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場所。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培養應用型人才,應該結合實驗中心的建設實踐,改革思路和方法,優化實驗教學模式,堅持人才培養的原則,不斷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尋求更好的管理模式,發揮實驗教學的示范輻射作用。
[關鍵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423;C9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3-0060-02
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高校實驗室是提升教學辦學水平的場所,教育部早于2005年就開啟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工作。[1]2012年,教育部開始對“十一五”期間立項建設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展驗收工作,這充分體現出我國高等教育對實驗教學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視。[2]“十二五”中也明確提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要求形成學校與社會聯合培養、教學科研結合應用、教學資源整合運用的實驗教學新模式[3],并進一步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實驗室的建設和改革,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制定合適的實驗室管理機制,改革實驗教學模式,打造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成為實驗中心建設的核心問題。[4]
一、實驗中心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一)明確中心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目標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應立足于學院的人才培養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設特色鮮明、教學質優的現代化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目標,以“理論-實踐-創新-應用-突破”的教學方式培養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進一步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科研實踐的學習平臺,并設立學生創新實踐科研項目基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的開發;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實踐技能。
(二)借鑒優秀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加強學院與國內外學術界的合作交流,了解國際的最新科研信息,更新教師隊伍的教學方法[5],借鑒并吸收優秀的教學經驗;緊跟技術發展前沿并接觸相關的新技術實驗室,把握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類型,完善軟硬件的建設;調整實驗實踐課程的結構,提高教學內容的社會聯系性,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完善網絡教學交流平臺的建設。
(三)實現跨學科交流,進一步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學校與企業聯合開發使用價值高、教學質量高、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課程,協同進行實驗指導書的編寫與修訂[6];開發本校特色的多媒體課件,結合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提高實驗教學的靈活性;全校師生共享實驗教學資源,形成教學示范輻射的作用;規范實驗室的管理機制,提高實驗實踐教學的效率。
二、實驗中心的教學體系
(一)教學體系相關課程設計
實驗中心的教學課程設計嚴格按照本校教學計劃執行,同時針對專業的特點,修訂實驗教學大綱,協同企業統一實驗內容[6],并以教師為主安排具有設計性、綜合性、研究性的實驗項目。實驗中心以理論教學為前提,進行實驗實踐教學,在這過程中不斷思考創新,鼓勵學生動手應用實踐,尋求教學和培養新突破,構建了一個“理論-實踐-創新-應用-突破”的層次遞進型應用型人才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層次型培養模式
實驗中心積極鼓勵學生跨年級、跨專業組建團隊,申報中心提供的科研實踐課題,由高年級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積極參與科研,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交流,以高年級學生的研究經驗幫助低年級學生提高科研實踐的能力。此外,還通過參加學科競賽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形成一個層次互助的梯隊形人才培養架構,加強學生實際實踐應用的能力。
(三)交流合作教學
實驗中心除了負責校內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對外交流能夠借鑒校外優秀的教學辦學理念,同時保證學校在教育內容方面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保證學校科研辦學的發展方向。實驗中心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和標準設計教學課程,分層次培養學生,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課程設計基于企業真實項目改編,以企業工作標準設置教學強度,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實際實踐應用能力。
(四)教學隊伍建設
1.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分享。開展實驗室教學人員經驗交流會,以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為代表,帶領和教導青年教師,保證教學隊伍總體上得到穩定和持續的發展。
2.優化教學隊伍。實驗中心教學隊伍主要以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為主,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領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形成良好的教學團隊,不斷完善教學隊伍的建設并提升教學隊伍的教學能力,實現教學隊伍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院校的教改質量和科研工作。
3.確立教學隊伍管理機制。實驗中心主要從三個方面確立管理機制。(1)論文發表考核機制。通過教師發表的論文收錄情況確定教師的論文發表質量,以論文質量考核教師學術情況。(2)以評促優管理機制。為提高教師個人教學和科研能力,要求教師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職稱評定,促進教學團隊的教學辦學實力,增強實驗中心的建設。(3)績效獎勵激勵機制。分別以個人績效和團隊績效進行管理,設定考核標準,達到標準的予以獎勵,對不達標準的予以提醒,以此加強教師的危機感,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4.改變教學隊伍的結構模式。中心教學隊伍分為幾類:行政隊伍,負責處理好中心的一切行政事務;教學改革與建設隊伍,負責改革與建設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教學方式;科研項目管理隊伍,負責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科研能力。
(五)實驗教學信息平臺
實驗中心利用云計算技術優化整合資源,構建起了一個實現資源共享化、智能管理化、信息公開化及自助研究化的多種信息平臺。各個課程的學習資源、教師課件和教學視頻等經過校園內網共享給全校學生,學生能夠在平臺進行預習和交流等,教師能夠進行信息的發布和上傳。教學資源平臺還設有技術論壇,為學生提供解決軟件使用問題和討論實驗遇到的問題。信息平臺的建設為實驗中心開放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良好的環境[7],為學生提供了進行科研項目的場所,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創新實踐的能力。
三、實驗中心的建設和管理
為實現“理論-實踐-創新-應用-突破”層次遞進型應用型人才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學院設立專門的項目基金和獎勵,用于鼓勵學生申報科研項目和參與學科競賽;為進行項目研究的學生采取靈活的實驗室開放管理機制,提供良好的科研項目開發環境,通過各個科研小組的實踐研究,輻射該學科其余學生投入到項目研發中來,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融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開發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虛擬實驗技術和仿真等教學手段,提高教學體系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層層推進對學生的教學,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為同類型本科院校提供借鑒。
實驗中心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機制。實驗室的開放為學生進行科研提供了方便。實驗管理人員為學生提供使用支持,教師負責輔助并教導學生進行項目開發。中心管理人員定期進行設備檢測和配置,并協助實驗課程開展等工作,對實驗學生進行嚴格登記,記錄學生使用的器材和實踐,在進行實驗前清點耗材,實驗完成后登記器材的損耗情況,為實驗的進行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實驗中心在確保實驗室設備安全和器件齊全的同時,還要保證實驗教學的進度和質量、學生科研項目的正常進行。健全實驗室管理機制,形成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實驗室管理,能提高實驗室的資源利用率,合理配套實驗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實驗教學氛圍。
四、結束語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要根據學校自身教學特色和優勢,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應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根本目標,堅持“理論-實踐-創新-應用-突破”層層遞進的實驗教學模式,深化實踐實驗教學改革,調整教師隊伍建設,完善信息平臺資源共享,科學規范的制定實驗室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通過校外的合作交流,能發揮實驗教學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社會。
[ 參 考 文 獻 ]
[1] 王杰,劉曉鴻,馮璐,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實踐與體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311-313.
[2] 潘蕾.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5):164-166.
[3] 吳軍強,許小東,樂光學,等.省級重點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規劃的制定[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171-175.
[4] 范公廣,劉永萍,謝軍.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1):134-136.
[5] 章穎.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功能與作用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2):139-142.
[6] 梁迎春.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模式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2):88-90.
[7] 余建潮.依托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加強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117-119.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