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建筑施工中離不開混凝土的使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質量是建筑結構工程師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混凝土對建筑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這些基本特性具有決定作用。本文主要對息烽縣龍泉大道建設項目施工二標段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相關質量控制措施進行分析小結。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096
0 引言
在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的環境下,人民對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的控制也越來越嚴格,混凝土時施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對混凝土的質量控制也越來越緊迫。文主要對息烽縣龍泉大道建設項目施工二標段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相關質量控制措施進行分析小結,以期為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提供理論參考。
1 混凝土施工缺陷的的危害
由于混凝土相關質量控制問題帶來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時不可忽視的。由于質量的缺陷,使得建筑結構的承載能力有所降低。質量缺陷會降低建筑結構力學性能,減少其使用壽命,發生重大安全及質量事故。
2 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技術
2.1 混凝土原材料選擇與配置技術措施
保證混凝土結構的長期耐久性能,橋梁結構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混凝土在具有自動計量和檢測裝置的拌和工廠集中拌和。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澆筑和振搗等相關程序一定要準確控制,養護過程中的保溫保濕一定要保證,施工全過程要實行質量監控,確保混凝土的優良性能。
2.2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主要組成為水、水泥、粗骨料及細骨料,其中水和水泥就占主成分體積的三分之一,砂石骨料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如果想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則需要加入一些摻合料和外加劑,這兩種材料可稱為混凝土另外的五、六組分。其中總成分中的摻合料(主要是一些礦渣粉及粉煤灰)、水泥漿,主要是包裹、填充、潤滑這些作用,主要與整體拌合物的可塑性及流動性相關,更易操作。水泥漿具有的膠結作用可在混凝土硬化之后,將砂石骨料粘結成堅固的一體,使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滿足結構受力的需求。
原材料的選擇需要從四個質量方面考慮:水泥,摻和料,外加劑,拌和用水的質量。原材料符合國家規范標準,水泥和外加劑這兩個因素質量要緊抓,靈活配比粗、細骨料及摻合料,從而使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控制可以科學化、專業化、系統化,最后提高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
2.3 控制混凝土徐變的技術措施
混凝土的強度及彈性模量這兩個指標要進行雙控,箱梁混凝土的比例要準確控制,注意調整骨膠比及水膠比。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和振搗質量以及澆筑數量。嚴格控制預應力張拉時間以及二期恒載施加期限。在施加預應力時,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均要滿足設計要求。施工時須對預筋的管道摩阻實時監測并修正其張拉應力,張拉時須準確遵守設計中的規定,同時預應力筋的次序不可任意變動。預應力張拉后24h之內須及時壓漿,而管道壓漿一定要緊密。當水泥漿最后結硬時就可傳力,提高抗彎剛度,防止出現梁體上拱的現象。最后養生時期一定要使混凝土保持潮濕,防止日照溫度高二發生應力彎曲。
2.4 防止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的施工技術措施
在進行承臺、墩臺身和箱梁等這類大體積的圬工施工時,水化熱這樣的問題會在混凝土內部十分突出, 技術人員需要選用有效的方法來減少水化熱,防止混凝土的開裂。總結以下幾項技術方法供參考:
第一:通過排出混凝土內部的熱量來降低內部溫度。混凝土中間預先擺置冷卻水管,依據整體結構分層彎曲放置,在每層的上下部位設置進出水口,最后在結構的不同方位及深度留幾個測溫孔。混凝土在進行灌筑后需立即通冷水循環來散熱,當混凝土的不同位置之間溫差低于15℃時才能停止注水,同時需在混凝土的表面采取多種隔熱、保溫措施來控制內外溫差。夏季采用濕麻袋、帆布等相關遮擋板隔熱比較適宜。
第二:設法減少水化熱,將內部溫度降低。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水泥,中粗砂配碎石,采用雙摻技術摻加優等粉煤灰及復合型外加劑,減少使用水泥及水量,混凝土的可泵性及和易性得以改善。將混凝土緩凝時間延長,降低水泥水化熱釋放的速度,從而混凝土內部升溫峰值得以降低并推遲。同時通過灑水降低混凝土的骨料、拌和機、拌和水、運輸車上攪拌筒它們的溫度,從而混凝土入模的溫度得以降低。灌筑時選用連續的薄層斜面推移法,并二次振搗來加快混凝土內部熱量的散發,使其內部溫度能夠分布均勻。最后在凝固前進行二次收漿、壓抹來消除表面的收縮縫隙。
第三:加強對施工過程管理與控制。原材料的質量要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需要符合施工要求,計量偏差要嚴格控制在允許得出偏差范圍。拌和物的質量也要嚴格控制,保證勻質性、連續性。混凝土需加強養護,采取保溫和隔熱等相關保護措施,使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外部與空氣的溫差都得以控制。
3 結束語
質量控制相當于工程的核心,本文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常見質量問題的總結,制定相對應地預防措施,減少產品成本,提高工程的質量合格率,最后產品使用價值得以增加。在日益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高質量的施工技術能夠提高企業信譽,協助市場開拓。
參考文獻:
[1]張繼營.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產生原因及預控措施[J].安徽建筑,2014,21(06):68-70.
[2]劉日飛,陳建國.鋼筋混凝土裂縫研究綜述[J].西安探礦工程,2005,17(06):50.
[3]袁小日.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J].魅力中國,2010(10):226.
[4]曹金輝.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9):152.
[5]金偉.鋼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9,35(01):84.
[6]余荊州,王洪彪.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問題[J]. 山西建筑,2008,34(27):156-157.
作者簡介:王長松(1987-),男,河北冀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