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培銀,趙 宇,雷 林,孫 鵬,張 丹
(1.重慶交通大學 a.航運與船舶工程學院; b.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重慶 400074;
2.中遠船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000)
?
散貨船船體貨艙段強度的有限元計算分析
袁培銀1a,趙宇1b,雷林1a,孫鵬1a,張丹2
(1.重慶交通大學a.航運與船舶工程學院; b.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重慶400074;
2.中遠船務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226000)
摘要:為保證船體結構在運營過程中不發生過大的形變,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通過Patran有限元軟件對船舶貨艙段的強度進行計算分析,建立了船舶貨艙段有限元模型;通過選擇合理的約束形式,確定計算工況,施加相應荷載,獲得有關船舶貨艙段強度的相關數據,尋找船舶貨艙段局部強度的特點,通過計算結果指導船體的結構設計和優化。
關鍵詞:散貨船艙段;船體結構;有限元分析
伴隨著海上貿易的日益擴展,船舶運輸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引起重視。貨船運輸成本低、效率高、安全可靠。船體貨艙段的大小是決定貨運量的重要依據。因此,局部艙段加強型船舶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海上運輸船需按照《鋼質內河船舶建造規范》(2009)[1-5],對船舶艙段的主要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大型船舶結構設計及優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析可以在滿足船舶強度要求下盡可能減小板厚和結構尺寸,降低空船質量,從而減少船舶的建造成本,增加載質量。同時,在分析結果中也可以查看艙段的高應力區,不僅為艙段的安全性評估提供依據,也為船舶的優化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6-10]。
1 船體有限元模型
1.1結構模型
船體為左右對稱結構,模型范圍為:縱向從#24肋位至#159肋位;橫向為整個船寬;垂向為整個型深。模型甲板、舷側板、舭列板、船底板、內底板、橫艙壁板、縱艙壁板、肋板、縱桁以及各強構件腹板均采用二維3、4節點殼單元模擬,其他縱骨、加強筋以及強構件面板等用2節點梁單元模擬。本模型總節點數為105 067,單元數為158 390。模型材料:彈性模量E=2.06×105MPa,泊松比為0.3,密度為7.85 t/m3,屈服強度為235 N/mm2。
1.2坐標系
坐標系的原點取在#24肋位處船體中心線與基線相交處。X軸指向船首為正;Y軸由原點指向左舷為正;Z軸垂直向上為正。整體有限元模型見圖1。

圖1 整體有限元模型
1.3邊界條件
根據《鋼質內河船舶建造規范》,船體中部艙段有限元模型的邊界條件如下:在兩端面中和軸與中縱剖面交點處各建立一個獨立點N1,N2,端面上的各節點與獨立點進行剛性關聯。在獨立點N1,N2上分別施加線位移約束:即u1x=u1y=u1z=0,在另一端面所有節點上施加橫向、垂向線位移約束,即u2y=u2z=0,如圖2所示。

圖2 邊界條件
1.4計算工況及荷載
1.4.1計算工況
根據《鋼制內河船舶建造規范》及穩性計算書,計算工況及載荷見表1。

表1 計算工況
1.4.2荷載
1) 舷外水壓力
模型的范圍是#24~#153肋位,所以在#24肋位處,吃水為7.476m;在#153號肋位處,吃水為6.470m。整個舷外水壓力在船長方向呈梯形分布,在型深方向呈三角形分布。舷外水壓力為
P1=ρgz1-ρgz=
9 810×(7.476-0.013x-z) N/m2
式中:ρ為舷外水密度,1.0×103kg/m3;g為重力加速度,9.81m/s2;x,z分別與模型坐標系對應。
2) 端面彎矩
此工況下船舶呈中拱狀態,端面彎矩見表2。

表2 工況LC1端面彎矩
3) 艙內貨物壓力
貨物密度為2.86t/m3;內底板上有:
P=ρgh=2.86×9.81×3.663=102.77 kN/m2
其中h為貨物頂端距內底板的高度,h=3.663m。
2計算結果
2.1船體各構件許用應力
許用應力衡準是根據《鋼質內河船舶建造規范》(2009) 中選取,普通鋼結構許用應力如表3所示。

表3 屈服最大許用應力
表3中:σe為板單元表面相當應力;σl為板單元中面沿船長方向應力;σz為梁單元節點合成應力,+σz表示組合拉應力,-σz表示組合壓應力;τ為板單元剪應力。
2.2船體部分結構應力云圖
應力云圖見圖3~10。

圖3 舷側板板單元沿船長方向應力σl(LC1)

圖4 舷側內殼板板單元沿船長方向應力σl(LC1)

圖5 船底板沿船長方向應力σl(LC1)

圖6 內底板沿船長方向應力σl(LC1)

圖7 船底縱桁相當應力σe(LC1)

