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李昂
(1.郯城縣水利水產局,山東郯城 276100;2.郯城縣交通局,山東郯城 276100)
郯城縣農村汪塘整治措施及建議
王建華1,李昂2
(1.郯城縣水利水產局,山東郯城 276100;2.郯城縣交通局,山東郯城 276100)
汪塘作為農村中最為常見卻一直被忽視的水利與環保項目,近幾年來,越來越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對汪塘的整治漸漸被提上日程,該文對此進行了分析。
郯城縣;農村水利;汪塘整治
汪塘,實際上就是在農村由多年排水形成的低洼地帶,俗稱汪塘。多年以來,汪塘在廣大的農村,起到了很好的防洪排澇及灌溉水源作用,有利的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地方灌排系統的不斷完善,汪塘原有的作用已不明顯,成為當地的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據調查數據統計,郯城縣現有汪塘1 657處,累計水面面積749.67 hm2。其中個人承包占48%,村委所有占52%,養殖占38%,灌溉兼排洪占39%,廢棄占23%;水質較好的占13%,水質差的占87%,淤泥平均深度0.7~1.5 m之間。98%以上汪塘出現滲漏,95%以上的汪塘沒有治理過,村內汪塘除了養殖以外,均成為垃圾池。很多汪塘淤積嚴重,岸坡坍塌,甚至被填埋、破壞,導致農村汪塘面積逐年減小,調洪能力逐年下降,水環境惡化,水生態失衡,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周圍的居民生產生活,人們群眾強烈要求對村內汪塘進行治理和全面保護。
汪塘數量較多,分布范圍較廣,對于汪塘的整治,雖然單項工程量不大,但由于汪塘的地理位置不同、作用不同、占地面積不同,其整治的措施也應當因地制宜,需要在現場全面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認真歸類,制定不同的實施方案,并結合國家投資政策(比如結合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爭取以小的投資獲得較為良好的社會效果。郯城縣水利部門對全縣的汪塘已完成登記造冊及相關現狀汪塘的圖像采集工作,根據汪塘的分布及調查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全縣已完成的部分汪塘治理較為成功的案例,對汪塘的整治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2.1 “垃圾塘”變為“環境美化塘”
這類措施適用位于村莊中間或靠近村中主要交通道路附近,對周圍農民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且有附近生活用水匯入,蓄水較深的汪塘,在治理時與村莊的污水處理管網建設相結合,污水進行凈化成為中水后排入附近自然水體或就近農田灌溉使用。但由于此類汪塘位于居民區,居民環保意識較差,平時疏于管理,垃圾遍地。利用這些低洼地改建成小型人工濕地,不再另外占用別的土地,按濕地的構造要求進行改建,栽上水生植物,對周邊進行整理護砌,結合地勢營造美化環境的小型水工建筑物。這樣可省去大量的土方開挖,原汪塘經簡單整修后直接進行濕地防滲及濕地填料等工序,節省了時間,同時是也降低了工程投資,更重要的是水生植物對匯入的生活污水進行沉淀凈化,變為可利用的中水,一舉兩得。這類措施可在不改變汪塘原有用途的情況下,構建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水質凈化能力強和景觀效果美麗的人工濕地生態系統。
2.2 “廢塘”變為“防洪灌溉塘”
這類措施主要應用于村頭或田邊的低洼地帶,靠近農田,有灌排水系統與附近自然河道相通的汪塘。這類汪塘原來就是主要為汛期排澇,旱時蓄水灌溉而修建的。由于多年淤積,疏于清理,汪塘損毀嚴重,甚至四周岸坡塌陷,蓄水量大大下降,至使汛期村內、田間雨水排泄不暢,積水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出行及生活,旱時不能有效蓄水,基本上成為了只占地而沒有任何作用的“廢塘”。對于這類汪塘,要及時進行清淤,對周邊進行選擇性防滲護砌,以恢復原有的防洪灌溉作用。尤其是在田邊地頭便于灌溉的汪塘,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防滲處理,汛期收集雨水,汛后提供灌溉水源,使常年不用的“廢塘”變為“防洪灌溉塘”,既節約了用地,又減少了開挖投資,一舉兩得。
2.3 單一汪塘變為“經濟養殖塘”
這類措施主要應用于原汪塘蓄水深度較深,約2.5~3.0 m,且靠近自然水體或區域內淺層地下水豐富,更換池水方便,周圍交通便利,形狀且現狀較完好,容易改造的汪塘。按養殖種類及其生活習性特點,對原有汪塘按養殖標準進行改造,并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使單一的汪塘變為“經濟養殖池”。經過改造后的汪塘,可供當地村民無償使用,同時對汪塘進行有效管理。這樣,在對原汪塘進行利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當地村民的經濟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2.4 回填整平
這類措施主要應用于原汪塘已淤積非常嚴重,常年處于干涸狀態,或已部分被利用,或周圍均為居民區,且目前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汪塘。對于該類汪塘,已沒有開發利用的價值。根據實際情況,對此類汪塘進行回填整平后,成為村民建設用地,或林地、園地等。既消除了安全隱患,又新增了土地。
2.5 擴容蓄水
這類措施應用于處于山澗或山腳的汪塘,主要為山地梯田提供灌溉水源。近幾年來,隨著小流域治理項目的推進,加大了山地的開發,梯田面積逐漸增多,種植面積不斷增大,但隨之而來的是灌溉水源的嚴重不足。受水源條件的限制,雨洪資源的利用成為主要的措施之一。對于處于這類地理位置的汪塘,要充分利用,在整治改造時要以擴容蓄水為主,對原有汪塘進行深度清淤,或是加高原有壩體,甚至使其升級為塘壩,達到收集雨洪資源的目的,甚至可作為生活用水備用。此類汪塘在廣大的山丘區廣泛存在,如加以有效改造加固,可省去新建蓄水池等蓄水設施,在節約資金,省時省力上均有較大優勢。
1)對汪塘的整治,必須建立在對現有汪塘實地普查的基礎上(包括面積、深度、位置、作用,現狀),普查數據真實可靠,根據普查結果,對現有汪塘進行分類備案,且自普查開始同時劃定保護范圍,指定當地人員進管理,加強對現有汪塘的保護;也可結合現有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明確產權。
2)水利部門要對實地普查的汪塘分鄉鎮按位置、作用進行分類歸檔,以明確整治方向,按輕重緩解的原則,結合有關治理政策進行分期分類的整治。
3)對于目前已經治理后的汪塘要及時移交給相關單位或個人進行管理,尤其是結合小型人工濕地建設的汪塘,這類汪塘由于進行了必要的配套改建,已發揮了較好的效果。要保證正常運行,必須加強管理維護,責任到人,并做到管理制度明確化、責任具體化、管理目標清晰化,只有這樣才能使作用長期化,有效避免再次廢棄化。
4)大力宣傳汪塘在減輕洪澇規模、減少水土流失、補充地下水源、灌溉農田、改善自然環境等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從思想上認識到汪塘的存在與其生活質量息息相關的道理,同時也要對汪塘的整治做好事前宣傳,讓當地村民了解汪塘整治的必要性及實用性,鼓勵其積極參與汪塘治理,并做好治理后的管理維護工作。
對農村汪塘進行整治是農村經濟增長、人民環保意識增強的必然結果,是今后改善農村居住環境中與污水處理、蓄水與農業灌溉、防洪與排澇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完善灌排體系上有較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 趙其芬)
S277
B
1009-6159(2016)-12-0060-02
2016-02-15
王建華(1973—),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