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興旺 , 許禎毅
(1.武夷山市質量計量檢測所,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山市茶葉產品質量檢驗所,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茶葉公共檢測平臺的建設
衷興旺 , 許禎毅
(1.武夷山市質量計量檢測所,福建 武夷山 354300;2.武夷山市茶葉產品質量檢驗所,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山市茶葉產品質量檢驗所通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具備武夷巖茶、武夷紅茶、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坦洋工夫、無公害食品茶葉、綠茶、白茶等29個茶葉品種,共238項技術參數的檢驗能力,本所具有固定的實驗室環境,并配備了有安捷倫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微波消解儀等實驗儀器,能檢測茶葉產品的感官、理化、微生物、重金屬、有機氯、有機磷、菊酯類等項目,具備武夷山茶葉公共檢測平臺的能力。
武夷山;茶葉;檢測;公共平臺
風景秀麗的武夷山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而產于其轄區內的武夷巖茶和武夷紅茶分別以“巖骨花香”和世界紅茶的鼻祖而享譽中外。2015年武夷山市轄區內擁有茶園面積14.8萬畝,涉茶產值近20億元。隨著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升,為確保武夷山茶產業的健康有序穩定發展,在武夷山建立茶葉公共檢測平臺尤為重要[1-2]。
武夷山市茶產品質量檢驗所(以下簡稱茶檢所)成立于2003年,得到市委、政府及各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建設,一直以打造"省內一流,國內先進"的茶葉檢測中心為目標,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增配檢驗檢測設備和引進科技術人才,基本建成茶葉公共檢測平臺的條件。
1.1 實驗室建設
茶檢所實驗室占地860平方米,配備有業務受理大廳、資料室、有機實驗前處理區、無機實驗前處理區、氣相色譜室、液相色譜室、原子熒光室、百級凈化微生物實驗室、天平室、感官審評室等,環境條件得到有效控制,能較好滿足茶葉感官、理化指標、農藥殘留、污染物限量及微生物指標的檢測需要。
1.2 儀器配備
茶檢所配置了安捷倫氣相色譜儀(GC)7820、安捷倫氣相色譜儀(GC)7890C、安捷倫氣相色譜譜儀(MS)5975A、安捷倫液相色譜儀(LC)1200、安捷倫液相色譜質譜儀(MS)64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AAS)、原子熒光光度計(AFS)等各類檢測設備近60多臺套,設備原值560多萬元,裝備能力達國內同類機構先進水平。
1.3 技術能力提升
目前,茶檢所通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具備武夷巖茶、武夷紅茶、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坦洋工夫、無公害食品茶葉、綠茶(第1部分、第2部分)、福建烏龍茶、永春佛手、茉莉花茶、袋泡茶、金觀音烏龍茶、安溪鐵觀音、白茶等29個茶葉品種,238項技術參數的檢測能力,基本覆蓋紅茶、綠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等6大茶類的國家和行業茶葉產品標準;檢測參數包括茶葉的感官品質審評、理化指標、農藥殘留量、污染物、微生物等,茶葉重要產品及關鍵項目的全項檢驗覆蓋率達93%,檢測能力滿足現在國內茶葉檢測市場的需求并處于國內同類檢測機構領先水平。
茶檢所在保證日常檢測工作的同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技術提升。一是對已認證、認可的項目加強檢測培訓和操作技能訓練,進一步提高的檢測水平。二是加強檢測方法應用研究和技術攻關,不斷優化檢測作業流程。三是積極參與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和實驗室間比對。四是加強與地方高校、上級檢驗機構業務聯系,提升國際國外最新先進標準進行檢驗的能力。
1.4 人才隊伍建設
茶檢所自籌建以來,十分重視隊伍建設,不斷優化人員結構,注重檢測技術人員的專業、職稱、學歷和年齡的合理配置,先后引進并聘用3名技術人員,有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引進的人員大多在工作中發揮重要的骨干作用。確定了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在建設過程中,對本中心的規劃建設、儀器選配、人員招聘和培訓、檢測項目開發、服務能力提升、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和改進、科研項目選題和開展等發揮了關鍵作用。
同時,茶檢所還設立專家技術顧問組,商請福建農林大學、武夷學院等大學教授前來指導。
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茶檢所加大檢測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鼓勵檢測人員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目前有4位參加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完善繼續教育制度,不斷提升人員技術水平。先后數十次組織或參加內外部培訓,內容涉及認可準則、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管理體系文件、檢測標準和檢測方法、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評茶師知識以及LC-MS、GC-MS等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和維護、檢測技術發展動態、相關法律法規等。
經過幾年的發展,茶檢所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2人,其中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及相當于工程師6人,助理工程師和技術員3人,具備化學、環境、食品工程、微生物、高級評茶師等專業人員,形成了一支經驗豐較富、知識全面、專業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富有朝氣的專業檢測技術團隊。
1.5 科研能力建設
在科研項目方面,茶檢所高度重視機構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積極爭取科研課題立項, 2013年向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申報研項目《基于GC-MS與DNA指紋圖譜的武夷巖茶品質安全評價研究》獲批并完成所有項目,科研項目已完成所有實驗,正在等待統一安排驗收,通過分子標記建立的指紋圖譜可以有效鑒別武夷巖茶不同的品種,如肉桂、水仙、鐵羅漢等。今后,我們還將努力研發武夷巖茶一些特異性的分子標記和品質圖譜,力爭建立健全武夷巖茶不同品質、不同地域的鑒定體系,為做大做強武夷巖茶品牌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2014年茶檢所向南平市科技局申請的"武夷山市茶葉公共檢測平臺建設"科研項目已獲批準,已基完成所有項目,這些科研項目的成功將會帶動武夷山茶產業的升級和發展茶檢所積極參與茶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和茶葉標準樣品的的研制。近年先后參與了福建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武夷紅茶》(DB35/T1228-2015)的修訂工作;武夷巖茶國家實物標準樣品(GSB16 -1524-2015)的第五次復制工作;福建省地方標準《武夷巖茶沖泡與品鑒方法》(DB35/T 1545 -2015)的制訂工作。
1.6 服務企業
茶檢所自成立以來,承擔《地理標志產品 武夷巖茶》(GB/T 18745-2006)原產地保護的檢驗檢測工作,每年接受當地茶葉企業的委托,做好茶葉產品檢驗工作,按時出具公正的檢驗報告1200余份,有效服務了地方茶葉企業和茶產業發展。
茶檢所自成立以來,在實驗室建設、儀器配備、技術能力、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已具備武夷山茶葉公共平臺建設的要求,有能力承擔武夷山茶葉公共檢測平臺技術能力,今后,要加強能力建設,引進學術帶頭人等高級人才,努力向國家級茶檢中心邁進。
[1] 陳 艷,孟 俊, 姜英朝. 中國世界雙重遺產地武夷山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0, 26(11):1043-1046.
[2] 吳雪原, 李德軍, 胡 堅. 論茶葉公共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建設[J].茶業通報, 2014. 36(2):51-53.
(本文文獻格式:衷興旺 , 許禎毅.武夷山茶葉公共檢測平臺的建設[J].山東化工,2016,45(08):86-87.)
2016-03-07
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2013QK311);南平市科技局項目(N2014Z15)
衷興旺(1978—),福建武夷山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現主要從事茶葉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工作。
TS272.7
A
1008-021X(2016)08-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