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購物的蓬勃發展,物流逐漸成為人們身邊不可或缺的存在,物流企業也迎來了他們的春天,眾多的物流企業也陸續的用現在人們的眼前。擺在眾多的物流企業面前的一個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能夠有序健康的發展起來。在物流企業中開展績效評價,讓管理層了解企業的真實管理水平,進而有針對性的去改善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隨著物流理論的逐漸成熟和物流實踐的逐漸發展,確定相應的績效評價方法也就成為當務之急,這樣才能科學、準確地反映物流企業的經營狀況。本文分析了我國物流企業績效評價內容與方法,對物流企業績效評價問題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物流企業;績效評價;內容與方法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通常被定義為“通過對適當數據的采集、整理、分類、分析、解釋與傳播,來對以往行為的效力與效率進行量化,并據此做出相應決策,采取相應行動的過程”。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的客體與執行物流企業戰略目標的客體相似,涵蓋了物流企業運營的詳細流程。物流企業運營流程包括多個方面,如果不對其進行分解,難以對整體進行評價,所以應當分解關鍵業務流程,將其分解成詳細的活動和任務,并結合物流企業戰略目標,對物流企業關鍵業務流程,進行績效測量、分析、評價,最后再綜合起來,最終了解物流企業整體績效。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包括如下兩個目的:
(1)分析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現狀,預測企業發展前景,為企業管理當局及企業外部有關評價主體的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有用的依據。
(2)全面系統的分析評價企業的經濟活動,為全面加強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服務。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有著豐富的用途和目的,這就要求績效評價系統能夠達到較高的水準。績效評價系統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能夠貫穿公司的戰略,并將企業、部門、團隊和員工的目標和利益進行整合,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持續改進的學習氛圍,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因此,需要明確績效評價的內容以及績效評價的方法,以確保組織長期目標的實現。
一、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的內容
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的內容要從實際工作出發,具體包括以下工作內容:
1.企業戰略與經營目標分析
企業戰略與經營目標分析包括企業環境的分析、企業內部條件的分析、企業總體戰略的分析、企業基本競爭戰略的分析、企業總體經營目標的分析、企業經營政策執行情況的分析、銷售分析等。
2.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包括企業利潤預測的分析、企業利潤指標完成情況的分析、企業盈余管理與利潤操縱的分析、企業股票價值的分析等。
3.企業財務分析
企業財務分析包括企業資本結構分析、企業資產結構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企業現金流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財務診斷、企業財務危機預警分析等。
4.企業經營分析
企業經營分析包括企業經營成果的分析、企業經營條件的分析和經營流程重組的分析等。
5.服務成本分析
服務成本分析包括服務成本預測、服務成本指標完成情況、技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對服務成本的影響等。
6.項目投資分析
項目投資分析包括投資環境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內容、投資項目評價指標分析等。
7.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與評價
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與評價包括企業經濟效益綜合分析與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方法、綜合記分卡評價體系等。
二、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的方法
1.功效系數法
功效系數法又叫功效函數法,它是根據多目標規劃原理,對每一項評價指標確定一個滿意值和不允許值,以滿意值為上限,以不允許值為下限.計算各指標實現滿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確定各指標的分數,再經過加權平均進行綜合,從而評價被研究對象的綜合狀況。功效系數法是一種常用的定量評價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單項指標評價分數=60+
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在記分方法上采取功效系數法時,可根據需要靈活運用。例如,評價標準的檔次可以適當增加,原本公式中的兩檔評價標準值包括滿意值和不允許值,可以增加到5檔評價標準值,即優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較低值和較差值5檔。公式中的基礎分和調整分的固定比重也可相應變動,原本為60分和40分,固定比重發展為變動的分配比重后,績效評價系統的靈敏度和準確性也能從整體上得到提高。其計算公式為:
2.綜合分析判斷法
綜合分析判斷法是一種定性評價的方法,又稱隸屬度賦值法,它是指評價人員按照評價工作制度的規定,本著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以及以往的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參照評價參考標準,對評價對象從不同側面進行質的分析,從總體上描述出評價對象的特征。
綜合分析判斷法在企業績效評價體系中也可以應用,評價人員在了解評價對象的實際情況后,結合評價工作制度中相應的規定,充分發揮自身所掌握的知識,以及以往的經驗和分析判斷能力,綜合考慮對企業效益和業績能夠產生影響的一些非計量因素或者潛在因素,參考一定的標準,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和分析,并根據結果得出評價的意見,將所得的意見匯總形成對對評價對象的最終判斷。
3.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也稱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維的思想,把多指標轉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即主成分),其中每個主成分都能夠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復。在評價企業業績過程中,選取一些指標作為變量。考慮到變量過多會加大工作量,并且不能得出準確地結果,并且每個變量會重疊的反映所研究對象的一些信息,因此,減少一些變量自然會成為人們所希望的事情。主成分分析法正是符合了人們的這一愿望而產生的一種統計工具。績效評價所用到的變量之間具有相關性,在這些變量中存在著起決定作用的一致因素。從這一點出發,找出起決定作用的一致因素形成幾個綜合指標,這些指標是原來那些變量的線性組合。綜合指標保留了最初幾個變量的基本信息,彼此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使得研究問題變得更加簡化。
4.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最大的特點是將變量按照相關性的大小分組,這樣同一組的變量之間具有更高的相關性。每一組變量組成一類公共因子。因子分析法的作用就是用最少個數的公共因子構成的線性函數與特殊因子共同描述最初的問題。
5.模糊評價法
模糊評價法的基礎是模糊數學,是一種模糊關系合成的應用,模糊評價法首先將那些邊界不清的因素定量化,然后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時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建立因素集合權數矩陣。例如,對從事運輸業的經營者進行評價時,運輸效率應是因素集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且在權數矩陣中要賦予其較大的權數,要選用恰當的方法來確定模糊關系矩陣。不同的指標適用不同層次的評價模型,當經營業績評價對象包含的指標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選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首先將眾多的因素按屬性分類,先按類評價,再將不同類之間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三、結語
在我國,物流企業發展要晚于國外,基礎設施尚不完備,經營狀態處于較低層次,物流管理方面的經驗也還不成熟,當前社會,物流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物流企業必須完善日常管理,才能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競爭力才會得到提高。理論研究只是物流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研究的基礎,還應該深入到企業當中,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指標,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做跟多的實證分析和研究,只有這樣,才會對物流企業的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靜,董繼剛.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經濟論壇,2012,02:170-
173.
[2]王東清,吳博.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27:77-79.
[3]陳蓉.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3,01:162.
[4]張強.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3,06:14-15.
[5]代克洪.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分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
08:37-38.
[6]陸俊華.我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發展:回顧與展望[J].知識經濟,2011,18:125.
作者簡介:李毅(1990- ),男,漢族,河北南宮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審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