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冶
摘要:港口航道作為港口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我國的外貿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進入新世紀,綠色和環保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成為時代的發展要求。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作為一項長周期、大工程量的系統工程,施工時容易造成周圍水體的生態破壞,有悖綠色環保的時代要求,因此需要進行改革。本文就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實施做了研究探索,以期為疏浚工程的環保管理及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環保 疏浚工程 技術應用 控制管理
1.環保理念下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特點
作為港口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在環保理念下,航道疏浚工程具有獨有的特點:
(1)精度要求嚴格。需要進行疏浚工作的海域,海底的污染沉積物不會很厚,所以,不論是定位精度還是開挖精度都需要進行實時的檢測控制,避免過挖現象,保護海底的自然航道泥層和生態平衡。在環保理念要求下,定位精度和開挖精度需要控制在更高的層面上,以保證海底自然環境不被影響。
(2)需要應用相應的技術手段處理污染沉積物。伴隨工程的進行,會產生大量的污染沉積物,對此,應該采取相應的技術來清理、凈化這些污染沉積物。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綠色環保性。在污染沉積物的處理上,要注重從源頭上控制,盡量根除污染。
(3)要杜絕二次污染現象出現在工程中。傳統的航道疏浚工程不需要考慮工程結束后泥沙、沉積物的海面懸浮現象,它會自主地沉降到海底。但是在環保理念下,需要將泥沙等沉積物的海面懸浮現象考慮在工作中,避免懸浮的沉積物再次沉降到海底,造成二次污染。這需要采用專業的疏浚工程裝備來完成這項工作。
(4)需要進行全程實時監測。相比傳統的疏浚工程,環保疏浚工作要在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中進行實時的監測,保證將泥漿濃度、泥漿擴散度、污染物懸浮顆粒濃度及回水濃度等參數控制在環保標準之內。
2.航道疏浚工程對環境及水域生態的影響
航道疏浚工程是在海底自然生態地貌的基礎上進行的工程工作,作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海底的自然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和破壞。疏浚工程對施工水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航道污染沉積物擴散對周圍水域的影響。航道疏浚主要的工作形式就是將航道底部的沉積堵塞物利用大型機械挖掘出來,以疏通航道,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沉積堵塞物的擴散。這些沉積污染物中包含一些營養鹽和水生生物殘骸等,其擴散會造成周圍水域出現富營養化,使水域生態失衡,進而導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加重水域的污染。所以要做好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在保證污染沉積物不會出現擴散的情況下才能開始進行工程的施工。此外,對于疏浚工程中產生的棄土的處置也需要做好規劃,避免其對陸地環境造成污染。
(2)懸浮無機物會影響周圍水域生物的生存。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除了會造成有機物的污染,無機顆粒的懸浮和沉降也同樣會對水域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影響。無機顆粒的懸浮會造成水體的渾濁,后期無機顆粒的沉降會產生掩埋現象,對水生生物的繁殖會造成無法恢復的影響,嚴重影響水域的生態。無機顆粒的懸浮濃度很大程度上與工程施工中施工船只的位置有關,船只附近的濃度明顯比遠離船只的位置濃度高,對生物的影響也越大。
(3)施工噪聲和船只會影響周圍環境。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會用到大型的工程船只和工程機械,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噪聲污染,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施工船只??吭谒嫔希錂C油、生活廢水等的泄漏會造成水體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施工中船只產生的三廢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3.綠色環保技術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應用
基于綠色、環保的時代要求,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需要全面地應用綠色環保的新技術,在不破壞原有水域生態的前提下,保證疏浚工程的正常進行。在工程施工中,需要針對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不同的環保應用技術,這樣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的要求。
3.1 根據環保理論基礎,對工程開工的時間和季節做合理的規劃
航道疏浚工程是建立在對相應水域海底地貌進行一定改造的基礎上的,所以工程施工要考慮開工的時間和季節,盡量做到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最小,保持原有的生態地貌,實現可持續發展。根據以往的經驗,航道疏浚工程的最佳開工時節是冬季,因為在這個時節,許多水生生物已經遷徙離開,工程施工的影響可以實現最小化。此外,還必須要考慮海水潮汐的影響,潮汐現象會加快水流的流速,大大加快懸浮顆粒物的擴散,因此不宜在潮汐現象發生時進行施工。
3.2 進行實地勘察,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不同的水域具有不同的生態地貌,在進行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前要充分考慮這方面的影響因素。不同的港口航道出現的污染情況也會有所不同,需要進行實地勘察,系統分析航道的污染情況,以此來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有了實際的調查結果,就可以對航道的污染情況作出判斷,之后工程的規模、工作范圍、施工方法及流程、施工機械以及工作制度等就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制定,從而為工程提供后備支援。
3.3 要實時地對工程施工進行監督管理
航道疏浚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長,在工程施工期間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情況。對此,要對工程的施工進行實時的監督管理,隨時掌握工程的進度及動態,確保不會出現無法挽回的后果。對于工程的監督管理,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盡量減少對水下污染沉積物的攪拌次數。如此可以控制污染物的泄漏和擴散,避免出現再次污染。
(2)合理地清理污染沉積物。對于被清理出的污染沉積物,制定一套有效的處理方案,使污染沉積物能夠得到良好的凈化或者降解,避免其對周圍水域再次造成污染,影響水域的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3)要不斷提高工程施工的精度,包括定位精度和開挖精度。根據以往經驗,航道水域的污染堵塞層一般在100-150mm之間。這只是經驗分析,實際施工還需要進行實地的勘察。環保理念下,工程施工時的定位精度和開挖精度要比以往的高出許多,這主要是受水域生態保護的影響。
3.4 合理制定工程棄土處理方案,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工程的不斷進行,工程產生的棄土會越來越多,棄土的合理處置就成了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在環保理念下,完全可以把工程棄土當作一種資源,用作其它的用途,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可以將棄土用于其它建筑工程(住房、車站等)中,當作建筑材料,或者用作這些工程的回填置換;棄土也可以用于海岸線的補充建設中,對海岸線加以保護,防御海水的侵蝕。當然,我們在對棄土進行再利用時,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凈化,防止其中含有的污染物造成其它的污染。
4.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控制管理
對于港口航道疏浚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為其配備相適應的控制管理制度與方法,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目前,大型工程及諸多系統的控制管理越來越追求高效和資源最大化利用,航道疏浚工程也是如此。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盡量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對疏浚工程進行科學控制管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人員管理采取實用多變的管理方法。人員管理是控制管理中最為常見的管理,可應用的方法也比較多,如合攏式管理、抽屜式管理、一分鐘管理等。由于疏浚工程的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在進行工程人員管理時要結合多種管理方法,集眾家所長,靈活多變地進行管理工作。
(2)對工程資源實施系統化、數據化的管理。疏浚工程是一項大型工程,相關的配套設施、機械及資源眾多,相關的管理工作也比較繁重。對此,可以應用系統化的控制管理方法,將繁重的管理條理化,再配套使用數據化的控制管理,使其更加清晰。
5.結語
在越來越追求綠色環保的今天,航道疏浚工程也要適時地進行變革,向著更加環保、更加高效的方向前進。在綠色環保的時代要求下,相關的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逐步成熟。在疏浚工程中,可以規劃應用這些環保技術,提高工程的環保性,使工程更加高效、節能。在管理上,我們也需要創新管理方法,使其能更好地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