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權 馬金柱 王銳 張華 崔玉東
[摘 要]崗位勝任力是崗位和人才實踐能力實現良好對接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經在高等教育等諸多領域得到良好應用。可以將基于崗位勝任力的管理手段引入生物工程專業類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之中,并結合生物工程類專業特點和學生培養規律,進行實踐能力訓練,提出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為完善課程實踐體系和促進校企深入合作進行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生物工程;崗位勝任力;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3-0153-02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發展階段,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益在穩步提高。同時我們必須正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凸顯的一些教育缺失現象,比如對于工科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和教育逐步落后于社會的需求[1],就業現狀堪憂,其中就包括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和應用潛力的生物工程學科。2014年6月9日,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與評估機構麥可思研究院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了“2014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暨研討會”,會議發布了《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該藍皮書列出了8個2014年本科紅牌警告專業,生物工程專業就位列其中。這種窘況不僅與生物工程專業本身的特質有關,也與工程人才素質教育的培養環節相連。
生物工程是實踐性和創新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培養的是應用型的工程類人才。在生物工程專業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提高實踐能力這一中心培養環節,才能發展生物工程類專業,提升專業內涵,打造專業特色,發揮生物工程類專業優勢,扭轉就業困局。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要求把“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作為工程教育指導思想。[2]這對我們破解就業難題,開展以提高實踐能力為核心培養目標的生物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方向。
按照國家教育指導方針,課題組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崗位勝任力理念引入生物工程人才培養體系中,構建了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以期為實施提高生物工程專業實踐能力目標培養提供一些借鑒。
一、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創設實踐能力專業工作室訓練平臺
眾所周知,高校和企業不同的運行管理機制導致現行很多校企合作難以深入化。[3]我們認為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是建立與企業相配套的工作制度。以某一相對固定的專業技術領域入手,在窄口徑、技術專業化范圍內建立專業工作室,可以有效激發企業的持續動力和高校育人的積極性。[4]為切實加強入駐專業工作室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通過綜合分析崗位勝任力理念下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把技能實踐和職業道德作為核心要素來進行實踐能力改革。
(一)專業工作室設置與運行管理
我院與大慶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友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按照與公司達成的協議,根據公司崗位能力要求,我們邀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和校企合作人員召開專業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會,參照公司崗位來設置專業工作室并報批學院審核。工作室由專業帶頭人、科研能力較強的專業骨干教師和公司技術專家為導師團隊牽頭組建,共同負責工作室管理和運營工作。在工作室成員選取上,采用導師專家組面試和座談形式擇優錄取,在校本科學生均可考慮,年級沒有要求。工作室成員規模控制在20人以內,以“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為分解指標,設每5人為一個崗位工作組,每個崗位工作組配備一名高年級學長全權負責該工作組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室崗位工作組負責人實行競聘上崗機制,任期2年,其中任期第一年結束前進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負責人視情況重新組織競聘。根據對接企業的崗位技術需求,導師團隊共同制定詳細的實訓指導手冊、員工行為規范和獎懲制度并提前下發工作組學員。按照實訓指導手冊時間表進行技術培訓和項目攻關。如果項目為骨干教師與企業聯合攻關項目或骨干教師的其他縱向或橫向項目,工作室崗位成員按照工作業績可獲得相應報酬。為鼓勵工作室發展,學院抽取5%項目經費用于培育工作室增長點。同時,學院給予骨干教師和企業技術導師分別以每周3節課工作量計算,撥一定經費補助工作室導師。
