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國資》記者 陳怡璇
PPP與債券市場深度融合——訪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平
文‖《上海國資》記者 陳怡璇
銀行間市場是PPP融資的重要渠道,而PPP也是銀行間市場創新和發展的重要載體,二者相輔相成
PPP模式創新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在目前PPP融資的多個渠道中,包括銀行、信托、保險、債券市場、融資租賃、私募基金,其中相對更加透明規范的是債券市場。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的入庫項目總投資額達10.6萬億元,若40%通過債券募集,則這些項目的發債需求超過4萬億元。債券融資成本較低、期限較長的優點與PPP項目的融資需求較為契合,將優化PPP融資結構。
《上海國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目前在支持PPP項目發行融資工具的情況如何?
王平:到目前為止,已累積支持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25萬億元,其中支持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交通設施等領域企業發行融資工具約5萬億元,占到總體發行規模的20%以上,從目前公開的PPP的投向來看,大部分資金投向了市政工程、交通運輸、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設施等基礎領域和公用服務領域,這與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的資金流向具有很強一致性,由此引導債務融資工具市場流向PPP項目有了良好基礎和現實可能。
中央結算公司作為核心金融基礎設施,為各類債券提供發行、登記托管、結算、估值、擔保品、信息、課題研究等全方位的服務,與國內外機構緊密協作,深入開展政策制度研究,積極推動債券品種創新。
《上海國資》:目前PPP與債券市場的融合對接可探索哪些方面的創新?
王平:最常見的是地方政府債。在引導民營資本投資公共服務部門和基礎設施的同時,地方政府可根據PPP項目具體情況、資金缺口以及自身財政狀況和金融生態環境,以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的方式,為PPP提供部分資金源。
假設項目資本金比例為25%,地方政府占資本金出資比例為20%,則地方政府每出資100億元,理論上可帶動投資2000億元。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已經行動起來,發展戰略PPP建設基金;部分吸收銀行、保險資金參加;有些發債籌資,統籌成立省級政策性擔保基金,這些均有效放大了政府資金的引導效應。
金融債也是一種好方法。2015年開始國開行、農發行推出專項建設債券,2016年進一步擴大規模,所籌集的專項建設基金同樣可以為符合條件的PPP提供部分種子基金。2016年政策允許商業銀行的投貸聯動試點,可考慮探索由商業銀行發行專項金融債,根據市場化原則為PPP提供投貸資金。
除了傳統的企業債券融資模式之外,PPP項目在創新型債券領域大有可為。一方面,在PPP項目執行前期為籌集項目資金,項目可以發行收益票據,募集的資金用于項目建設且以項目產生的經營性現金流為主要償債來源的債務融資工具。另一方面,在執行階段后期,當項目全部和部分投入運營,項目公司可以通過打包項目收益權,發行資產支持票據,有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作為還款支持的一類產品。
山東濰坊最近實現了全國首單資產收益權證券化的PPP項目。項目收益債以項目未來的現金流為償債來源,有助于盈利前景較好的PPP項目擺脫主體資質依賴,可以為項目建設運營提供大額度、低成本的資金,且還款來源穩定,風險相對可控,發行前景向好,這是PPP融資的重要突破口。
此外,債貸組合和債貸基組合模式,將重大項目建設的債券融資、貸款融資、專項發展基金等統籌規劃,進一步提升債務融資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基礎設施的水平。去年廣東珠三角城際交通軌道公司發行銀行間市場首單15億元債貸組合融資工具用于城際軌道交通的建設。今年湖北省發行了銀行間市場首單債貸基組合的融資工具,募集的資金包括長江公益大橋在內的省內6條高速公路的建設。
還可探索通貨膨脹指數債券,以規避長周期的通脹風險。債券市場為PPP基金、PPP項目沉淀資金提供投資渠道。根據實際情況不同,靈活選擇自己投資或者委托投資等入市方式,有效盤活資金。