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2年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以來,我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在這次金融危機當中這些企業一些潛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也隨之暴露了出來。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應當積極聯系政府,爭取更多政策的支持;同時從自身的不足之處出發,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企業標準,為企業未來擁有更好的發展及在國際市場有更強的競爭力鋪平道路。
關鍵詞: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金融危機;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量急劇下降,首當其沖的就是一些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對于這些企業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是調整企業結構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一個機遇。
一、我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現狀
目前,我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主要依靠輕工紡織,機械五金,食品建材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占民營企業出口總量的70%以上。這類產品的特點是技術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低,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主要依靠價格優勢,這種優勢是建立在中國傳統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低的現狀上。
我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主要定位于國外中低端市場。依靠國內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較低等優勢,在進入國際市場初期依靠低價策略迅速占領市場,且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有著相對大企業較強的靈活性,能快速針對市場的變化及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使企業更容易抓住機遇發展壯大。
二、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面臨的困境
1.成本提升,利潤下降
隨著我國越來越多9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他們對薪資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在持續攀升;致使企業運營成本大大增加,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甚至有的企業已經入不敷出。隨著近年來東南亞國家出口企業的快速發展,來自這些國家的競爭越來越大,致使國內民營企業很難將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通過出口產品價格上漲轉移到客戶身上。即使如今工人薪資水平以較快的速度上升,但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依然有著明顯的勞動力缺口。隨著近期全球經濟回暖,市場環境改善,出口企業的訂單也隨之增加,致使生產出口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一些行業出現了原材料短缺的情況;當然,不同的行業,原材料緊缺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價格增加的幅度也有所不同。同時,受到國家出臺的能源調控政策影響,政府對多地企業進行拉閘限電,致使企業生產受到不小的影響,能源供應緊張也成為了限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重要原因。
2.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融資困難帶來的壓力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致使國際市場的需求萎靡不振是國內中小型出口企業不能良好發展的重要原因。雖然因為我國經濟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企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到,但以出口為主的中小型出口企業卻受到較大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市場需求萎縮,進出口受到限制。大量中小型出口企業因為訂單的急劇減少而導致利潤嚴重下滑,甚至有些企業沒有足夠的訂單維持企業正常的生產運營因而倒閉。人民幣的升值對國內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造成了進一步的壓縮,同時人民幣升值使得國內可以以更低廉的價格購買一些國外的產品,這進一步擠壓了國內出口企業的生存空間。以上現狀對我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的健康平穩發展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
另外,金融危機導致國內對外投資減少,因此給中小型出口企業融資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國內中小型出口企業普遍缺少出口信貸支持及信用保險,缺少相關的貿易風險預防措施,影響了其對市場的擴張能力。國內中小型出口企業在發展初期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及利潤的留存來維持企業的生產運營,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限于中小企業的信譽以及嘗還能力,大部分銀行給予中小企業的貸款金額有限,難以支撐起快速擴大生產規模,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相當不利的影響。
3.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國很大一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使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雖然在企業的初期發展階段可以使企業有很好的凝聚力以及生產運營效率,同時還能為企業節省很大一部分管理經費;但家族管理方式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其不足之處也越來越明顯,在企業的運營制度,認識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加重。許多企業的領導缺乏相關的管理知識,總是憑著自身經驗及一些想當然的方法來對企業進行管理;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使企業難以持續健康的發展壯大。
三、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對策
1.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國內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應充分發掘自身潛力,加強原料采購,產品生產及銷售等眾多環節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從各個方面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的利潤空間,提高自身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內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是通過一些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環節相對較多,企業出口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型出口企業應該增強同國外客戶的聯系或者在國外建立自己的銷售公司,精簡出口環節,控制交易成本,從而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利潤空間。同時中小型企業應當積極完善生產計劃,有效提升生產運營效率。
2.加強監管,規避匯率風險,推進中小型出口企業進入服務
自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升值使出口企業承擔的匯率風險大大增加,從而制約了出口企業對國際市場的擴張。為了能夠有效規避外匯風險,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應當積極聘用外匯相關專業的人才,建立有效的外匯保值套利方案,減少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盡可能避免匯率變動所帶來的損失。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當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創新,推出符合當前形勢的匯率風險規避方案,進一步減少出口企業來自匯率變動的風險。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當積極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首先相關部門應適當減少抵押物評估及登記費用,且根據情況延長抵押物的登記有效期。其次,各地政府部門應當牽頭建立符合當地情形的信貸擔保機構,為中小型企業取得貸款提供更多的支持,最后,各銀行也應該做出相關的努力,如對優質資產提高抵押率,對生產經營穩定,產品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可根據情況放寬貸款期限。
3.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應該根據當前生產經營規模建立一套合適自身情況的管理制度。首先,這些中小企業應當及時摒棄已制約自身發展的家族管理模式。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領導人無法事事親力親為,應當及時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適當的放權,利用合理的管理制度對企業進行更好的管理。其次企業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標準,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有據可依。一個優秀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幫助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民營中小型出口企業要擺脫當前的困境,贏得更長遠的發展,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一些外部問題,同時企業自身要完善內部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為企業未來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丘惠音,鄧德勝,鄭貴軍.中國民營中小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提升策略探討[J].企業家天地,2011,(04),7-8.
[2]李浩,李俊霞.我國中小型出口企業應對反傾銷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05),54.
[3]張宏博.新形勢下廣東中小型出口企業結算方式多元化的策略分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3,(08),68-72.
[4]趙水彬,黨曉明.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型鋼材出口企業發展策略初探[J].科技資訊,2011,(02),150-151.
[5]吳肖林.中小型出口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20-26.
作者簡介:劉麗(1982- ),女,湖北隨州,漢族,碩士,湖北商貿學院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現代服務經濟研究中心,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政策、服務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