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四川藍潤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電梯配置標準探討
王 欣
(四川藍潤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設計階段即對電梯設備進行研究,可從源頭控制品質及各種風險。
品質;安全;成本;效率
在建筑實踐過程中,配置電梯解決豎向交通問題,電梯已成為樓宇配置標準的重要指標。本文從基礎出發,就合理配置電梯標準進行探討。
土建結構如下:
(1) 井道。常設圈梁或鋼梁滿足運行、軌道安裝要求,存在運行噪音,需做隔音處理。井道內壁施工界面復雜、操作空間小、施工難度大,通常在井道外壁設置吸音棉等措施隔音。
(2) 機房。位于井道頂部進行運行、維護、調試的房間。機房高度和運行速度成正比。
(3) 底坑。位于井道下方的運行安全設備的安裝地點。底坑深度與運行速度成正比。有排水要求,一般集中到最低處由水泵提排。
設備系統如下:
電氣控制、電力拖動、曳引、導向、門、轎廂、安全保護、重量平衡八類。
載重。乘客按75kg/人配置。住宅梯常用800kg、1000kg、1350kg,商用梯常用1600kg、2000kg等。
運行速度。分低速(<2.5m/s)、中速(2.5-5.0m/s)、高速(>5.0m/s)和超高速四類。
驅動方式。分交流雙速、交流變頻調速(ACVF)和交流變壓變頻(VVVF)三種。
控制方式。分單機、并聯、群控和預選樓層系統四種。
通過以下指標判斷運載力,AI控制最大值,5HC控制最小值。
1. AI(平均運行間隔),大堂電梯平均相鄰連續兩次到站間的間隔時間。
2. 5HC(五分鐘運載人數百分比),五分鐘內運輸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3. RTT(平均到站時距),從大堂開門開始,把乘客送往最遠樓層后返回大堂,運行一周平均所用時間。
四種典型建筑類別設計標準如下:
1. 辦公樓
人數計算10-12m2/人,AI≤20-35秒,5HC≥11-15%。
2. 酒店
人數計算1.5-1.9人/間,AI≤35-40秒,5HC≥10-15%。
3. 住宅
人數計算1.5-1.9人/房,AI≤45-70秒,5HC≥5-8%。
4. 商店
人數計算1.5-2.5m2/人,AI≤40-60秒,5HC由停留時間/疏散時間決定。
1. 控制方式
除單機、并聯、群控外,辦公電梯常考慮預選樓層系統:
(1) 全目的地預選樓層
選定樓層通過首層閘機刷卡與呼叫電梯的聯動實現,在卡片中提前錄入乘客辦公室所在樓層信息,首層刷卡時已呼叫電梯。
所有樓層均為預選樓層控制,即電梯廳均配置樓層呼叫面板,轎廂內均不設樓層按鈕。
因首層刷卡即呼叫電梯,縮短了侯梯時間,同時成本最高。
(2) 混合式預選樓層
首層配置呼叫面板和預選樓層系統,在進入轎廂之前選定樓層并呼叫電梯。標準層電梯廳提供上下呼叫按鈕,與普通控制方式相同,即在轎廂內設樓層按鈕,供標準層進入轎廂的乘客選定到達樓層。
該系統是首層預選和普通控制系統的結合,成本介于全目的地和普通控制系統之間。
2. 樣板間電梯
樣板間常在建筑施工階段開放展示,常專門配置樣板間電梯加客戶體驗感,一般有以下兩種類型:
(1) 專用臨時梯,不在井道內設置,且僅在樣板間展示階段進行使用,竣工前即被拆除。
(2) 井道內設置樣板間電梯,僅服務指定樣板間樓層。
井道內設樣板間電梯可在樣板間展示階段后,通過設備改造,如延長軌道、增設線路等技術措施,重復使用該梯,其改造成本和初次投入安裝成本遠低于專用臨時梯和再次配置井道電梯的費用。
3. 對重安全鉗
在底坑垂直下方有人能夠到達時需進行配置,目的是防止電梯墜落對底坑下方的人員造成傷害,而設置安全鉗將增大井道尺寸,對建筑布置不利影響。
可考慮封閉底坑下方空間,使人員不能隨意進入,電梯井道內可不設安全鉗,減小井道尺寸,節約投資成本。
4.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有嚴格限制的區域,需精確控制建筑高度。以下是影響建筑高度的電梯指標:
運行速度、機房高度、沖頂高度。
機房和沖頂高度值均與運行速度值成正比,需在設計階段進行控制。
5. 轎廂裝修
如何確保施工品質和避免返工,值得我們進行分析。以下是兩種典型的轎廂裝修施工方式:
裝修公司作業。往往產生成品保護不當導致轎廂損壞,影響交付工期。在搶工期時需在電梯安裝之前進行裝飾設計,因材料尺寸無法達到現場實測精準度,影響材料安裝導致返工。
電梯生產廠家在生產轎廂時即裝飾作業。可精確控制安裝尺寸,避免返工延誤工期,無成品保護問題,保證了施工品質。
6. 辦公樓交通組織
以下對兩種交通組織方式進行分析:
(1)從地下室可到達辦公樓任意樓層。
早高峰時段,大量人流在首層向上運輸,地下和地上連通會因電梯服務地下室乘客,單位時間內往返首層和地上樓層的運行次數減少,降低電梯向上垂直運輸力。同時也存在安全問題,即人員通過坡道步行進入地下室,可避開刷卡登記區直達樓上任一樓層。在高安全度樓宇中,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2)從地下室乘穿梭梯到首層轉換區,從首層刷卡進入等候區到達地上樓層。
專用地下室往返首層穿梭電梯可有效提高核心筒電梯垂直向上運輸力,減少侯梯時間,可結合平面考慮配置。
7. 避難層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中5.5.23條規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應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
結合電梯高低分區,利用避難層可減小電梯占用標準層面積,增大可用樓面面積。一般有以下兩種方式:
1. 避難層作為沖頂區域。
2. 避難層作為機房樓層。
電梯配置關系方方面面,從垂直運輸力到建筑高度,以及轎廂品質等。本文對常見的幾類與電梯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旨在說明建筑實踐過程中,在設計階段即對電梯設備進行研究,可從源頭控制品質及各種風險。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14》
[2]《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規劃.建筑.景觀》
[3]《電梯主參數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形式與尺寸 GB7025》
[4]CIBSE Stangdards Guide D (The 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s
K928
B
1007-6344(2016)04-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