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強
[摘 要]以教育部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的評選為背景,重點分析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教學名師普遍要經歷的各階段性特點,為高校培養更多教學名師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層面的借鑒。積累階段:由新人向合格教師轉變;成熟階段:由合格教師向優秀教師轉變;創造階段:由優秀教師向教學名師轉變。
[關鍵詞]教學名師;積累;成熟;創造
[中圖分類號] G4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3-0050-02
我國從2003年開始設立“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紛紛跟進,評選各級別教學名師。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更重要的是借助名師評選工作推動高校師資隊伍的整體建設,打造名師工程,培養后續的教學精英和名師。
教師成長的實質是教師個體職業個性自主發展、不斷成熟的過程。分析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名師普遍要經歷的各個階段的特點,對于為高校培養更多教學名師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層面的借鑒意義重大。
一、積累階段——由新人向合格教師轉變
這一時期,職場新人剛剛真正走上教師崗位,有初為人師的喜悅,也有初入職場的緊張和拘束感,必須要經歷一個不可避免的適應階段。盡管很多青年人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接受過學校的入職培訓,但實際教學經驗不足。要成功完成角色轉換,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教師,一般要具備以下特征。
(一)熱愛本職工作
教師職業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既是專業,也是職業。一些人經常抱怨教師工作辛苦、清貧,缺乏幸福感。新教師在入職初期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嚴格要求自己,以踏實的工作作風融入教師隊伍當中。實踐證明,教學名師往往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處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投身于教學活動,踏實肯干,最終成就了輝煌的事業。
(二)人際關系良好
新教師充滿了年輕人的活力,想盡快熟悉工作環境,融入教師隊伍中,他們往往會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工作中,他們尊重長者、虛心學習、關心同事,積極為他人提供幫助;性格上,他們樂觀開朗、心胸開闊、不計較個人得失。這些新人往往會很快得到群體的認同。
(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在積累階段,一些精明的教學新手們往往會通過觀摩和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經過總結提煉和教學實踐的磨煉,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從“站上講臺”逐漸上升到“站穩講臺”,積累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由教學新人轉化為合格教師,再由合格教師上升到有特色的教學能手。
(四)渴求學習現代教育理念與他人經驗
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也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對于有志成為教學名師的青年人,除了要全面掌握本專業知識和發展動態外,還要對教育科研有濃厚的興趣,時刻關注最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汲取他人的教學經驗,善于反思,初步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
(五)善于把握機遇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面臨各種機遇,如果能把握和抓住這些難得的機遇,就可以獲得自己職業發展的新契機,使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一些自身業務精、能力強,同時心胸開闊、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人際關系良好,能得到群體認可的優秀人才,自然會獲得機遇的垂青。
二、成熟階段——由合格教師向優秀教師轉變
通過前一階段的積累,一名新教師已熟知了教師的工作職責和行為規范,已經熟練掌握了教育教學技能,具有了較高的工作能力,完全適應了教師角色,并成功地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大環境中,在學生心目中也樹立起了一定威信。他們中的很多人會通過持續努力,從原有的群體中脫穎而出,由普通教師成長為讓領導放心,讓同事欣賞、受學生愛戴的教學骨干,進而成長為基本功扎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突出的優秀教師。他們一般表現出以下特征。
(一)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事業心就是教師期盼自己在教育戰線上有所建樹、事業有成的上進心。所謂責任感,就是一種使命感。由于教師工作的特殊性,其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可能在轟轟烈烈中展示,而是體現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的教學工作中。高校教師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勤奮工作的熱情、務實創新的態度,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尋找快樂、創造奇跡,這是成為教學名師的基本素質。
(二)取得了一定的教學和科研成果
這一時期的教師,經過長時間的歷練,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水平顯著提高,開始專注于怎樣將教學和科研做得更好。在教學上,他們善于用教育理論來分析、解決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發表各類教學改革文章,獲得了不同級別的獎項;在科研上,能夠主持并完成一些科研項目,科研成果豐富,在校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獲得社會的認可;能通過科研促進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這些將為他們未來成為教學名師奠定基礎。
(三)建立了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風格主要通過能夠影響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的教學態度、教學語言、調控方式、結構藝術和場景形象等表現出來。風格鮮明、特點突出的教師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在較好的認知結構和深厚的教學功底的支撐下,能將教學活動科學化、規范化,能吸收、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將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教學藝術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富有個性化特征的風格,這是教師教學上成熟的重要標志。
(四)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威信
威信的樹立得益于教師本人的人品和能力。時刻注意調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處事公平、不抱偏見,對人對己一視同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學校各項制度,潔身自好、以身立教,這是建立威信的先決條件。同時,教師只有自身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認可,被同行接受,才能組織和領導一個教學團隊,順利開展工作。
三、創造階段——由優秀教師向教學名師轉變
創造階段是教師的成名階段。處在這一時期的教師完成了從優秀教師向教學名師的過渡。此時的他們已具備了很強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夠以自己的學科專業為基礎,用現代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以創新意識來研究自己的教學個性,創造出自己完整的教學思想體系和實踐操作體系。他們的課程或教學經驗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他們科研業績突出,成為學科帶頭人。他們一般表現出以下特征。
(一)具有很強的創新教育能力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高校是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搖籃。創新人才的培養要通過高校教師的創新教育來實現。所謂創新教育就是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創造品質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個成功的教師往往善于利用最新的教育科學成果,并將它們貫穿于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他們善于探索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并能夠以自己教學和科研中的創造性工作啟迪學生,變向學生傳遞知識為激勵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教師個性方面,他們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樂于接受不同的觀點,興趣比較廣泛,積極參與新活動。在教學風格上,他們注重以學生為本,善于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有很強的敏感性,想象力豐富,不拘泥于既有的教學程序。
(二)由教學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學者型教師轉變
所謂專家、學者型教師,就是指在專業學科領域上有一定專長,同時在教育教學的學術研究領域有一定造詣,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創新理念,能熟練運用教學規律和科學教學方法的教師。與教學經驗型教師相比,專家學者型教師具有以下特點:與普通教師相比,在擅長的專業領域內,他們能將更廣泛的、可以利用的知識運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他們具備了更強的認知能力,在專業領域,他們掌握的基本技能已經達到了高度熟練的程度,可以更迅速、更高效地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他們更富有洞察力,在教學第一線,他們能夠敏銳地發現能提升教學效果的有用信息,并有效地將這些信息聯系起來。在長期的歷練過程中,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主張,即在對教學實踐深刻總結反思后,形成的一種見解,或一種思想,這體現了教師對事業的忠誠,對學生的熱愛。在教學上,有想法有見解,能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這是名師保持一定影響力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不同于一般教師的顯著特征。
要成為一名教學名師,既需要其自身的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積累、不斷反思,也需要外部因素的干預和支持。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各階段的經歷對每個人的發展都非常重要,高校教師也不例外,他們的成長軌跡與高校的教學質量息息相關。因此,明晰普通教師在轉變為教學名師的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階段性特點,對于教師職業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王笑梅.關于青年教師成長規律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3(3).
[2] 方健華.名師專業成長的規律、影響因素與機制——基于名師成功人生的解讀[J].教育發展研究,2011(Z2).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