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簡介:崔雪剛(1983-),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