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就業扶貧出實招見實效
2016年以來,阿壩州人社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緊緊圍繞“就業為民生服務、為脫貧助力、為維穩減壓”的就業扶貧工作思路,以“三步走”為主線,以“戶戶有就業”為目標,以“摘帽村”為重點,使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地區群眾收入穩步增長,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截至目前,全州2016年計劃脫貧的貧困家庭中,已有5297人實現就業,農合社等生產經營主體吸納就業177人,公益性崗位安置1512人。
摸清底數,錄入系統。全州按照“全員登記、一村一冊、鄉鎮入庫、分級匯總、全州集中、動態管理”的原則,摸清全州貧困村、貧困家庭、貧困人口及勞動力底數,重點摸清了今年脫貧摘帽貧困村、貧困家庭、貧困人口及勞動力的底數,并全部錄入信息系統。
調查意愿,建立臺賬。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深入到每一戶貧困戶家中進行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意愿的調查,確保核對到村、準確到戶、精確到人,全面掌握了貧困家庭勞動者的外出務工意愿、職業技能培訓意愿、創業意愿,分類建立臺賬,以便隨時查閱和記錄就業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動態管理,確保就業。以貧困家庭“戶戶有就業”為目標,針對其意愿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對有培訓意愿的,根據其所提需要及時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對有就業意愿的,及時開展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定期提供招聘信息、送崗位信息下鄉等服務促進其就業;對有就業意愿且通過公共就業服務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采取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的方式幫助其實現就業;對有創業意愿的,適時開展創業培訓、創業能力測評、小額擔保貸款、創業項目推介、專家“一對一”服務等有針對性的創業服務。
在具體工作中,全州以“萬人就業促進行動”“萬人技能培訓計劃”和牧區“千人就業促進行動”為載體,開展技能培訓、搭建求職平臺、開發公益性崗位、落實各項就業扶貧政策,全面推進全州就業扶貧工作。
搭建求職平臺。切實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牽線搭橋的“紅娘”作用,舉辦“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專場招聘會和送崗位下鄉活動。同時,著力搭建網絡服務平臺,每月通過阿壩公招網、“阿壩就業”微信平臺、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宣傳欄發布全州各用人單位的空崗信息。不斷完善阿壩州人力資源市場網的功能模塊,充實阿壩公共招聘網內容,著力為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提供網絡服務。
強化技能培訓。實施“萬人技能培訓行動”,以貧困人員、牧區無業青年、“9+3”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為重點,在摸清人力資源市場用工需要,以及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求的基礎上,全力推行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不斷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2016年,全州共為4725名貧困村的勞動者開展了烹飪、旅游服務、挖掘機操作、電焊等職業技能培訓。
服務創業促進就業。建立了微小型創業項目庫,收集整理微小型創業項目117個;組建了創業專家志愿團,開展創業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創業培訓、專家服務、創業擔保貸款等服務;加強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九寨溝、馬爾康、汶川、茂縣各建成1個創業孵化園區(基地),吸納有創業意愿的貧困家庭成員到創業園區創業。
公益崗位托底安置。大力開發勞動保障協理員、農村保潔、護林、護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社會治安協管、鄉村道路維護、保潔保綠等15類公益性服務崗位,讓有就業意愿且通過公共就業服務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采取公益性崗位過渡性安置的方式促進貧困人員就近就業。截至目前,共開發2782個公益性崗位,安置符合條件的各類人員2676人。
加強勞務輸出協作。加強與對口援建省市的勞務協作,與浙江、吉林、遼寧簽訂了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協議,與綿陽簽訂了就業扶貧對口幫扶協議,搭建勞務輸出平臺,幫助貧困群眾到州外、省外就業,全年共勞務輸出7153人,其中2016年計劃脫貧的農村勞動力1876人。
認真落實各項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省廳《四川省關于做好全省人社系統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以及《關于印發〈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九條措施〉的通知》,組織宣講團到各縣向服務對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就業創業政策宣講,州就業服務管理局把所有政策制成宣傳單免費發放到各鄉鎮,讓廣大貧困家庭勞動者知曉相關政策。同時,督促指導各縣(市)抓好政策的落實,發揮政策效益。
阿壩州就業服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