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因(西安市市政設施管理局,西安市 710016)
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基層應用技術施工工法
于 因
(西安市市政設施管理局,西安市 710016)
本文介紹一種將廢棄混凝土加工成適宜于路面基層使用的再生集料的方法,即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基層施工法,同時結合某市政道路的修建改造為例,介紹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基層的施工技術應用,其具有較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水泥穩定;建筑垃圾;施工技術
目前,中國道路結構中絕大多數采用的是瀝青面層下無機結合料進行穩定的半剛性基層,其中性能較好的半剛性基層均大量使用粒徑大小不同的砂石材料,其用量按現行規范要求,石灰、粉煤灰類(簡稱二灰類)不少于80%,水泥穩定類在90%以上。如能將廢棄混凝土加工成適宜于路面基層使用的再生集料,而其性質又可達到路用要求,則這將是解決廢棄混凝土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時廢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的問題也可基本得到解決。本文以某城市的市政道路改造為例,介紹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基層的施工技術應用。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是用水泥做結合料拌和一定級配的碎石形成混合材料,經過壓實、養生而形成滿足一定抗壓強度要求的基層。采用水泥穩定碎石的基層具有強度高、剛度大、整體性強、耐久性好、干溫縮較小、易于施工、水穩性和抗凍性好以及抗行車疲勞性能較好等優點,因而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水泥穩定破碎石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1)縮短工期;該工藝原地利用原有道路材料,減少了廢料垃圾翻挖、處置及清運等工序,有效地縮短了施工工期。
(2)減少降雨對工程的干擾;傳統二灰碎石基層工藝遇到雨天至少耽誤三天工期。而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基層工藝不受雨天影響,保證了工期及進度,在多雨的夏季有一定優勢。
(3)能分幅施工,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交通的影響;工藝過程要求嚴格,只有在設備配備到位、施工組織合理、過程控制方法得當的情況下,才能盡顯該工藝的優勢。
3.1 工程概況
本工程依托南北中軸線工程實施的,南北中軸線工程全長13.5km,南起電視塔,北至北二環,其快車道基本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但施工年限及路面結構有所不同:電視塔~緯二街快車道于1987.4完工,原路面結構為20cmC30水泥混凝土、45cm1:5灰土、壓實路床;北門~北二環快車道于1993.6完工,原路面結構為22cmC30水泥混凝土、20cm二灰碎石(1:4:5)、30cm1:6灰土、壓實路床。此次改造將利用原有道路水泥混凝土板塊破碎粒料進行水泥穩定粒料,形成新的基層。
3.2 施工工藝
具體的施工工藝過程如下:
(1)主要施工機具的準備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以上腹部疼痛,餐后有飽脹感,惡心、噯氣、反酸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亦可見腹脹、早飽、失眠、胸悶等癥狀[1] 。本病通過實驗室檢查、胃鏡、鋇餐檢查后,均無陽性表現,故而其屬于一種功能性疾病,病程多超過1個月,給廣大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藥內服配合艾灸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2)準備下承層
清除原道路表面(包括不需要再生的相臨行車道)的石塊、垃圾、雜草等雜物和積水,并清理邊線。對原道路進行各類管線調查,并做好記錄,對埋深不滿足至再生層底100mm的進行處理。原路面的各種檢查井進行降井處理至原路面拌合層以下100mm,去除老井框,用鋼板覆蓋,并作好對管線的保護措施。下臥層的檢查驗收與修補應按相關的規定進行,凡強度不合格的,應進行相應處理,確保表面平整堅實。對下臥層高程進行測量,與設計縱坡和橫坡進行對比,做好縱橫坡調整方案。
(3)備料
根據拌合深度及試驗室配比,計算每平方米水泥添加量,并確定水泥擺放的縱橫間距。根據拌合深度及試驗室配比,計算每平方米5-10碎石的添加量。根據所用用料車的噸位,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根據拌合深度、現場集料含水率及試驗室配比,計算每平方米用水量。
(4)破碎集料的攤鋪
對原有灰土基層進行驗收、量測,計算出與設計斷面的偏差。破碎集料的攤鋪用平地機攤鋪破碎粒料,達到規定厚度,不得超過25cm。整平,量測高程,達到設計要求。穩壓,用6~8噸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壓實度。
