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柱
摘 要:企業的財務監督體系是企業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設計科學有效的財務監督體系不僅能改善企業財務管理,同時還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但是,目前我國部分企業財務監督體系還存在缺陷卻很不如人意。本文分析了財務監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闡述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企業;財務;監督;審計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著嚴峻的考驗?,F代市場的逐漸發展,推動現代企業所涉及的財務領域逐漸多元化。如今投資者、債權人對財務信息披露的時效、范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目前的財務監管體系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企業應該在財務內部控制方面進行發展和完善,不斷優化財務內部控制,建立財務監管體系,加強對財務工作流程的監督和控制,有效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以預防和化解在競爭中和企業運營中的風險,從而 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財務監督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層對內部審計重視不夠。企業的融資范圍廣泛且涉及廣大利益集體,企業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往往是出于外界的壓力,也就是說內部審計機構得不到企業高層的足夠重視和信任,企業內部審計只是形同虛設,管理層認為內部審計部門不能為企業創造利潤,對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只有成本沒有利潤。
2.未形成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許多企業未能有效地最大限度的使用資金,當資金緊缺時盲目的發行新股,使負債率高并加大了營運風險;當資金閑置時,在對項目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下盲目投資,因為出現壞賬,就無法對投資對象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風險。
3.財務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內部審計在近二十幾年間得到快速發展,部分企業在加強管理過程中逐步積極組建內部審計機構。但是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的機構設置不合理、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職能只是形式上的獨立,而很難保證其獨立性,從而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限,也就導致了審計的質量就無從提高。
4.企業內部財務監督體系不健全。大多數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多由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完成,這不僅加大了內部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也導致內部審計部門只有發現問題的職能,最終導致問題無法得以解決。
二、改善企業內部財務監督體系問題的具體措施
1.提高認識。觀念更新是提高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關鍵。打破束縛就是要求要改變傳統觀念下對內部審計存在的偏見認識,站在全新的角度上進行正確的認識。企業的內部審計雖不能給企業帶來任何利潤,但可以通過監督查找出企業內部存在的隱患,加強整改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服務,也就是說內部審計是企業領導的參謀,是立足于企業并對內實行經濟監督的得力助手。
2.制定合適的財務管理系統。對企業的財務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對各個關鍵風險點進行控制,逐漸規范企業財務工作的辦理程序,并形成統一的內部財務控制系統。如:完善并嚴格控制財務報告的審核批準,企業應用統一的會計計算與核算標準來確保企業效益的真實性。企業還應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利用各種獎勵手段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同時企業還應收集各種財務資料信息,采用獨立稽查考核制度引入績效考評。企業設立獨立的稽查考核人員對各部門和員工進行績效考評,這樣不但有利于監督和控制,而且也有利于營造公平的工作環境。
3.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首先是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建設,建立完內部審計機制來完善財務監督方面的不足。其次是應當賦予內部審計解決問題的職能,完善企業的外部監督機制以彌補內部財務監督方面的不足。
4.健全企業內部會計制約機制并實現內部會計控制內容的創新
(1)合理的預算。預算在企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是一定要做的,并且財務預算要嚴格按照自己的財務狀況和財務活動來。以上年的實際發生額為今年的預算基礎,最終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和資金用途不明,如今的企業部門一定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到統籌兼顧,財務預算與企業的發展是一致的,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收支狀況。同時要對預算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觀察預算資金的流動情況,若有變動則需知道其原因并計算是否與實際脫節太多,從而確保預算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對比較穩定的項目支出要合理編制,對可控性差的項目則要充分考慮到預算的可行性。
(2)建立完善的財務監督報告體系。首先是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財務風險會影響財務受益,并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此,企業都要把財務管理作為防范風險的主陣地。企業在確定生產何種產品時,應最好市場調研,并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其次是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在現有財務管理的基礎上設立的一套定量的指標體系,通過這些指標體系將現金支出、資本利潤率等凸現出來,并都做到心中有數。觀察企業相關財務數據指標的變化,針對沒有顯現出來的問題建立預案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效能。最后是建立財務監督報告制度,財務報告能夠控制財務的審核批準,企業應最大限度的確保財務信息的一致性和企業效益的真實性,嚴格把關財務報告,使會計記賬在程序上正確有效。
(3)更新內部審計的技術和方法。在日常財務服務工作中要搞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創新,依據法規政策解剖自己存在的問題,抓住企業經濟效益和贏利水平這個核心,制定切合企業實際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減少壞賬風險降低經營風險。財務監督要有章可循,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不斷學習現代審計的技術和手段,逐漸提高企業未來的獲利能力和經營能力。
總之,企業內部財務監督體系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企業的內部監督體系需要企業的各個部門和各級管理人員從各個角度加以考慮并付諸實施,從而推定企業的財務管理更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何明霞,劉曄.淺析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J].經濟問題,2007(3)116-118.
[2]范光明.再論我國企業內部會計監督體系的完善何發展[J].現代商業,2008.(5):126.
[3]李波.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政監督,2007(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