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服裝設計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美觀和面料,更多的對于綠色環保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漸形成,對于環境的保護是對于現今地球資源的保護,更是對于人類自身的保護。而在服裝設計領域“零浪費”(zero waste)零浪費設計,本質就是盡可能少地剩余碎布料。如果大家都這么做,就是消除每年成千上萬噸垃圾的好方法。時裝業內人士都清楚,有15%~20%的面料其實最終都被丟進了垃圾桶,因為比起費心思再利用這些剩余面料,直接丟掉要少花錢得多,也更方便。而立體裁剪則是這一設計理念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綠色環保;“零浪費”(zero waste);立體裁剪則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7.217
1 零浪費
一批有共同興趣的年輕設計師花費了幾年時間,安安靜靜地做著零浪費制衣的實踐關鍵在于對制衣的裁剪方法的改革、對基本服裝基本款式的一些設計改變他們的觀念開始影響到主流服裝界。投身于零浪費設計的設計師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英國的劉馬克(Mark Liu)、朱利安·羅伯茨(Julian Roberts)和贊德拉·羅茲(Zandra Rhodes),澳大利亞的蘇珊·迪馬斯(Susan Dimasi)和香托兒·柯比(Chantal Kirby),新西蘭的麥奎倫·霍莉以及馬來西亞人、如今在紐約工作的設計師Yeohlee Teng。這些下了大決心的設計師革新者中,最重要的推動者是芬蘭設計師瑞桑恩(Rissanen),他是帕森設計學院的第一個可持續時尚設計方面的助理教授。正是他和崇尚天然的時尚品牌Loomstate的創立者斯科特·麥金利(Scott Mackinlay)一起教授新的零浪費課程。
零浪費是一種新型的服裝設計理念,試想一下每天我們的地球上會有多少服飾材料被平面剪裁的設計手段浪費掉,每條牛仔褲就有15%的材料被浪費在裁剪過程中。數以萬計的服飾材料被浪費這是設計的噩夢,也是人類的噩夢。零浪費的設計理念是一種綠色的環保的理念,對于這一全新的設計理念我們應該進行推廣。這一理念是一種回歸。是對自然的回歸。
2 如何實現零浪費
服裝設計對于來說每個人都必須存在的,它影響著我們的個人生活以及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效益。但它同時也是典型的資源消耗及非環境友好型產業,在服裝制造領域,大量的水和空氣被污染,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出于未來發展的長遠考慮,對于服裝設計和生產的綠色化發展和可持續性研究迫在眉睫。在眾多學者的探索和研究下,零浪費成為服裝設計發展的未來方向成為不爭的事實。眾多設計師投入其中,通過升級再造、重新構造和零浪費樣板及生產等設計方法中尋找服裝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出路。目前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已有許多品牌和設計師投身零浪費時尚的領域,而我國的發展步伐緩慢,這也是由于宏觀經濟條件及設計師素質等綜合因素使然。在進行零浪費樣板或生產的設計研究前,對歷史服裝的回溯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織造技術的落后使得紡織品稀有昂貴,人們對服裝面料的珍惜和善用達到極致。因此從古代服飾形制中去尋找零浪費將對設計有很多的啟發和幫助。從歷史服飾中,我們發現零浪費服飾有對一片布的纏裹和披掛,也有矩形、三角形等平面裁剪形式,但由于人對體型認識的深入和技術發展導致的紡織品貶值使得服裝形態的發展逐漸偏離了零浪費的軌道。
在對零浪費樣板和生產的研究之外,科技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零浪費服裝的可能性,如生物時裝、DPOL技術、3D打印技術等。國外已經有眾多的設計師投身到零浪費的研究領域,而反觀國內現狀,極少有零浪費設計的研究學者和設計師,更不用提文獻或設計作品了。因此,本文對零浪費設計方法的介紹也希望能夠打開國內零浪費設計的局面,讓更多的學者和設計師了解零浪費,研究零浪費,發展零浪費。首先,在設計前,面料的選擇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所選擇的面料需要符合零浪費設計所屬的可持續范疇。對面料可持續性的考量不僅在于原材料和加工技術的低能耗、低污染,還在于面料能否經受長時間的穿用等方面。經過對奧司維面料克重、耐磨性、色牢度等物理特性的測試,確定它是符合目前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環保面料。其次,從現代的樣板出發,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零浪費樣板,對曲線的直線化能夠將樣板轉化為較簡單的幾何形狀,同時省道的加入能使服裝更加符合人體特征。最后,在確定好樣板形狀及排列方式后,裝飾和工藝手法也是要重點考慮的,因為零浪費設計在樣板上較現代樣板有所欠缺,因此裝飾和工藝手法是提升零浪費設計亮點的重要環節。
3 工廠化立體裁剪
平面裁剪之所以大行其道,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平面裁剪可以進行工廠化生產,而且大量的工廠化處理可以節約人工,增加產量。但是簡單的機械化生產帶來的浪費問題額就無可避免。
零浪費并非算是全新概念。史上定量配置的例子不勝枚舉??煽伞は隳蝺簩⑤^差的面料制造成衣,將編織和布藝推上時尚的浪潮之上。而瑞桑恩對零浪費產生興趣,也是源于6年前,正在學習19世紀和20世紀服裝設計的他,被法國女裝設計師瑪德琳·維奧內特(Madeleine Vionnet)的斜裁技法所吸引——這種剪裁方法 因節約物料而起,卻產生了大異其趣的美感——瑞桑恩受到啟發,現代人的零浪費設計完全是可以做起來的。他說:“一件衣服做出來,如果浪費了 15%的面料,就會引起我的反感。我們的信仰永遠在更好的設計,而不在于漂亮的衣服產生的浪費。所以將立體剪裁工廠化生產,即解決了產量和效率的問題,又解決了平面剪裁的浪費問題。這也是立體裁剪的未來。
4 總結
對于未來的服裝設計,我們應該抱有自己的態度,零浪費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減少浪費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理念。也是為了減少環境的負擔。而立體剪裁則是對于零浪費的一種解決方案。將立體剪裁工廠化更是服裝設計發展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何葉.零浪費制衣[N].第一財經日報,2010-08-20.
[2]李勇.讓資源接近“零浪費”[J].表面工程資訊,2010
[3]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商務印書館,2011.
作者簡介:芮正佳,女,碩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