圖8 實肋板相當應力σe(LC1)

圖9 強框架相當應力σe(LC1)

圖10 橫艙壁相當應力σe(LC1)
2.3計算結果統計及最大應力出現部位
從有限元分析應力結果(表4)可知:甲板邊板、舷側板、船底板所受的最大應力值均小于許用應力值192 MPa;甲板縱桁與船底縱桁的最大應力值均小于其許用應力值181 MPa;實肋板與強框架的最大應力值均小于許用應力值165 MPa;甲板、船底板所受的最大應力值均小于其許用應力值190 MPa;橫向板與縱向板的最大剪應力均小于其許用應力值,應力評估構件的結構強度均滿足規范的要求。然而,整個艙段的應力最大部位在實肋板和舷側內殼板上,在船體結構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有必要對結構進行改進或使用高強度鋼。

表4 有限元分析應力結果
由各主要構件最大應力區域匯總(表5)可知:各主要構件的最大應力區域,舷側板在FR110~FR114之間,與甲板邊板相交處應力值最大,船底縱桁在FR90附近,距舯1 800 mm底縱桁與內底板交界處應力值最大。在甲板與橫艙壁相交處,即FR90橫艙壁、距舯6 450 mm、距基線1 500 mm處,上層建筑前段與艙段結構連接處的甲板區域應力集中,是船體的高應力部位,在船體結構設計中應予以注意。

表5 各主要構件最大σe/σz應力區域匯總
3結論
貨船是一種應用范圍較廣的船型,有著特殊的作業工況和作業特點,對其結構強度有特殊的要求。本文根據實際工程需要,對貨船主船體部分艙段的強度進行計算校核,計算中考慮特定工況與不同載荷的組合。計算結果表明:
1) 船體局部艙段各部位應力值均小于許用應力值,船體艙段的強度滿足規范的要求。
2) 局部艙段的應力最大區域在FR121實肋板距舯5 400~7 500 mm,與內底板交界處附近。設計時要重點考慮應力集中部位,有必要對結構進行改進。
3) 對于甲板邊板、舷側內殼板,由于參與總縱強度的原因,應力水平比較高,應適當采用高強度鋼,能夠在滿足高應力強度的前提下減小構件的尺寸。
4) 船底板、內底板、橫艙壁板,在特定工況與不同載荷的組合下應力值滿足強度要求,不需要增加其板厚。
參考文獻:
[1]楊輝.700 t起重船船體及千斤柱有限元強度分析[J].江蘇船舶,2009,26(6):15-17.
[2]劉奇龍.1500t油船船體強度計算分析[J].江蘇船舶,2003,20(3):10-12.
[3]劉敬喜,唐永生,趙耀.基于直接計算法的LNG船整船強度評估[J].船舶工程,2010,32(4):5-8.
[4]CHEN Q Q,JIANG N,ZHU S C.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Hold Section Strength of 30000DWT Multipurpose Ship[J].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00,4(6):51-59.
[5]中國船級社.鋼質內河船舶建造規范[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王杰德,楊永謙.船體強度與結構設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
[7]WANG F,WANG W,ZHU S C.Study on hull girder strength calculation methods of large naval ship[J].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05(3):48-59.
[8]曲鵬.小型氣墊船結構強度有限元分析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
[9]李俊來,謝永和.基于波浪載荷直接計算的三用工作船船體強度分析[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6):543-548.
[10]樓偉峰,蔣彩霞,胡嘉俊,等.大型水面艦船結構設計載荷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14,36(9):41-45.
(責任編輯陳艷)
Strength Analysis of Bulk Carrier Part-Cabi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YUAN Pei-yin1a, ZHAO Yu1b, LEI Lin1a, SUN Peng1a, ZHANG Dan2
(1.a.Shipp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llege; b.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2.COSCO Shipyard Group Co., Ltd.,China Ocean Shipping Company,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e excessive deformation of bulk carrier and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es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d many studying results of bulk carrier part-cabin through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Patran software, and set up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part-cabin, and chose reasonable form of constraints, and made sure the working condition, and applied external load, and obtained the relevant strength data of part-cabin, looking for the local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part-cabin, which can guide the ship structur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part-cabin by calculation results.
Key words:cabin of bulk cargo; ship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文章編號:1674-8425(2016)02-0053-05
中圖分類號:U6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4-8425(z).2016.02.010
作者簡介:袁培銀(1987—),男,黑龍江依安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
基金項目:重慶市社會民生科技創新專項(cstc2015shmszx30011)
收稿日期:2015-10-28
引用格式:袁培銀,趙宇,雷林,等.散貨船船體貨艙段強度的有限元計算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3-57.
Citation format:YUAN Pei-yin, ZHAO Yu, LEI Lin, et al.Strength Analysis of Bulk Carrier Part-Cabin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16(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