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王靜飛 潘滿立 潘秋 李碩 魯培培
102300 北京,門頭溝區中醫醫院內分泌科
?
·臨床報道·
益氣健脾通降湯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25例
李麗娟王靜飛潘滿立潘秋李碩魯培培
102300北京,門頭溝區中醫醫院內分泌科
【摘要】目的探討益氣健脾通降湯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的臨床療效。方法將46例DGP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25例和對照組21例,實驗組給予益氣健脾通降湯,對照組給予曲美布汀和甲鈷胺,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評分、胃半排空時間(gastric half emptying time,T1/2)、延遲相時間(lag time,Tlag)及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變化情況。結果實驗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脘腹脹滿、胃脘疼痛、納呆食少、噯氣、惡心嘔吐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實驗組乏力癥狀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T1/2、Tlag均較治療前縮短,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且實驗組患者T1 /2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HbA1c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益氣健脾通降湯治療DGP療效確切。
【關鍵詞】益氣健脾通降湯;糖尿病性胃輕癱;療效
糖尿病性胃輕癱(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在胃腸道的具體表現,其發病率較高。有報道顯示,約50%~6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胃排空異常[1]。DGP患者臨床上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癥候群,如惡心、嘔吐、腹脹、早飽、食欲不振等,嚴重影響血糖控制,甚至繼發器官病變。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DGP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筆者采取益氣健脾通降湯治療DGP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門頭溝區中醫醫院收治的符合標準的DGP患者4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實驗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齡(52.83±10.34)歲,病程(11.68±3.36)年,癥狀總評分(11.63±3.02)分,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7.30±0.99)%;對照組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齡(50.75±11.09)歲,病程(12.32±3.72)年,癥狀總評分(12.01±2.57)分,HbA1c(7.26±1.08)%。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消化道癥狀總評分及HbA1c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倫理委員會批準號:20150107A)。
1.2診斷標準
(1)符合2013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且病程在5年以上;(2)胃排空延遲癥狀持續2周以上;(3)體格檢查見胃區脹滿,震水聲陽性;(4)13C-辛酸呼氣試驗顯示胃排空延遲。
1.3納入標準
(1)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有關“痞滿”“嘔吐”脾胃氣虛證的診斷,并結合臨床實際,擬定脾氣虧虛,通降失常證的相關標準:脘腹脹滿,胃脘隱痛,時急時緩,神疲乏力,面色少華,納呆食少,食后飽脹,噯氣,惡心或嘔吐,大便溏薄,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或沉弱;(2)入組前未使用抗膽堿能藥、抑酸劑及促動力藥,或曾經使用,目前已停用1月以上;(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4排除標準
(1)影像學檢查提示有胃、十二指腸及其他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2)近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出現糖尿病急性并發癥;(3)有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內分泌、神經和血液系統疾病;(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5)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
1.5治療方法
在積極控制飲食,按規定量運動,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治療將血糖平穩控制在合理水平基礎上,實驗組給予中藥益氣健脾通降湯(由生黃芪15 g、茯苓15 g、陳皮10 g、炒白術10 g、紫蘇梗10 g、炒枳實6 g、焦三仙各10 g、半夏10 g、丹參15 g組成),氣虛嚴重者予黨參、山藥等加減;脾胃濕熱者予茵陳、白花蛇舌草等加減,肝胃不和者予柴胡、白芍等加減;胃陰虧虛者予沙參、麥冬等加減。由本院藥房提供免煎顆粒,每天1劑,以100 mL開水充分溶解后早晚2次分服。對照組給予馬來酸曲美布汀(浙江昂利康制藥有限公司)100 mg、甲鈷胺(江蘇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0.5 mg,3次/天,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
1.6觀察指標
1.6.1癥狀評分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臨床癥狀評分。評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有關標準對脘腹脹滿、胃脘隱痛、噯氣、惡心嘔吐、納呆食少、神疲乏力等進行量化,按無、輕度、中度、重度4級分別計0、1、2、3分。
1.6.2胃排空功能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行胃排空功能檢查。按照Ghoos等[4]所述方法進行13C-辛酸呼氣試驗?;颊咴诮?2小時以上空腹狀態下,進行基礎呼氣樣本13C豐度檢測,然后10分鐘內進食實驗餐,其后的4小時限制在病房活動,并嚴格遵照前2小時每15分鐘收集1次呼氣樣本,后2小時每30分鐘收集1次的要求完成樣本采集,然后用13C-呼氣質譜儀進行分析測定,計算胃半排空時間(gastric half emptying time,T1/2)和延遲相時間(lag time,Tlag)。T1/2>130分鐘為胃排空延遲。全部實驗由同一技師盲法檢測。
1.6.3血糖控制指標測定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bA1c水平。
1.6.4不良反應對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詳實記錄,對其可能原因進行分析,并進行一定期限的隨訪。
1.7臨床療效判定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胃排空功能恢復正?;蚪档?度,療效指數≥75%;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胃排空功能降低1度,25%≤療效指數<75%;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胃排空功能無變化,療效指數≤25%。注:療效指數計算公式=[(治療前癥狀總積分-治療后癥狀總積分)÷治療前癥狀總積分]×100%。