采用固定噸位的運輸車輛進行5-10碎石料的運輸。按計算好的堆放距離在破碎集料層打白灰線,專人指揮在每車堆放區域內倒料,不得成大堆。采用平地機進行整平,量測高程,達到設計要求。用6~8噸兩輪壓路機碾壓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壓實度。
(5)灑水悶料
對已整平的集料層進行灑水悶料,時間不少于24小時。灑水應均勻,防止出現局部水分過多現象。嚴禁灑水車在灑水段內停留和調頭。
(6)水泥擺放和撒布
按計算出來的每袋水泥的縱橫間距,在集料層上打白灰網格線。水泥采用龍首PO42.5水泥,將水泥當日直接送到攤鋪地段,按網格線進行卸載,并檢查有無遺漏和多余。運水泥的車應有防雨設施。用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開,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水泥攤鋪完后,表面應無空白位置,也無水泥過分集中地點。
(7)拌合
采用WR2500S就地再生機進行拌合并設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時用鋼釬檢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和機操作人員調整拌合深度。拌合深度應達到穩定層底并宜侵入下承層10~20mm,以利上下層粘結。局部拌合不到位的采用人工加挖掘機拌合。
(8)碾壓與整平
根據經驗、試驗段施工情況確定、調整碾壓機具、時間和遍數,制定碾壓方案。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為:18-20t 雙鋼輪壓路機靜壓2 遍(速度1.5-1.7km/h)22t 三輪或雙鋼輪壓路機高幅低頻振壓3遍以上(速度1.8-2.2km/h)25t 三輪或雙鋼輪壓路機低幅高頻振壓3遍以上(速度1.8-2.2km/h)26t輪胎壓路機碾壓2遍(速度1.5-1.7km/h)
(9)接縫處理
同日施工的兩個工作段的銜接處,應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碾壓部分,應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經過拌合、整形的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應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應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縫(施工縫)的處理。
在已碾壓完的水泥穩定土建筑垃圾粒料末端,沿穩定土挖一條橫貫鋪筑層全寬的寬約30cm的槽,直到下承層頂面,與路中線垂直,且靠穩定建筑垃圾粒料一面成垂直面,放置兩根與壓實厚度等厚、長為全寬一半的方木緊貼其垂直面。
(10)縱縫處理
施工中應盡量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副施工時,縱縫必須垂直相接,不應斜接。在前一幅施工時,在靠中央一側用方木或鋼模拌作支撐,方木或鋼模板的高度與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層的壓實厚度相同。混合料拌合結束后,靠近支撐木或鋼模板的一部分,應人工補充拌合,然后整形碾壓。養生結束后,在鋪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撐木或鋼模板。二副混合料拌合結束后,靠近第一副部分,應人工補充拌合,然后整形碾壓。
(11)養生及交通管制
水泥穩定建筑垃圾粒料層養生7天后方可進行上一結構層的施工。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生。采用麻袋片或草袋等覆蓋物養生,并在整個養生期保持潮濕狀態,養生期結束后必須將覆蓋物清除干凈。養生期不少于7天,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封閉交通。養生期結束后立即進入下一結構層的施工,禁止長期爆曬造成開裂。
將建筑垃圾加工成骨料,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有利于環境保護;另外從資源有限的角度看,廢舊骨料加工的再生產品的應用,可節約大量的石料資源,這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僅可直接降低工程造價,還可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這是消除建筑垃圾的環境污染,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切實可行的途徑。把建筑業、建材業的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又消納了大量垃圾,減少了污染及土地占用,這就從行動上確保了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1]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S]
TU75
B
1007-6344(2016)04-0229-01
于因(1978-),男,陜西省銅川市人,本科學歷,工程師職稱,從事瀝青混合料生產及市政設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