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來
(511021197308192315)
淺談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混凝土耐久性
陳春來
(511021197308192315)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是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更是在以飛躍式的速度不斷地向前發展,而工業與民用建筑基本都是采用混凝土結構,因此混凝土耐久性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混凝土耐久性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標準,就會對建筑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與人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視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混凝土耐久性問題。由此,本文從混凝土耐久性理論著手,分析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具體因素,提出確保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措施,以使混凝土耐久性達到安全標準,保障人們生產生活的安全。
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耐久性;因素;措施
1、定義
混凝土抵御外界環境作用,保持完整的外觀結構,并且長期保有正常的使用性能,確保混凝土結構安全的能力稱為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具體就是指混凝土在實際運用條件下,能夠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迫害,長時間保持固有的完整外觀與強度的能力;混凝土耐久性決定混凝土在其規定的使用年限內,不管外界環境如何作用,都不會對其外觀的完整性、安全性與正常作用產生任何影響。
2、重要性
混凝土材料作為建筑行業應用范圍極廣、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消耗了巨大的資源,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此以往發展下去,不利于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混凝土耐久性有效改善了這種發展狀況,它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年限,減少資源的浪費,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同時杜絕由于混凝土結構問題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節約建筑維修成本,避免造成建筑安全隱患,引發民事糾紛,促進社會和諧。
1、碳化作用
構成混凝土的水泥石中還有豐富的強氧化鈣物質,這使得混凝土結構呈堿性,與鋼筋表面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堿性薄膜,防止混凝土內部鋼筋與空氣中的酸性物質結合,造成鋼筋銹蝕,即使這樣,大氣中的空氣與水分還會通過微小通道滲入混凝土結構中和堿性環境,破壞鋼筋表面的這種保護膜,發生銹蝕現象,破壞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當然這個過程是十分緩慢的,不易引起施工人員的注意,但在一定程度上對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的耐久性造成了破壞。
2、凍融作用
由于混凝土結構表面有許多細微的小孔,這些小孔為空氣中的水汽提供方便,在外界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孔內溶液結冰,通過細微的體積膨脹,擴大空的大小;而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結冰的小孔有開始融化,這樣反復的結凍、融化作用,給混凝土帶來較大的靜水壓力,致使混凝土結構遭到一定破壞,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降低了混凝土耐久性。
3、自身變化
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結構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由于外界溫濕度等一些因素的影響自身發生發生明顯變化,由于外界氣溫的驟然升高或降低,會使得混凝土產生內部應力或者收縮的情況,若這種作用導致的變化較小,則不會發生明顯變化,而如果是很大,超過混凝土強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圍,會破壞混凝土結構,出現開裂現象,同時,混凝土自身還發生收縮現象,這都會威脅到混凝土的質量,影響其耐久性。
4、有害離子
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不注重材料的選擇與配比,或是混凝土施工技術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孔隙偏大的問題,這時空氣中的有害離子就有了可乘之機,通過孔隙進入混凝土內部,導致有害離子對混凝土造成嚴重侵蝕,破壞混凝土結構,影響耐久性,這種情況在沿海地區最為常見,氯離子是對混凝土結構危害較大的有害離子。
5、其它因素
另外,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混凝土的堿集料反應,這種情況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破壞程度最為嚴重,目前沒有合理的修補措施;還有施工中的機械作用對混凝土的磨損、混凝土內部的鋼筋結構發生銹蝕、混凝土后期養護不利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削弱混凝土的耐久性。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分別來自自身結構質量、外部環境影響還有施工環節操作不當,因此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加強材料質量監控與配比
加強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學性,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由于自身內部因素引起的結構變化。為配比具有高性能、持久性特點的混凝土,可以在配置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硅粉與磨細粉,補充空隙問題,提高混凝土密實度;運用高性能減水劑,降低水灰比例,減少水化熱作用引起的混凝土收縮;還可以在水泥中摻入適量的膨脹劑,抵抗混凝土的收縮情況,總之確保材料配比的合理性與準確性,是控制混凝土由于自身因素發生收縮的有效途徑,確保混凝土耐久性。
2.加強施工環節檢驗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通常把重點放在對于鋼筋結構的選材方面,而忽略了由于施工過程的操作不當造成的質量問題。由于墻體中的鋼筋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位置不易固定,發生偏移,施工單位往往把重點放在墻體位置,對于鋼筋保護層的措施不到位,這樣造成混凝土表面開裂,鋼筋裸露外部,出現銹蝕,進一步構成對混凝土結構的破壞,因此,在建筑施工環節,一定要加強控制鋼筋位置的有效固定,防止鋼筋偏移造成的嚴重后果,判斷鋼筋保護膜是否符合標準有兩個主要依據:一是檢驗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否達標,而是檢查特殊材質的操作是否符合操作程序,只有確保鋼筋保護膜符合建筑標準,才能保證混凝土結構免受鋼筋連帶破壞其耐久性。
3.把握澆筑時間
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其中掌握好澆筑時機是很關鍵的,混凝土澆筑一般要選擇在溫度適宜的陰天進行,避免強光直射,這樣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引發混凝土的變形,同時在澆筑期間要監控混凝土結構變化,對于產生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復,這有利于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與耐久性。
4.加強細節操作管理
混凝土施工中的墊塊設置屬于細節設置,然而如果不加以重視,也會給混凝土結構帶來一定的損傷。由于墊塊屬于工程輔料,不易引起人們重視,因此有些施工企業沒有將墊塊質量等因素那位重點,這導致有些質量不合格的劣質墊塊不但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而且導致混凝土的嚴重變形,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做到事無巨細,針對任何的細節都要有嚴格的監控與管理措施,加強細節化管理,對于任何影響到混凝土耐久性的不利因素都要堅決消除,確保工程質量。
5.加強維修養護工作
目前,由于很多施工單位將企業的利潤擺在頭等位置,想盡辦法加快施工進度,這就使得對混凝土結構使用階段的維修養護工作落實的不到位,導致一些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現象的發生。施工企業應當不斷加強對混凝土結構的維修與養護,檢測混凝土結構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耐久性,也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混凝土耐久性問題,由于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施工企業要不斷加強管理工作,嚴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質量與配比、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僅如此,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因素來自許多方面,要針對因素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結構不遭到破壞,使混凝土具有高度耐久性,確保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具有長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1]馬書辰.淺談建筑混凝土耐久性[J].河南建材,2014(6)
[2]岳增龍,劉冬良.淺談混凝土耐久性[J].建筑科技與管理敘述交流會,2013(11)
[3]李煥福.淺談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J].建筑 建材 裝飾,2016(1)
G322
B
1007-6344(2016)07-02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