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有一次,我和一幫愛好養生的朋友吃飯,期間提到高血壓。我有“好為人師”的壞毛病,順勢就科普起來:“高血壓啊!預防很重要,少吃點鹽。另外少吸煙、少喝酒,吸煙、飲酒也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
陳詞濫調的話音未落,馬上就有人說:“不是吧,很多醫生也抽煙喝酒呢!”此言一出,大家都望向我。我停下筷子,嘿嘿一笑,說:“其實,這是一個人的愛好,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沒有疾病的話,少量飲酒有助于健康,抽煙則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是有人抽一輩子煙也健康長壽了。”席間立刻有人說。我頓了頓,繼續說:“當然有!但這些都是現象,而不是理論,理論是用概率說話的,也就是可能性的大小。拿100個抽煙的人與100個不抽煙的人比較,因抽煙而得肺癌的人數就比不抽煙的多。所以,我們說抽煙得肺癌的可能性比較大,要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
說到這里,大家笑道:“你這人又開始老生常談了。誰都知道規律生活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但‘臣妾做不到啊。”
我也理解他們做不到,所以我說:“其實,對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僅是正確的飲食習慣,還有良好的心態。每天開心地吸煙,要比郁悶地規律地吃飯更有助于健康。”
此話一出,大家都以為我喝多了,其實才一小杯酒而已。在碰杯的同時,我內心展開的思考也在席間迸發出來。任哪個醫生也不敢說自己說的話就是真理,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就在于:面對生命,面對自己,我們知道的太少太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是一個最偉大的進步。無意識的開心和有意識的養生之間有一種難以捉摸的關系,心情對于疾病的影響難以評估,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次聚會大家聊得很盡興,快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深夜,我也達到了健康宣傳的目的。但是剛走出門,我又看到朋友圈有了更新——舅舅大半夜不睡覺,依然在轉發不靠譜的健康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和昨天轉發的內容還有很多沖突。
我想,舅舅的轉發并不代表他的認可,他可能只是覺得好玩。想到這里,我也就釋然了。微信朋友圈中大量虛假的健康信息,只不過是日益變得快節奏和浮躁的社會的一個縮影。是金子總會閃光的。浮華落去,追求真實的醫學信息,找到認真的醫生將會是未來每個人內心的期待。(摘自《胃靠養,腸靠清》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