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華
(重慶交通大學 河海學院 重慶 400074)
對某預應力鋼構連續梁橋的病害分析及加固
鄧春華
(重慶交通大學 河海學院 重慶 400074)
當今交通運輸業迅猛發展,舊橋受到當時結構設計、材料強度、施工階段環境等影響,其設計通車量遠遠不能滿足現狀,從而產生病害和承載力不足的問題。文中結合工程實例,對受損的預應力鋼構連續梁橋進行病害成因分析,針對梁橋結構產生的裂縫等病害,采取粘貼碳纖維布進行維修,而后該橋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都滿足了設計要求。
病害分析;裂縫;粘貼碳纖維布加固
濟南黃河二橋,位于濟南西北,南北橫跨黃河之上,西接濟聊一級汽車專用路,終點(樁號 K100+630)接通與濟青高速相接的北聯路線,南通泰安。該橋為濟南西外環的組成部分,全長5750米,寬35.5米,雙向6車道;主橋為長947.66米的預應力鋼構連續梁體系,該連續梁分為5跨,最大跨徑為210米;其南北引橋均為35米的簡支T型梁。設計荷載為汽-超20、拖-120。該橋于1996年開始修建,1999年完成通車。隨著交通量、車輛載重的不斷增加,梁體底面出現了大量嚴重程度不同的裂縫,所以對該橋梁進行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維修。
該橋梁體下部受拉面出現裂縫,很有可能是體內配筋不足,材料強度不足,不能滿足承載能力的要求,T型簡支引橋的梁肋部位出現少量細裂縫和殘缺,主橋和引橋的某些腹板部位出現細裂縫。值得一提的是,橋墩表面也有少量裂縫出現。
該橋最大的病害就是存在大量的裂縫,這些裂縫在不同部位的寬度和發展方向各不相同,并且嚴重程度也各不相同。
對于梁體底面出現的裂縫,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1)梁體混凝土強度不足,鋼筋設置偏少,導致橋梁本身承載力不達標;2)橋梁實際受力超過了梁體結構受力設計值,使梁體的結構安全系數降低了;3)橋梁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工程實際應用中的通車量是處于增長狀態的。
2.1 裂縫成因分析
混凝土結構極易出現裂縫,一般的混凝土結構是帶裂縫狀態工作的。當混凝土結構出現損傷與破壞,所受的拉應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裂縫就會不斷開展,直至達到所規定的裂縫限值,使得人們從視覺上感到不安,即適用性和耐久性不能滿足要求。
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十分復雜,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的裂縫形成。就其成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1)荷載裂縫;結構在外荷載的作用下形成的裂縫,裂縫寬度以及分布與外荷載密切相關。這種荷載裂縫的產生往往說明混凝土結構的承載能力不能滿足要求。
2)變形裂縫;結構在非荷載因素作用下產生的裂縫。比如在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等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產生的變形受到限制時,結構內部就會產生拉應力,當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不足以抵抗拉應力時,裂縫就會產生,一旦裂縫產生,混凝土就退出工作,拉應力由鋼筋承擔。
裂縫成因分析是裂縫評定、裂縫修補和加固的依據。如果不對帶裂縫結構進行分析就盲目的對結構進行維修加固,不但得不到預期的補強效果,而且有可能引發二次病害。
3.1 粘貼碳纖維布加固
