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伏山鎮中心幼兒園 郭麗華
談家園共育的實踐體會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伏山鎮中心幼兒園 郭麗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園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由教師、幼兒、家長三方形成互動的良性循環,創設賞識的大環境。與家庭和社區建立合作、互補的關系,對幼兒的成長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成立家長委員會,各年齡段分別成立各自的家長委員會。建立家委會的章程,讓家委會成員明確工作目標:“促進老師與家長間的相互了解,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園明確各自職責,充分保障了家長委員會對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參與權。每學期家委會成員都會參與幼兒園發展大計商討,隨時參加幼兒園舉辦的各類活動,如:六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帶孩子參觀小學等等。
每學期組織全園家長召開兩次家長會,教師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概況、教育教學情況、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等,同時有針對性地向家長宣傳最新的科學育兒知識。家長會時,采用“家長教育家長”的方法,請家庭教育有方的家長作骨干發言,向其他家長談經驗、交流體會,讓家長相互交談、相互啟發、取得共識。并請家長給幼兒園留下寶貴的建議和意見,以便我們不斷的改進管理。另外利用家園聯系欄、飛信群、家園QQ群等向家長宣傳幼兒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孩子等,為家長帶去綜合全面的育兒知識。
對家長的疑問與困惑,我園都會組織專門人員解答或是上門走訪,了解家長的看法,把我們的做法和想法與家長交流,取得家長的信任與理解。
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舉辦家長開放日非常重要,因而我園依托家委會,及時舉行各年齡段的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課堂,觀摩老師是如何組織孩子做游戲和開展教學活動的,了解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和發展情況:從早晨入園教師晨檢,與幼兒的交談了解孩子的情緒,與家長交流了解孩子的身體情況,到孩子早點、入廁;觀摩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觀看孩子的早操、戶外活動、區域活動等等,孩子的表現一一展現給家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影響家長的觀念與行為,同時,使家長感受教師工作的辛苦與用心。通過孩子的表現和教師的教育行為來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逐漸內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更促進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理解與合作。
為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更好地拉近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我園每學期都會分年齡段舉行豐富多彩的親子系列活動,家長們也能暫且放下手頭的工作,以愉快的心情來參加,和孩子們一起運動、一起游戲、一起享受童年的快樂。
舉辦慶“三八”婦女節親子活動,增進母親與孩子們的感情,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感恩,同時增進幼兒園與家長的交流,讓家長們更加了解幼兒園。以“環保”為主題的親子制作活動,讓幼兒真正從內心響應環保,同時也為喜愛手工制作的幼兒創造了表現機會,利用廢舊物制作成有用的物品。在“玉米皮親子編織比賽”中,家長和孩子各顯神通,有的家長向有經驗的農村大媽請教編織的技術,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也看到了家長為活動的付出以及家長的上進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全園舉辦的慶元旦“家園同樂親子系列活動”中,家長不僅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與快樂,更重要的是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老師們精心設計的親子游戲項目、才藝展示成了連接家長和孩子之間情感的紐帶。
邀請家長到幼兒園來當“老師”,充分利用家長的職業優勢。不同的家長所從事的職業是不同的,我們吸收家長加盟老師隊伍,與教師形成優勢互補的關系,以充分發揮整合資源的力量。比如醫生、面點師、照相師、汽車駕駛員、農貿市場和超市營業員等等,請他們進課堂給孩子們講述表演,使幼兒感到新鮮,增強學習興趣,豐富了各領域的知識與感受。
春天帶孩子們去大汶河游覽,了解大汶河的來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增進孩子們愛家鄉的情感以及自豪感;重陽節組織孩子們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送溫暖,與他們交談、為他們捶背、打掃衛生,送去童真的歌唱和舞蹈;帶孩子去農場采摘,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去牛場參觀,了解有關肉食牛的知識……
為大班孩子舉行“幼小銜接”系列活動:帶領大班幼兒參觀小學,讓小學里的老師為孩子們介紹小學的基本情況,教育教學設施,和小學生坐一坐、聊一聊,參觀小學的教室、操場等,尤其是爬上小學的至京山,領略小學校園的魅力,使孩子們產生當小學生的強烈欲望以及能早日帶上紅領巾成為少先隊員的愿望。
幼兒園每學期都會聘請社會人士擔任幼兒園教育行風監督員。請行風監督員來園座談交流、指導戶外活動、參觀班級環境、與老師共度元旦等等,一次次的來園指導也為我們帶來了發展的意見和誠摯的建議。
我園將不斷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斷營造相互賞識的家園環境,讓家園共育產生良好的效果,使孩子的身心得到長久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