(二)基于技術工具的科學技能培訓
進入工作室的學員大多為大二大三的學生,他們基本上不具備正確的科學思維和一般的科學技能。為了讓學員勝任以科研項目為載體開展的實踐技能訓練,必須基本解決掉他們的這些缺點。首先,我們模擬福瑞邦集團技術開發小組崗位,按照實訓手冊,鼓勵學員主動通過中國期刊網數據庫CNKI、萬方和維普等查閱相關文獻,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文獻綜述、研究性文章和優秀的碩博論文,比較不同試驗方法的差異和優缺點,分析、剖析科學問題及創新點并召開文獻閱讀交流會。2周或3周后,要求各個崗位工作組依據崗位手冊里面的實踐技能訓練內容,設計試驗方案。最后由工作室導師和學員共同商討,分析確定合理可行的實踐技能訓練方案。
(三)以科研項目為依托,開展實踐技能訓練
根據與福瑞邦集團設立的校企產業化研發項目任務,我們將工作室設定的崗位工作組分別設定為項目上游、中游和下游攻關工作組。按照項目任務,細化各個攻關工作組的詳細工作方案,敲定每個科研實驗環節。項目研究實施周工作匯報制,要求天天有研究,周周有進展,月月有成效。根據每個崗位攻關工作組的業績和表現,在項目任務完成時予以獎勵。
在完成橫向項目后,為填補項目研究任務空白期,我們根據公司的發展愿景和產品更新戰略,同時立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按照橫向項目運行制度進行有序運轉。
我們以縱向和橫向項目為載體,以打造新產品和開發極具應用前景的科研成果為目標,在工作室內模擬現實企業研發團隊模式進行實踐技能訓練,創造了以產品為目標的企業科研攻關情境。
二、對接和拓展工作室實踐技能,構建崗位勝任力評價體系
設在高校內的專業工作室,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高校環境和文化的沖擊[5],學生會因為學校學院社團活動、學習任務或考研等求學目標困擾而出現情緒懶惰現象。為打造專業工作室成為現崗實踐的真正有效對接平臺,專業工作室在一個階段項目任務完成后,應立即進入企業進行現崗鍛煉。
(一)強化入職入崗職業培訓,提升職業素養
學生從工作室走出到現崗鍛煉,就成了真正企業的員工。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全體學員的入職強化培訓,一是加深了解企業的工作氛圍、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二是培育學員自控自律自制意識,使之不打折扣地執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三是讓學員從內心深處懂得并敬畏職業道德,明白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是企業生存之本,也是每一個員工的終身飯碗和人格展現。從現崗的勝任力出發,每周抽出一天時間對學員進行崗位業務強化培訓。按照不同崗位要求提出不同的培訓要求,分層次分階段展開必要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培訓、專業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溝通能力培訓、團隊合作技能培訓、產品及客戶服務培訓等,通過強化入職入崗職業培訓來培養學員良好的職業情操。
(二)企業崗位實踐訓練
按照企業管理要求,對培訓考核合格的學員進行現崗鍛煉實踐。在入崗前,由企業人力資源再次召集入崗動員會議,邀請部門負責人及工作室校內導師參加。會議明確崗位鍛煉的目標任務、時間安排及崗位責任等具體要求。會后實踐學員移交崗位,負責人安排任務,要求各崗位負責人制定崗位鍛煉計劃,綜合學員崗位表現和實績,寫出考核意見并報人力資源部備案,為學生實踐考核檔案記錄和企業人才儲備提供直接資料。
(三)企業高校聯合評價崗位績效
按照公司員工聘用辦法和崗位績效考核文件,對學員各階段工作態度和專業技能水平進行量化考核。[6]考核以績效為核心進行等級排序并建立學員業績檔案。在考核評分環節,由企業和學校雙方成員組成評分小組進行打分評價,綜合討論確定。根據雙方自愿原則,鼓勵進入企業儲備人才的學員與企業簽訂就業合同。對于未簽訂就業合同學員,依據學院學生管理和考評細則,將考核成績以實踐課程成績計入學生檔案,作為學院評優和就業推薦的依據。
三、結語
通過近兩年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生物工程專業實踐能力訓練,為學員準確評價自身能力、尋找更適合就業崗位提供了有效平臺。我們創設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提高了學生就業率,完善了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的實踐課程體系,為社會培養了企業入職即是熟手的生物工程專業人才,達到了校企合作雙贏的預期效果,為校企持久深入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 注 釋 ]
[1] 鄒坤,龔大春,龔美珍,劉士平,羅華軍.“一體化·四共同”生物產業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3(7):140-141.
[2] 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培養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48-57.
[3] 李曉敏.培養生物工程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186-187.
[4] 張凌琳,于海洋,葉玲,鄭巧,周學東.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精英培養模式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1):104-106.
[5] 龐松鶴.適應“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與實施探索[J].高教論壇,2014(4):52-53.
[6] 張代濤.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校企互動、崗位引領”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05-109.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