1.8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略高于對照組,但經Fisher確切概率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脘腹脹滿、胃脘疼痛、乏力、納呆食少、噯氣及惡心嘔吐等癥狀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除乏力癥狀評分無明顯降低,其他癥狀評分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實驗組治療后乏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對脘腹脹滿、胃脘疼痛、納呆食少、噯氣及惡心嘔吐等癥狀評分的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1/2、Tlag、HbA1c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T1/2、Tlag均較治療前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對T1 /2的改善要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HbA1c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1/2、Tlag、HbA1c比較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積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4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2例患者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未經特殊處理,短時間內自行消失,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腹痛較前加重,約2天后自行消失。兩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DGP是在沒有胃機械性梗阻的情況下出現的胃排空延遲。DGP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研究認為與血糖異常調節、胃腸激素分泌異常、自主神經病變以及胃平滑肌細胞病變等緊密相關[5]。目前,DGP的臨床治療主要是積極控制血糖和應用促進胃動力藥物[6]。
馬來酸曲美布汀是一種全消化道運動調節劑,其進入消化道后可有效解除高血糖導致的胃腸動力障礙,同時可間接減緩植物神經病變,不僅對DGP患者胃排空有改善作用,而且對胃排空亢進有抑制作用[7]。此外,馬來酸曲美布汀還可通過激活外周μ、К阿片受體,抑制內臟神經反射,阻斷胃腸道傳入神經,以減少周圍有害物質對中樞的刺激作用,提高內臟痛覺閾值,減輕腹痛癥狀[8]。胃輕癱通常被認為是胃腸自主神經病變最重要的表現[9]。甲鈷銨是輔酶型VitB12制劑,通過甲基化的功能參與體內甲基轉換和核酸、蛋白質、卵磷脂的合成,促進髓鞘形成和軸突再生,起到改善神經傳導速度、治療周圍神經病變作用。馬來酸曲美布汀與甲鈷銨聯合治療DGP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糖尿病性胃輕癱屬于中醫學“痞滿”“嘔吐”等范疇,“脾氣虧虛,通降失?!笔潜静〔C關鍵所在。消渴病日久累及脾胃,受納腐熟水谷之功受牽,脾氣無法升騰,胃氣失于和降,升降失司,納運不濟,故臨床常常表現出乏力、痞滿、納差、惡心等虛實夾雜之象。以益氣健脾、理氣通降立法治療,臨床隨證變化,用藥靈動不一而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益氣健脾通降湯。該方主要由生黃芪、茯苓、陳皮、炒白術、紫蘇梗、炒枳實、焦三仙、半夏、丹參等藥物組成。方中生黃芪配伍茯苓、白術以健脾益氣,治脾虛之本,配伍枳實一升一降,升清降濁,健脾消痞,佐以陳皮、蘇梗行氣降逆,鼓動胃氣,焦三仙消食導滯以和胃,更能促進后天之本,恢復受納運化功能。因氣機不暢易生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故酌情加入半夏化痰,丹參活血,共奏氣血調和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分別為88%、85.72%,消化道癥狀評分、T1/2、Tlag參數均顯著下降,且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表明兩種方法治療DGP均有確切療效。但從相關指標上來看,實驗組的療效要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主要是益氣健脾通降方是從糖尿病胃輕癱患者疾病本質出發,依據辨證論治理論,方從法出,法隨證立,達到標本兼治之效果,這也正是中醫藥的優勢所在。而兩組患者治療后HbA1c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考慮為兩組均采用基礎降糖治療,血糖控制較平穩,故治療前后HbA1c水平差異不大。綜上,益氣健脾通降湯能有效改善DGP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胃動力障礙,促進胃排空,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Choung RS,Locke GR,Schleck CD,et al.Riskofgastroparesis in subjects with type 1 and 2 diabetes in the generalpopulation[J]. Gastroenterol,2012,107(1):82-88.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33(10):893-942.
[3]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1-163.
[4]Ghoos YF,Maes BD,Geypens BJ,et al. Measurement of gastric emptying rate of solids by means of a carbonlabeled octanoic acid breath test[J]. Gastroenterology,1993,(104):1640-1647.
[5]周曉穎,蘇靜,張國新. 糖尿病胃腸動力障礙機制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3,33(6):373-375.
[6]Sanaka M,Yamamoto T,Kuyama Y. Retention, xation,and loss of the 13C label:a review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gastric emptying breath tests[J]. Dig Dis Sci,2008,(53):1747-1756.
[7]于輝.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六味安消和(或)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2,38(13):1540-1542.
[8]王玉霞.馬來酸曲美布汀與鹽酸屈他維林聯合治療腸易激綜合征58例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3,6(5):138-139.
[9]嚴晉,卜平.糖尿病患者消化道自主神經病變研究進展[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4,23(4):478-480.
(本文編輯: 董歷華)
(收稿日期:2015-07-28)
【中圖分類號】R22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13
作者簡介:李麗娟(1986- ),碩士,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慢性并發癥。E-mail:1176099078@qq.com通訊作者: 王靜飛(1964- ),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內分泌類疾病。E-mail:10505513@qq.com
基金項目: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重點??平ㄔO項目(ZZ-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