該橋橫跨黃河之上,加大了維修的難度,并且橋墩及地基承載力不予改變,上部結構的自重也不予改變,所以應選擇輕質高強加固材料,便于施工。加固該受損梁體,采用粘貼高強度、高彈性模量碳纖維布是最理想的施工方案;碳纖維布質量輕、厚度薄,不需要較大的空間,尤其適用該橋加固空間緊張、加固環境不樂觀的情況;粘貼碳纖維布時,施工簡便,對施工環境要求低,通過環氧樹脂將其粘貼在梁底表面使之與梁體形成整體即可。采取粘貼碳纖維布加固后的質量不會增加,還保證了外表輕巧美觀,相比體外預應力施工有很大的優勢;此加固方法能夠使結構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加固時只需碳纖維布和環氧樹脂,它們具有耐堿、耐酸和耐大氣環境腐蝕等性能。對梁體腹板某些細微裂縫以及橋墩上出現的細微裂縫,其寬度小于0.2mm,為保證梁體耐久性和防水性,避免結構體內鋼筋銹蝕,通過噴射混凝土砂漿的方法灌縫即可。對于梁體某些殘缺部位,可通過植筋技術進行修補。
3.1.1 加固原理
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技術是將高強度的碳纖維布粘貼于結構表面,使它們共同參與受力以達到提高結構承載力的目的。
碳纖維材料的力學性能優良,它的抗拉強度可達普通鋼材的10倍,碳纖維材料在被織成碳纖維布之后,構成碳纖維布的碳纖維絲不能共同參與受力,一般情況下,它受力時,一部分碳纖維絲達到其極限抗拉強度而退出工作,剩下的部分碳纖維絲參與下一階段受力,直至所有碳纖維被拉斷而退出工作。但是當碳纖維布和粘結劑作用時,組成碳纖維布的各碳纖維絲就能共同參與受力,這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碳纖維布的抗拉強度。碳纖維加固技術少不了粘結劑的參與,它既能使各碳纖維絲共同作用,又能使碳纖維布與結構共同受力,以達到結構補強、加固的效果。
1)準備工作
在梁底面標出需粘貼碳纖維布的位置和范圍。
2)表面處理
清除梁體底面風化層,使其露出新的結構面,清除結構表面灰塵,保證結構表面干凈;對梁底裂縫進行鑿開處理并噴射混凝土灌縫,然后整平被粘貼表面,保證無油污等雜質;對殘缺部位應進行修補,保證表面平順。表面處理時應注意:當外露鋼筋銹蝕了,應對其做除銹處理;平整處理時,可通過涂刷環氧膩子于凹凸粗糙處,并刮平。
3)涂刷涂料
待表面干燥后,將表面處理樹脂用滾筒均勻的涂刷在需補強部位,不得有遺漏;待表面處理樹脂不粘手時,用修平樹脂填平表面凹凸處,保證表面平整。
4)粘貼碳纖維布
待涂料基本固化后,用干燥的滾筒將浸漬樹脂涂刷于待補強表面上;將碳纖維布展開、拉緊平鋪在浸漬樹脂上,用滾筒反復滾壓以排除布與樹脂之間的空氣,使布與樹脂充分的結合并完全浸于浸漬樹脂中,如果發現碳纖維布與浸漬樹脂之間有未密合的地方,可用美工刀沿著碳纖維布的順纖維方向剪開,再涂上浸漬樹脂并用滾筒反復擠壓直至無空氣;待碳纖維布粘貼 30min后,用滾筒再次涂刷浸漬樹脂;待碳纖維布自然風干,重復上述步驟,粘貼第二層碳纖維布,以此類推。注意:在鋪設最后一層碳纖維布時,需做最后一次平整處理并涂上浸漬樹脂,風干過程中應做好防水、防塵等保護措施。
5)養護
粘貼碳纖維布后初期固化需1天,在初期固化尚未完成之前,禁止車輛通行,達到完全固化則需7天。養護期間可采取鋪蓋薄膜的方式來防水、防塵。
6)涂裝
在碳纖維布表面充分風干,浸漬樹脂硬化前,可根據設計要求,在其表面涂刷涂料漆進行裝飾或涂刷防護漆。
針對該橋梁體底面出現的裂縫,選擇粘貼碳纖維布加固的方法,它施工簡便快捷、材料輕薄、極具耐久性、能有效提高承載力。如今,該橋的安全性和適用性均滿足要求,說明粘貼碳纖維布對該橋進行加固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
[1]鄭正華,鄧超. 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技術在橋梁維修加固中的應用[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2):74,77.
[2]劉松平. 鋼筋混凝土橋梁裂縫成因分析與加固措施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浙江:浙江大學,2012.
[3]焦孟軍. 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橋裂縫分析[碩士學位論文][D]. 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
U45
B
1007-6344(2016)07-0017-01
鄧春華(1994-),女,四川資陽人,碩士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城市道路和橋梁工程設計理論與養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