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寬平
摘 要:文章以高中地理在職教師的角度,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解惑和幫助學生反思四個方面,對“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高中教育;地理學科;“問題解決”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163-01
前言:“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主體教學活動典型性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為透徹、細致的認識地理學科、了解地理本質、掌握地理知識,開展以“問題解決”為基本方法的教學模式很有必要。
一、創設恰當問題情境
“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單元的教學內容,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的接受“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就必須要創設出一個恰當的問題情境,讓問題情境的魅力吸引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來,進而完成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和地理知識的學習。例如在進行《南水北調》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充分研究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大綱相關要求的基礎上,可以通過選擇恰當的教學輔助內容,來達到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新聞媒體資料就非常不錯。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與南水北調工程有關的新聞,讓學生對南水北調工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南水北調環境,為“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展開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二、引導學生產生質疑
學生作為教學行為當中的主體,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行為動力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創設好問題情境后,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教學引導者與輔助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產生質疑、提出問題,給予學生探究學習內容的主觀動力,為地理課程的順利展開提供支持。仍以《南水北調》課程為例,在教師創建良好問題情境的基礎上,學生對南水北調工程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并且已經充分認識到南水北調的作用及重要性。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來完成對學生學習質疑的引導。
問題舉例:1:一旦長江中下游發生旱情,是否會對南水北調工程產生影響?;2: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水平是否會對南水北調工程產生影響,為什么?……
在設計和提出問題過程中,為了確保問題的科學性、合理性,教師一方面要保證所提出問題與教學內容的絕對關聯性,另一方面要保證問題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并且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到“問題”當中,例如將學生的家鄉就設置為南水北調工程當中的樞紐城市,讓學生產生一種認識,即教師所提出問題就是切切實實發生在學生實際生活當中的問題,通過與實際生活當中的關聯,來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三、指導學生進行解惑
探究和解答問題是“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當中的重中之重,在這一環節當中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教學指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完成對問題的有效探究和解答,從而確保“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所設定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從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認知水平、地理基礎知識水平的角度來看,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習效果相對較好的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產生質疑,提出問題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對學生的了解,來將他們分成若干個合作探究小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搭配之間的合理性,保證各小組的知識水平、探究能力、解疑興趣等都能夠處在一個較為均衡的狀態下,讓各個小組之間能夠產生一種良性競爭關系,從而促進教學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認知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程度,但因為他們沒有做到完全認知和了解地理學科,因此在合作探究過程中,他們無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時候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教學引導者的作用,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讓他們能夠在點撥當中有所懂、有所悟,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問題解答,達到“解惑”的效果。
四、幫助學生完成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其無論是對于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著關鍵性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發揮出“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在學生完成問題解答后,幫助學生完成學習反思,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為了保證教學反思的正確性、有效性,教師需要在之前的教學活動當中,細心的觀察和記錄學生在產生質疑、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些錯誤或不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以這些作為教學反思環節的內容支撐,幫助學生改正自己不好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反思后,教師還要進行自我教學反思,反思自己在此次授課過程中的不足,邀請學生對教師的教學不足提出意見并進行探討,讓教師在認識自己教學不足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學生所喜歡的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為更高水平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課程的展開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作為當前最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模式,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地理學科的本質,同時還能激發出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激發學生地理專業潛能和培養學生全面素質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的最佳化發揮,我們需要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基點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爭取創設出最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地理“問題解決”學習環境,為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進步提供最基礎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葛建祖.高中地理教學問題解決學習模式的研究[J].學周刊,2013,24:35.
[2] 鄧傳寶,鄧陽生.淺談運用“問題導教法”模式教學“問題設置”——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0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